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作业设计的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i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业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学习的一个延续。作业作为检测、巩固学生课堂学习成效的一种重要途径,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内容,决定了教师布置什么样的作业,明确“作业目标”就会为教师设计有效作业提供方向。明确了方向,作业设计不会没有头绪,作业批改不会无从下手,课堂教学将更加轻松快捷。
  关键词: 语文作业 创新 高效 一体化
  当前教学处于一个“破旧立新”的时代,我们正从传统的“教”中走出来,在课堂上用智慧点燃学生思考的火焰,让学生在课堂求知的过程中尽情创造、尽情燃烧。然而当下课铃声响起,学生活跃的思维便戛然而止,如何让学习的激情绵绕于学生的每一个细胞呢?
  作业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学习的一个延续,布置作业在落实课堂学习目标、巩固课堂学习成果等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既然如此,那么你会布置作业吗?
  布置作业,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绞尽脑汁,力求创新,将布置作业的权力下移,交给学生个人布置个性化的作业;一是随心所欲,漫无目的,忽视作业本身的作用,只是将作业作为每天学习的一项固定任务,不布置不行。在实际教学中,大都否定部分老师的第二种做法,但是只寻求创新的作业是否就是科学合理的作业呢?答案显然不是。以语文学科为例,课堂上明明学习的是议论文的结构,偏偏让学生完成一篇说明文阅读;课堂上明明学习的是对人物的分析,偏偏让学生写一段环境描写……那样的作业岂不成了驴唇不对马嘴了吗?那么所布置的作业再有创意,恐怕也无法完美履行作业的基本职责。正因为作业的重要性如此凸显,近几年,我们在教学中掀起了一场“作业建设”的新浪潮,把老师关注的焦点从课堂拉到了课下。我认为,高效课堂必然要设计与之匹配的高质量作业的作业设计才能最大限度地巩固课堂学习成果,只有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才是点燃学生课下思维火花的打火石。
  什么样的作业才是高质有效的呢?我认为,作为检测、巩固学生课堂学习成效的一种重要途径,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内容,决定了我们布置什么样的作业,明确了“作业目标”就为我们设计有效作业提供了保障。
  教师可以将学习目标罗列出来,而之所以罗列出来,就是要让大家明白,作业设计有方向、有目标,学生在课堂上学什么,我们就在作业设计上检测什么,这是当前语文教学中遵循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原则。只有这样,作业设计才有目的。而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我们在第一课时往往安排的是诵读,所以,在“字词积累课”上我只设计了两个作业,虽然从数量上并不可观,但是从实际成效上来看,却是极有价值的。首先,我选取的文段与原文《与朱元思书》体裁、内容一致,便于学生在阅读原文的基础上进行课外文段的阅读;其次,两个问题的设计紧扣了这节“字词积累课”的两个学习目标,即积累字词目标和朗读句读目标,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起到了检测、强化的目的。
  本着“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思想,我认为,作业设计从小处讲,课堂上既定的学习目标是我们设计作业的重要依据;从大处讲,三年的课程规划或许便是我们设计作业的主要依据——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绝不是单单一个课时或几节课就能达到的。
  我始终认为,语文的学习是一种对美的鉴赏,鉴赏人物、鉴赏景物、鉴赏主旨、鉴赏手法……如此,语文学习中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也是老师需要关注的一个方面。在对五年中招试题关于叙事类作品的相关试题设计的分析中,提炼信息和分析人物形象是主要考察方向。再回过头来看教材,叙事类作品的阅读贯穿于初中三年学习过程中,可以说它是我们打开学生鉴赏大门的一把钥匙。
  在这个作业设计中,作业1与目标1都属于文章组材结构的范畴,只是一个从小说情节上入手解读教材,一个从记叙文的顺序入手进行文本解读;作业2与目标2的核心均为对人物性格的分析,同时在作业设计中也对小说的三要素之一——环境描写与人物形象之间的潜在联系进行了延伸考查。两个作业设计虽略有角度的变化,但与目标仍旧保持高度一致。这样的作业设计能让学生的学习始终保持在一个主线上,不产生波动,从而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相关能力,起到巩固提升的作用。这个作业设计只是我关于叙事类作品阅读的一个范例,要知道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更需要我们合理利用作业设计进行反复锤炼,使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水到渠成。
  综上所述,坚持“教什么,评什么”的思想,才会明确作业的设计方向,设计出科学、合理、有效的作业,从而对学生课下的语文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巩固、提升,让学生学习的“落”点踏踏实实地“落”到实处。
  作业设计的第一步(即围绕目标进行作业设计)倘若走得坚实,走得有方向,那么作业设计之后的一系列教学困惑便会迎刃而解。
  首先,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作业批改。批改作业首先要依据作业设计的目标,在充分了解学情、合理选择作业的基础上进行批改,实现“精细化批改”。以阅读为例,为了提高学生各类文体阅读的能力,依据三年的课程规划,我通常会依据学习内容在恰当的时候选择合适文段进行练习,一篇阅读段通常会设置5-6道试题,改什么?怎么改?都要依据学生已有的阅读能力,从学生的认知程度出发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倘若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不足,便可重点批改概括信息的试题;倘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为人物鉴赏,那么就要选择此类试题进行批改。同样,对于说明文中说明方法的作用及议论文中论证思路这样的问题,老师会选取出来进行有目的的批改,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的作业批改必然是有针对性的,也是高效的。
  其次,我们可以用实证进行课堂学习调节。引领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循环往复的过程。通过这些批改信息的回馈,不仅能够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缺漏之处,对于老师来说,也通过一手的资料,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具体程度,从而针对作业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进一步调节课堂教学,使课堂学习有明确的方向,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每节课都会学得更有方向、更有价值,那么整个三年课程规划也会更扎实。
  总之,当我们明确了自己的方向,作业设计不会没有头绪,作业批改不会无从下手,课堂教学将更加轻松快捷。作业作为联系课堂和课下的一个纽带,目标明确的作业建设,必将它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其他文献
我科自2006年2月至2008年7月分别对32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了纤支镜下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及深部吸痰术,并对其疗效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摘 要: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引导学生长期地接受优质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其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激发兴趣 学习习惯 实践活动 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
一、中专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  1.知识面较窄,课外阅读量少。  中专学校的语文教师相对普教而言,很少有教研、进修的机会。职教更是有一定的封闭性,也就是说在面向普通中学的师范模式里培养出来、毕业后从事职教工作的教师,教学能力得不到提高,教学观念得不到及时转变,这种状况长期以来没有多大改变,教学方法大多沿袭传统模式。特别是在中专这块园地,语文教学严重脱离中专生的实际和心理需要,依然停留在中心归纳、词句
电力企业在发展中,供电系统的服务质量主要体现在电费的抄核收过程中,电力企业在电费的抄核收方面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的,为了更好的发展电力企业,一定要不断对电费抄核收
本文在阐释章太炎《齐物论释》中的语言哲学思想及其启发意义的基础上,从修辞哲学角度对庄子的“道不可言”这类悖论命题作了探讨。 Based on the explanation of the philo
摘 要: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至关重要。中专教育的职业性,加强口语训练教学尤为必要和迫切。口语训练要重视语音训练、朗读训练、心理素质训练、论辩训练四个基本环节,循序渐进,整体推进。  关键词: 中专语文口才教学 语音训练 朗读训练 心理素质训练 论辩训练  一、加强口才训练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中专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普遍低下。  对于初中和高中学生来说,眼睛瞄准中考、高考。分数第
自主学习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传统的语文教学主要是关注教师教的情况,忽视学生的学的效果;重视知识的传递,忽视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师生围着教师预设的教案团团转,学生没有发挥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没有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参与,这样的学习效果是可想而知的。那么,如何改变在语文教学中的这种状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成
“民族歌曲也需要时代性与表现力,而不是模式化的,那样就把音乐框死了。我们需要创新与发展,不发展、不前进是不对的,停滞不前的保守观念是不利于民族声乐发展的。”“在掌握了科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分离的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成5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大剂量复方丹参、中荆量复方丹参、小剂量复
摘 要: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为了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与能力,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教法,促使知识系统化。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不断地变换角度,充分利用学生的旧知,创设思考、讨论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发挥个性创造力。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文言文教学 体会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必须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