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发展,智慧评价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wboy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对学生数学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数学教学效率。同时,在课堂上进行有效评价能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促进学生不断进步,真正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评价 智慧评价
  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最主要的是有针对性地进行智慧性评价,在评价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师的教,更要注重学生的学。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独立判断能力不强,使科学智慧的教学评价尤为重要。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评价质量的方法,以真正增强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效果。
  一、制定合理有效的课堂评价标准
  制定合理有效的课堂评价标准是注重学生发展,进行智慧评价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评价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制定出合理的、可操作的评价标准。首先,评价标准的制定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建立完善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如教学方法与策略方面的标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机智有效地运用相应的教学策略,达到教学目的;在选择教学策略的时候要考虑学生基础知识水平和身心发展水平,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有效的课堂生成,及时准确地处理有机生成,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在制定评价标准的时候,要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根据不同学生及学生不同层次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使评价真正发挥作用,促进学生数学能力提升。在教学内容上,要将推行素质教育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作为最终目标,多元化课堂教学评价,才能真正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二、师生共同参与评价过程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一起交流互动的过程,是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参与和认知过程的统一。在学习过程中,小学阶段学生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数学学习意识。因此,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主要采取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能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及时改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评价不能仅局限于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学习态度,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学生自己进行评价,评价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发现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的优点,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和数学学习自信心。总之,在实际数学教学中,要坚持师生共同参与教学评价,真正地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让学生获得参与主人翁意识,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合理地评价课堂教学
  小学生,就其心理特点而言,希望得到教师、家长的尊重和认可,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需要,教师要认识到这一阶段学生发展的需要,并积极给予指导。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合理地对学生进行评价,采取正确的、合理积极的评价,不仅要对学生学习方面做出评价,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对数学学习的态度,给予学生肯定性评价。如在课堂教学中,有的学生回答问题非常积极,而且都能回答对,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有的学生虽然数学学习不错,能够做对练习题,但是在课堂上不积极回答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了解这些学生的基础上,通过合理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地回答问题,形成良好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此外,对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在实际教学中要将一些简单的问题抛给这些学生,让他们获得数学学习自我成就感,同时教师也要在此时给予学生及时鼓励,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积极性。
  四、评价方式多样化
  新课程倡导多元评价体系,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评价中采用多元化教学评价方法,真正注重学生的发展,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可以采用书面评价方式,这是较便捷的方式,小学生很希望得到教师的理解和尊重,这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用心关注每一位学生,数学作业的评价要更人性化,而不仅对和错评价,教师可以在学生作业之后给予一些鼓励性评价。如“这次的作业做得不是很好,下次要努力哦,相信你是最棒的,加油”或者“这次的作业做得很棒,希望下次继续努力”可以是和学生课堂表现相关的评价,如“这节课表现得很好,为你点赞,希望继续保持,加油”或“这节课比上节课有很大进步,希望你再接再厉,继续努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表现在课堂上进行当面的口头评价,这样效果更明显,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评价语言的准确得体性,使评价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帮助学生提升数学学习效率。
  五、结语
  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评价对学生发展尤为重要,评价的时候教师要兼顾学生的学习技巧,兼顾学生的情感态度,提高评价科学性,真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刘伟华,王英杰,代新平.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与思考[J].赤子(上中旬),2015,16:252.
  [2]李国长.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6,18:187.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化学新课程要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了解和认知,要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加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關键词:高中
摘 要: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是课程的主要目标。而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品德教学中,我们必须合理而巧妙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下面我就以教学《心中有他人》这一课为例,谈一谈如何引导学生在品德课堂中形成一个良好的道德。  关键词:亲历;感悟;重设  一、 亲历,直面
摘要: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育充满生命力的必要条件,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幸福的老师才能成就幸福的学生。审视当前教师的生存和生活状态,却发现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正日渐缺失。研究表明,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有泛化的职业倦怠、过高的社会期望值和紧张的人际关系。从教师幸福感获得的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及社会认可的逻辑起点来看,要从学校的人文管理、社会保障和个人自觉发展等方面来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关键词: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形象化、生活化教学,能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因此,数学教师要将生活元素融入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并引导他们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且服务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
摘 要: 在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后,针对其新的改革意见,以肇庆学院为例,采用逻辑分析法,描述广东省地方本科院校招生宣传的现状,总结归纳弊端与难题后,提出从充分发挥微信与手机版网站优势,多元宣传方略,加大网络推广力度,发动学校师生全员参与,并把招生宣传时间前置四个方面入手,丰富地方本科院校招生宣传的途径,提升高校的生源竞争力度。  关键词: 高考改革 招生 宣传  
摘 要:在信息时代,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拥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有非常大的影响,为了避免学生被信息时代淘汰,本文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进行了优化,从协作学习的角度出发,采用学案导学的方式提高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学案导学;协作学习  一、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一) 初中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水平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摘 要: 本文以广州市W社会工作机构为例,该机构在当地有较多政府购买项目,且在组织规模、人员配置与服务开展方面都优于其他机构,有较强的竞争力与社会知名度,选取W社会工作机构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能够“以小见大”,从它身上看到现在社会工作机构存在的问题,分析社会工作机构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从而为更好地促进社会工作行业的发展、提升社会工作服务质量提供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 社会工作机构 服务开
摘 要: 音乐课的导入需要教师用新颖、别致的方法,引导学生形成一种愉悦、充满信心、跃跃欲试的情绪。让学生在优化的情绪和情感中进入学习最佳境界。上好一堂音乐课,精心地设计导入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 导入 启发 灵活  如何让学生走进音乐,一定要有个吸引学生的导入。良好的开端是事情成功的关键。一堂好课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导入作为前奏。一个精彩的导入不仅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点燃求知火花,更能使一堂课教学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地理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但是传统的地理课堂教育忽视了学生的感受,本文探究了角色扮演法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积极作用,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地理;角色扮演;教学效率  一、 在初中地理课堂上角色扮演教学行为的可行性分析  (一) 初中生的心理需求适合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体制下,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
摘 要:和谐、良好的幼儿常规是我们老师一直向往和追求的目标,而《指南》中也提出:要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因此针对《指南》中的精神和我园实际操作的需要,我们进行了各种形式的研讨活动。同时也总结出要想让和谐、良好的常规永远伴随着我们,首先得从小班开始,打好基础;其次是巧借儿歌,引导启发;再次是利用游戏,在玩中培养练习;此外还要做到有意识分配小任务,培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