马尾松苗叶枯病的防治措施研究

来源 :新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g1395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尾松苗在生长过程当中,时常发生一些病害问题,对马尾松苗健康生长构成很大影响。叶枯病是严重影响马尾松苗健康生长的一种重要病害,发病严重时,会造成马尾松苗大面积死亡,严重阻碍马尾松育苗造林工作的高效开展。所以必须要充分重视马尾松苗叶枯病防治工作。基于此,本文结合实践,主要探讨分析马尾松苗叶枯病防治措施,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马尾松;叶枯病;为害症状;防治方法
  马尾松为常绿乔木,在我国有着非常广泛的分布,尤其是我国亚热带地区更适宜马尾松的生长,马尾松具有很强的适应性,生长速度相对较快,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马尾松姿态古奇、高大雄伟,观赏价值很高,常常作为造林绿化工作当中的先锋树种。再者马尾松还是一种重要的用材树种,在建筑、家具制作、造船等诸多领域应用广泛。另外马尾松的药用价值非常突出,如马尾松林产品——松脂与利用马尾松根茎培育的中药茯苓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这是其他树种所难以培育生产的重要物资。正是由于马尾松的诸多价值,近年来马尾松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由此也带动马尾松苗木需求逐渐增长,但是马尾松苗过程当中幼苗时常遭受叶枯病的危害,轻则影响苗木健康生长,重则导致苗木大量死亡,所以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马尾松苗叶枯病防治工作。

1 为害情况


  通过对森林病虫害调查工作中发现,各地的林区苗圃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马尾松苗叶枯病,发病率达到30%~100%。叶枯病不仅危害马尾松,对很多树种都会造成危害。马尾松苗遭受叶枯病之后,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患病苗木首先会在针叶的前端部位出现黄色的小斑,之后颜色不断变深,并向针叶基部发展,导致针叶全部变成深褐色,枯萎而死亡。叶枯病不仅危害苗木,对于造林幼树也会造成危害,引发马尾松苗大面积死亡。发病初期主要感染植株下部分布的老针叶,并不断向上发展。发病后期,针叶会发生枯萎下垂,通过这些症状很容易判别患病时期。

2 病原


  病原菌为半知菌类丛梗孢目尾孢属赤松尾孢菌,病菌于针叶气孔下部发展成子座,并在气孔中伸出孢子梗束,形成线形分生孢子,颜色为浅黄色,扩散之后的孢子,粘附在其他针叶上,会导致其他针叶感染,并引发新的病斑,发展成病叶,危害情况不断加重。病菌常常在寄主与病株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在入夏初期通过气流来进行传播,导致反复感染。
  2.1 与其他病虫害的区别
  马尾松苗叶枯病相较于立枯病、赤枯病以及生理性病害与松突圆蚧,在危害特征上存在很大差别。(1)立枯病。主要出现在幼苗阶段,常发现苗圃当中存在死苗点鸡窝状,根茎发生腐烂、萎缩,植株枯黄死亡,但是不发生倾倒。(2)赤枯病。发病初期阶段叶片表现为浅黃色,并逐渐发展形成病斑,颜色为褐色,发病后期,感病的叶片呈现浅灰色改变,有很多小的黑色斑点分布于病斑上,叶片卷曲明显。(3)生理性病害。土壤肥力不足以及干旱、水浸经会引发生理性病害的发生,导致针叶与嫩梢发生干枯。充分分析天气气候条件以及管理情况可以准确的做出判断。(4)松突圆蚧。被危害的针叶出现枯黄甚至脱落,将针叶的基部撕开之后,有浅黄白色的小点如针尖状,这便是蚧虫。在防治立枯病与赤枯病过程中可以根据叶枯病防治方法进行防治,生理性病害必须要对症处理,针对松突圆蚧可以通过内吸杀虫剂开展防治工作。
  2.2 发生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各县区多数苗圃,已不再对散播裸根苗进行生产,而是主要运用营养杯开展育苗工作。但是在2018年5月份,马尾松苗长出新叶之后,便有病叶零星出现,而进入7~8月份,病害发生越来越严重,10月份之后病情已经将马尾松苗圃全部覆盖。由于运用不同大小的营养杯、排列方式疏密不同以及不同的畦面,在叶枯病病害范围和危害程度上也存在很大不同。若营养杯直径较小、排列紧密、畦面大于100厘米、苗龄时间长,不仅发病率高,而且病情较为严重。畦面相距10厘米以上行人沟、无积水的情况下,发病率较低,而且病情非常轻。连续播种松苗、管理不科学、运用质量较差的杯土发病率高,而且病情严重。

3 防治


  3.1 种子消毒杀菌
  种子可能会携带病菌,所以应先对种子全面消毒之后再进行浸种催芽,选择高锰酸钾配置成1/1000的浓度,或者运用5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进行杀菌。
  3.2 处理杯土
  装杯前营养土应当进行暴晒工作,这样有利于促进黄泥土的风化,风化时间一般为60天左右;配置过程当中如果加入有机肥,应当通过高温沤制之后才可应用;取土时应当选择前茬种植壳斗科植物区域进行取土,这样有利于马尾松苗菌根的形成,还可以控制和降低病害发生,促进植株健康生长。另外可以将火烧土按照11厘米的厚度覆盖在杯面上,对促进幼苗生长,控制病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选择高质量的营养杯,合理设置畦宽、畦高,依照苗木出圃时间,对营养杯合理选择,苗木出圃时间较长应当运用较大的营养杯,相反则选择小的营养杯。按照100厘米长、80厘米宽设置畦面,依照苗圃地设置畦面高度,避免过低造成积水。
  3.3 强化水肥管理
  为了促进马尾松苗木健康生长,应当加强相应的管理工作,当种子脱帽便合理的淋水与施肥,确保杯土湿润度,施肥选择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干旱会导致病害出现,还会加重病情。
  3.4 防治病害
  没有出现病害之前,运用0.5%波尔多液喷洒预防,发生病害之后,选择1500倍液75%菌清进行喷施防治也可利用1%波尔多液喷施防治。
  3.5 加强后期管理
  充分考虑苗木生长实际,确定合适的出圃时间,避免苗木密集生长或者出现挤压问题,加强通风透气,控制畦面湿度,增加透光条件,减少病害的发生,选择优质壮苗及时出圃,通过加强后期管理工作,为马尾松造林工作开展提供优质壮苗,保证造林成活率,提高造林效果。

4 小结


  马尾松苗在生长过程当中时常发生一些病害,尤其是马尾松苗叶枯病的发生,对苗木健康生长影响极大,常常导致大面积死亡,严重影响马尾松育苗工作的高效开展,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文中结合实践,对马尾松苗叶枯病危害情况、发病症状、病原和防治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并探讨分析与类似病害之间存在的区别,希望能为马尾松育苗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提高马尾松育苗效果,为马尾松造林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刘娅(1990-),女,本科,林业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植物病虫害防治。
其他文献
以2010-2018年间1064家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对其创新投入的脆弱性进行测度和分解,将样本按行业、企业性质进行分类,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政府补贴和税收递延两种政府创新扶持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脆弱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政府补贴能通过改善企业的创新匮乏达到显著降低企业创新投入脆弱性的效果,但不能加强企业响应创新风险的能力;税收递延能够强化企业响应创新风险的能力,但整体上无法降低企业创新投入的脆弱性。政府补贴更适于降低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投入脆弱性以及改善高新技术企业和一般制造业的创新匮乏状况;税收
[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自动化技术扩大了应用范围,并在各行业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凸显自身优势与价值。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在企业建设与发展中,自动化控制技术受到良好的青睐,其中就包括火电厂,在热工自动化中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借助科技手段代替人工劳作,有效降低人工操作安全事故发生率。同时,依据自动控制理论,完善火电厂热工自动化应用流程与制度,能为科学技术手段实施提供有利条件,并在实
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LACR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风险较高。而新辅助治疗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其预后。但错配修复缺陷(dMMR)/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LACRC对新辅助(放)化疗敏感性仍然较低,突破这一困境亟待解决。免疫治疗的“横空出世”为该类患者带来了希望的曙光。2013年,免疫治疗被《Science》杂志列为十大科学进展之首。2015年,KEYNOTE-016研究确定了dMMR/MSI-H是免疫治疗疗效的分子标志,从此开创了结直肠癌(CRC)领域免疫治疗的新纪元,更是在精准医学时代开启了精准免疫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财务会计核算的国际化,生物资产的财务会计核算一方面是自身核算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农业国际化的要求。生物资产所具备的特殊属性是自然增值属性,与一般企业存货、固定资产等具有很大的差异,也就导致生物资产在会计计量和确认、信息披露和报表公布等领域有了本质的不同。本文探讨生物资产分类在财务会计核算的应用,区分农产品企业消耗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的财务会计核算方法,并进一步提出完善我国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