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故事化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man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学生尚处在智力发展阶段,有较强的可塑性,由于传统历史教学较为枯燥,导致很多学生缺乏主动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故事作为还原历史真相的手段之一,对于初中历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故事化教学能够更好地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阐述了故事化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旨在为初中历史日常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新思路。
  关键词: 故事化教学 初中历史教学 教学应用
  古人云:“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矣。”历史是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宝贵财富,初中历史教师有责任有义务言传身教,紧抓历史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教育立国,历史教育发展迅速,但目前由于客观原因导致我国各地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应试教育,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兼顾应试成绩,成为初中历史教学的一大难题。本文浅析了故事化教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对故事化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加以探究,旨在为初中历史日常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新思路。
  一、故事化教学概述
  1.故事化教学的概念
  故事化教学并非单纯的以讲故事代替课堂教学,而是把具有重要的学习意义与借鉴意义的历史故事作为历史教学的一部分,从侧面启发学生,帮助学生学习及思考。故事化教学是以课本知识为线索,将一个个故事从头至尾串联,以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历史故事和历史课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因为故事是课本知识的探索与延伸,课本知识是故事的结论与概述。
  2.故事化教学的特点与原则
  真实性,选取故事时应保证其史学性,保证故事的来源是真正的历史而非乡村野史。在挑选历史故事的时候,首先要以历史物证为首选,例如: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统一中国等故事;其次要选择有权威史书记载的,如《史记》中记载的事件等。而一些乡村野史、民间传说只能作为课间的调剂品与学生一起分享,但不能让学生作为正史记忆。
  趣味性,故事也有趣味与乏味之分,初中时男生大多对军事类历史感兴趣,如楚汉之争、战国逐鹿中原等,女生大多对情感类历史感兴趣,如霸王别姬、昭君出塞等。教师应善于筛选适合学生且内容丰富的故事,同时要利用自己的语言和表情,努力使故事更加生动形象,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所选的故事应立足于课本,选取有针对性的故事讲述。在选取故事时应立足于课本需求,切忌只为满足学生的兴趣而讲述一些低俗愚昧的故事,影响学生的判断及人生观、价值观。
  二、故事化教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1.丰富日常历史教学
  历史绝非一系列空洞的时间表与历史年代大事表,而是内容丰富的史实。历史故事作为历史史实的一部分,值得学生学习。初中生心智尚未成熟,对科目的认识易停留于表面,在教学过程中若仅停留在书本内容阶段,则会显得十分枯燥,不利于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一般而言,每个孩子从小就喜欢听故事,进入初中后,很多学生相对于课本更喜欢阅读小说等书籍。小说其实便是对故事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故事化教学过程中抓住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帮助学生树立历史观
  历史观是一种主观思维,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课本上的历史较为简略,前后关联度较差,且不详细。历史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更是培养学生有关历史方面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全面且正确的历史观,这要求学生对历史事件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例如,黄仁宇先生在他的著作《万历十五年》中便通过若干事件即若干故事阐述他的大历史观。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应引导学生树立一种全面的历史观,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历史观,才能了解历史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才能从历史中学到帮助其今后工作与生活的东西。
  三、故事化教学的具体课堂实践
  1.故事化开篇
  老师可以历史故事引出这堂课的主题,激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更快地从下课状态过渡到听课状态。例如,上课后,老师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烟花易冷》,继而阐述该歌曲的灵感来自于一本《洛阳伽蓝记》的书,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南朝宋与北魏旷日持久的战争背后的凄美故事。老师通过这个故事引出课堂主题,说明南北朝时期战乱与政权更替的影响,引出当时百姓渴望统一、南北文化交融、佛教的影响等诸多知识点。
  2.将课堂内容故事化
  课堂教学不应是教师填鸭式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高质量的教育应该是老师带领学生一步步地通过细枝末节的故事整理出历史网络,探究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老师可以在讲解课本内容的时候穿插历史小故事,避免教学过程过于呆板,减少学生走神情况的发生,提高课堂效率。例如,讲解楚汉之争时可通过鸿门宴、暗度陈仓、霸王别姬、刘邦统一后却诛杀异姓王韩信等故事来反映出刘邦与项羽迥然不同的人物性格,并带领学生通过其各自性格分析其成败原因,最终得出结论:刘邦善用人但多疑,善为君;项羽勇猛但无谋,讲义气但刚愎自用,善为将,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楚汉之争的结果。
  3.故事化结尾
  以故事结尾,让学生下课后有自主学习、探求历史真相的积极性。临近下课时,老师将本课时内容总结后,可利用一两分钟讲述一个与课上内容有关小故事,结尾可留有悬念,并引出下一节课的主题,这种悬念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图书馆借阅书籍、网上搜索等手段进行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对下一节历史课产生期待,并提前预习。
  4.作业多元化
  初中生大多尚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少有人能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适当将一些呆板的习题册联系或机械式背书置换成自主探究的作业。例如在学习外国近代史时,布置一些对外国百年家族企业的发展的了解与探究作业。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为什么这些外国企业能在百年时间里历经数次经济危机不倒,另一方面促使学生了解资本主义的发展,再对比同时期的中国近代史,加深其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历史发展的轨迹,以及资本主义发展和中国发展各自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延伸到其他时期的发展,举一反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5.难点故事化
  初中生阅历较浅,对于历史中的一些难点如外国近代史中的一些内容,与当今生活有较大差距,学生难以理解。将难点故事化可以将一些抽象的概念以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四、结语
  故事化教学作为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趋势发展迅速,且取得显著效果,所以教师应掌握这种方法,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将故事与课本相结合,使历史教学呈现出多元化的良好趋势。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更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参考文献:
  [1]张云洁.优化课程资源提高教学有效性——初中历史《红军不怕远征难》课后说课[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6).
  [2]孙建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J].文教资料,2010(21).
  [3]杨红琴.历史课“六步有效教学模式”初探[J].林区教学,2009(06).
  [4]时海萍.对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04).
  [5]刘友银.浅谈历史教学中电教媒体的运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05).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的快速发展,日益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而课件作为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日常教学之中。课件,特别是多媒体课件不但使教学更生动、更形象,而且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在整体教学中对学生将来运用现代技术的能力甚至学生素质的提高都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下面结合我实践谈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制作课件工具的选择  现在制作课件的
摘 要: 当前,不少老师反映政治课难教,学生感觉政治课太教条主义,觉得政治枯燥乏味,对政治学习兴趣不浓厚,这是目前政治课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问题。如何提高中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就成了目前政治老师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如何提高中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进行了探究,提出了一些好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 中学政治教学 学习兴趣 提高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培养对学生学习非常重要。我国古代著名的教
摘 要: 重视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是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理论联系实际,课堂与社会结合,是思想品德课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社会教育的大环境下,要让学生理解、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 素质教育 综合素质  思想品德课,由于其自身的特点,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结合、知与行结合。这就对思想品德
目的:运用皮肤镜观察火针联合灵丹片及生发醑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观察火针联合灵丹片及生发醑治疗对斑秃患者细胞因子TNF-α、IL-10的影响。方法:1.本研究收集2017年8月至201
为分析自然放牧条件下戈壁羊和察哈尔羊羊肉品质,对12月龄各品种羊屠宰性能、肱三头肌、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部位物理指标和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 表明:察哈尔羊的活重和胴体
叶澜教授说:“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自新课改以来,我校以创建省生态课堂教学基地为契机,以“互动教学”为抓手,努力推进高效生态课堂实践。通过近三年的努力,我校课堂教学焕然一新,逐渐走出了徐州市教学“低谷”,在徐州市的各项考试抽测评比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一致好评,学校的美誉度不断提升了。下面我结合我校开展的互动教学研讨活动,对互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