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的语言“出彩”方略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zaikan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议论文能否得高分关键在语言。那么如何让议论文的语言出彩呢?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用词造句方面,重视形象具体的描述;二是运用修辞手法,重视给人丰富的联想;三是化虚为实或化实为虚,也能使语句新鲜有味。使语言生动形象的方法主要如下:
  
  一、运用修辞手法
  
  “修辞是作文的魔水”。如果没有修辞,语言的形象性就要减色,议论文也相应地失掉了一定的色彩。结合具体情节运用修辞,既有助于阐明道理,又可增加文章的风趣和吸引力。假如长句、短句、对偶、排比、设问、反问……源源不断地从笔下涌出,使文章腾挪跌宕,波澜起伏,不仅读来上口,而且品来有味。
  比如有一篇议论文《一千个0比不上一个1》,其中有一段话这样写道:一千个0比不上一个1;一千次承诺比不上一次付出;一千句空话比不上一次实践。0,看起来大腹便便,再加上“一千个”,更给人一种貌似强大的感觉,实则它依然代表着空无,代表着虚伪;1,看起来虽然骨瘦如柴,但它代表着真实,代表着存在。俗语说“君子动口不动手”,但在这些情况下,动动手却更有君子之风……
  这段议论文字,由于排比、比喻、拟人、对比、引用等手法的运用,不仅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形象性和说服力,同时也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感情,味道的确很浓。
  又如写“忘记”的一篇议论文:如果忘记是春天消逝的冰层,那么铭记就是灼灼其华的桃花;如果忘记是夏天里落英缤纷的桃瓣,铭记就是“接天落叶无穷碧、映日别样红”的荷花;如果忘记是秋季里已“无擎雨盖”的荷花,那么铭记就是“犹有傲霜枝”的金菊;如果忘记是冬季里比西风更瘦的残菊,那么铭记就是傲雪独立、犹有暗香的雪梅。
  这段文字也运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既形象,又有气势。
  这些“出彩”的句子也是得益于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化虚为实或化实为虚
  
  这是曲折用笔的一种重要技巧,虚的虚着说,实的实着说,都是常人话语;若抽象的理用形象的事作之,或具体的事用抽象的语言写之,那就不凡了,显得奇了。用在议论文的说理,还可以使文章富有意蕴,充满哲理意味,从而使说理更为深刻。
  如《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亦如是》:他们的细雨不止于沾湿了衣裳,更落在了厚重的土地上,滋润了一方水土;他们的闲花也不止于铺满路面,更深嵌土地,“化作春泥更护花”。他们的红线那端,是苍生百姓!他们将寂寞化为动力,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一个人的寂寞可以被印在书上,刻在碑上,这寂寞是美丽的,是供人欣赏的。但没有哪一座碑可以永恒过山水,韩愈的故事告诉我们,那些英雄的寂寞是奉献,我们应该恭敬地去仰望。
  这里,细雨沾湿了衣裳是实,落在了厚重的土地上,滋润了一方水土则是虚;闲花铺于路面是实,深嵌土地则是虚,这样一实一虚,后面的议论则充满了思辨色彩!印在书上、刻在碑上的是实,但将寂寞印在书上刻在碑上,则就化成了虚!在化实为虚的基础上,升华了主旨!
  三、用准确生动的词句进行具体形象的描述或说理,也可使文章在观点令人信服的基础上,语言又富有韵味。如“革命终于起来了,一群臭架子的绅士们,便立刻皇皇然若丧家之狗,把小辫子盘在头顶上。”(《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在这里“丧家之狗”而“皇皇然”,“小辫子”而“盘在头顶上”,使这篇议论文形象大为生动,也赋予了它鲜明的个性特点:是“皇皇然”的“丧家之狗”,并不悠哉游哉;是“盘在头顶上”的“小辫子”,已不敢大摇大摆。这些“丧家之狗”和“小辫子”们的神态和心理也就跃然纸上了。
  总之,生活里的许多具体现象本身就很形象生动,假如我们在说理的同时借助文学手法,或描写,或叙述,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形象,从而引起读者共鸣甚至叫绝,文章自然出彩。
其他文献
目前基于系统排污总量控制方式制定的燃煤机组发电计划,缺乏针对性地缓解人口密集区域空气污染强度的调控机制。为此,在传统机组组合问题基础上,追加考虑污染物时空扩散特性
<正> 爱情与文学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专门深入的研究,限于时间,只能把个人一时想到的几点,扼要写出,借以抛砖引玉,希望今后有更多的与此有关的鸿文和专著,早日问世。一、要
央视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的线下活动朗读亭在文化传承、阅读推广方面的成功开展,启示着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需要从丰富内容向提升用户感知方向发展。本文认为,
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能不足的问题,传统的教育模式受到一定的冲击,因此要用创新的思维去破解,用创业的理念去引领,夺回属于大学课堂的阵地十分必要。现从创新创业教育的
一、过分重视了语文的人文性,忽视了其工具性    新课标强调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强调“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体系”。而我们一厢情愿地认为,如果重视了“双基”,就等于放大了语文的“工具性”,忽视了“人文性”,表现在我们教学行为上,便是大唱“高调人文”,忽视“双基”落实。有的语文课确实是上得与思想品德课、主题班会课无异。我们无度地向外拓展,导致了很多基础的东西没有落实;我们过分地强调了新课
对以NaSCN为溶剂的一步法聚丙烯腈湿法纺丝工艺制备的防辐射腈纶进行了研究,对防辐射添加剂的选择条件、硫酸钡浆料和防辐射腈纶纺丝原液的调配,以及防辐射腈纶的纺丝都进行了
文学作为人学,总是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独领风骚。文学作品总是以它特有的艺术形象和文学魅力,来强烈叩击读者的心扉,呼唤着时代的强音。阅读对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健康的心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从书籍中吸取精髓,来充实自己,涤荡精神,享受审美乐趣,文本的价值体现在读者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上。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文本解读的过程。    一、激活文字,驱遣形象    叶老主张:读书不能拘泥于文字,而应当驱遣着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