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教育网站是学校对外宣传的窗口,是社会各界和学校交流的平台,也是全校师生展示才能、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阵地。笔者近期考察了青岛市部分中小学教育网站,并参考了青岛市2005年度中小学教育网站评比活动的结果。据此,本文讨论了中小学教育网站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的反思和建议,旨在探讨教育网站建设的认识观念、价值观念、管理观念等方面的问题,无意过多地涉及技术层面,希望能对中小学教育网站的建设有所裨益。
一、中小学教育网站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我们对中小学教育网站的分析可以看出,青岛市中小学教育网站的建设与应用现状总体上来说是比较好的,所建教育网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发挥作用,对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促进教与学观念的转变,得到了大部分教师的认可和学生的接受。大部分领导和教师都能认识到学校教育网站的潜在作用,对教育网站的建设持认可态度,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
1.重技术和外观,轻艺术和内涵
据青岛市电教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员张捷介绍说,部分学校网站做得很漂亮,技术水平很高,但缺乏真正的内涵和艺术价值,这也许跟多年来的评价体制关系密切。教育网站首先要有内涵,要让社会从中了解学校办学理念,要让学生从中获取丰富的知识与信息,并不断成长,这才是学校教育网站建设的关键所在。教育内含艺术,网站依托技术,那么教育网站就应该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并且具有丰富的内涵,这样的教育网站才是优秀的、有生命力的网站。
2.校园网利用率不理想
目前,随着“校校通”工程的不断完善,部分学校花费巨资购置了校园网的软硬件,建设了高质量的教育网站,并设置了专门的网络管理人员。但是由于专职网络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观念滞后,造成部分设备的浪费和闲置。笔者同时注意到在浏览参加评比的学校教育网站中,部分校园网访问量并不高,精心设计的交流平台没有取得良好效果。
3.网站整体布局不够完善
学校教育网站是沟通学校与社会的桥梁,利用它既可以从校外获取各种信息,也可以向校外发布各种信息,因此网站的整体布局显得尤为重要。在浏览时,发现部分网站整体布局有些混乱,主题不突出,导航链接甚至出现错误。
4.理想与现实的整合不够
很多学校教育网站建立了BBS、在线聊天室、心理咨询室、师生平台等交流园地,这是一个可以发挥教育教学优势的阵地。但相对于高校论坛的热闹来讲,多数中小学教育网站的类似平台要冷清的多。我们建立这些交流平台的理想和出发点很好,就是创设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良好空间,而现实中它们几乎近似于一种摆设。其实,目前的教育形势下,多数学生还是存在很大升学压力,心理负担比较重,他们需要一个畅谈和指导的空间。
5.人机交互界面设计过少
调查发现,不少学校教育网站结构布局比较合理,界面色彩搭配也清晰美观,但美中不足的是人机交互界面设计过少。中学生自尊心强,因此教师的表扬和鼓励对他们非常重要,虽然是在学校网站中,教师的鼓励还是不能缺少。在设计程序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点,比如学生做好在线练习或者在线考试完毕,要有适当的鼓励画面或者鼓励语言,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6.互动反馈的实现不够
从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来看,他们适应小步子、勤反馈,而反馈这一点正是互动问题。通过这种互动的反馈,学生可以强化记忆和认知,但是目前的中小学教育网站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
以上分析是基于青岛市中小学教育网站的整体情况做出的,对于全国各地中小学教育网站,可以作为一种参考和建议。中小学教育网站从网站定位、风格形象、栏目设计、结构创设、版面布局、资源建设和共享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规范和提高。
二、对中小学教育网站建设的反思和建议
学校教育网站建设是一项很大的工程,为切实提高效益,加快我国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笔者认为中小学教育网站建设工作当前应该抓好以下几点:
第一,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提高教育网站吸引力。作为一种网络教育,教育网站是综合性非常强的教育现象,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等都在其中扮演不可缺少的角色。教育网站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第二,为学校、学生和家庭服务是教育网站的根本要旨。把学校、学生和家庭作为需求的来源和服务对象,密切与学校、学生和家庭合作,通过各种形式了解、分析学校、学生、家庭所真正需要的教育服务,并将这些需要转化为教育产品,通过网站体现出服务的根本价值所在。
第三,加快学校教研组网站的建设。可以成立相应的开发小组、研究室,一起研制、开发适合教师自身特点的教学资料和软件,以此来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更好开展。
第四,加快建设教学资源库。教学软件和教学信息资源库的贫乏已成为制约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网站是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搭建的平台,因此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至关重要。应与国内著名教育资源库链接,并积极创建自己的校本教学资源库。
第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校教育网站是为学生服务的品牌,要积极发挥学生主动性,体现个性和共性的融合,使得精心打造的学生交流平台产生预期效果。
第六,健全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力度。为了确保教育网站的正常运行和充分发挥作用,从网站的规划、建设到建成后的使用都应有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育网站的安全、使用、维护和保养制度,加强教育网站的使用监督和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网站的利用率。
期待中小学教育网站能够创造更大的辉煌,共同开拓符合中国国情、独具特色的网络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李晓梅.浅议教育网站的策划.《中国电化教育》,2005(5).
[2]姚淑萍.对学校网站建设的思考.《教育信息化》,2006(4):13,76.
[3]赵建功.精简教育主题网站的设计与实现.《教育信息化》,2006(3):61.
一、中小学教育网站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我们对中小学教育网站的分析可以看出,青岛市中小学教育网站的建设与应用现状总体上来说是比较好的,所建教育网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发挥作用,对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促进教与学观念的转变,得到了大部分教师的认可和学生的接受。大部分领导和教师都能认识到学校教育网站的潜在作用,对教育网站的建设持认可态度,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
1.重技术和外观,轻艺术和内涵
据青岛市电教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员张捷介绍说,部分学校网站做得很漂亮,技术水平很高,但缺乏真正的内涵和艺术价值,这也许跟多年来的评价体制关系密切。教育网站首先要有内涵,要让社会从中了解学校办学理念,要让学生从中获取丰富的知识与信息,并不断成长,这才是学校教育网站建设的关键所在。教育内含艺术,网站依托技术,那么教育网站就应该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并且具有丰富的内涵,这样的教育网站才是优秀的、有生命力的网站。
2.校园网利用率不理想
目前,随着“校校通”工程的不断完善,部分学校花费巨资购置了校园网的软硬件,建设了高质量的教育网站,并设置了专门的网络管理人员。但是由于专职网络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观念滞后,造成部分设备的浪费和闲置。笔者同时注意到在浏览参加评比的学校教育网站中,部分校园网访问量并不高,精心设计的交流平台没有取得良好效果。
3.网站整体布局不够完善
学校教育网站是沟通学校与社会的桥梁,利用它既可以从校外获取各种信息,也可以向校外发布各种信息,因此网站的整体布局显得尤为重要。在浏览时,发现部分网站整体布局有些混乱,主题不突出,导航链接甚至出现错误。
4.理想与现实的整合不够
很多学校教育网站建立了BBS、在线聊天室、心理咨询室、师生平台等交流园地,这是一个可以发挥教育教学优势的阵地。但相对于高校论坛的热闹来讲,多数中小学教育网站的类似平台要冷清的多。我们建立这些交流平台的理想和出发点很好,就是创设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良好空间,而现实中它们几乎近似于一种摆设。其实,目前的教育形势下,多数学生还是存在很大升学压力,心理负担比较重,他们需要一个畅谈和指导的空间。
5.人机交互界面设计过少
调查发现,不少学校教育网站结构布局比较合理,界面色彩搭配也清晰美观,但美中不足的是人机交互界面设计过少。中学生自尊心强,因此教师的表扬和鼓励对他们非常重要,虽然是在学校网站中,教师的鼓励还是不能缺少。在设计程序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点,比如学生做好在线练习或者在线考试完毕,要有适当的鼓励画面或者鼓励语言,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6.互动反馈的实现不够
从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来看,他们适应小步子、勤反馈,而反馈这一点正是互动问题。通过这种互动的反馈,学生可以强化记忆和认知,但是目前的中小学教育网站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
以上分析是基于青岛市中小学教育网站的整体情况做出的,对于全国各地中小学教育网站,可以作为一种参考和建议。中小学教育网站从网站定位、风格形象、栏目设计、结构创设、版面布局、资源建设和共享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规范和提高。
二、对中小学教育网站建设的反思和建议
学校教育网站建设是一项很大的工程,为切实提高效益,加快我国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笔者认为中小学教育网站建设工作当前应该抓好以下几点:
第一,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提高教育网站吸引力。作为一种网络教育,教育网站是综合性非常强的教育现象,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等都在其中扮演不可缺少的角色。教育网站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第二,为学校、学生和家庭服务是教育网站的根本要旨。把学校、学生和家庭作为需求的来源和服务对象,密切与学校、学生和家庭合作,通过各种形式了解、分析学校、学生、家庭所真正需要的教育服务,并将这些需要转化为教育产品,通过网站体现出服务的根本价值所在。
第三,加快学校教研组网站的建设。可以成立相应的开发小组、研究室,一起研制、开发适合教师自身特点的教学资料和软件,以此来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更好开展。
第四,加快建设教学资源库。教学软件和教学信息资源库的贫乏已成为制约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网站是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搭建的平台,因此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至关重要。应与国内著名教育资源库链接,并积极创建自己的校本教学资源库。
第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校教育网站是为学生服务的品牌,要积极发挥学生主动性,体现个性和共性的融合,使得精心打造的学生交流平台产生预期效果。
第六,健全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力度。为了确保教育网站的正常运行和充分发挥作用,从网站的规划、建设到建成后的使用都应有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育网站的安全、使用、维护和保养制度,加强教育网站的使用监督和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网站的利用率。
期待中小学教育网站能够创造更大的辉煌,共同开拓符合中国国情、独具特色的网络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李晓梅.浅议教育网站的策划.《中国电化教育》,2005(5).
[2]姚淑萍.对学校网站建设的思考.《教育信息化》,2006(4):13,76.
[3]赵建功.精简教育主题网站的设计与实现.《教育信息化》,2006(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