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AR的果蔬类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y_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果蔬类农产品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以苹果为例选取了1990~2013的年度数据。结果表明:在初始阶段,对苹果零售价格影响最大是上期的苹果零售价格,其次食品类居民宏观消费结构指数、苹果总产量,最后是生产成本;而到了后期,对苹果零售价格影响最大是上期的苹果零售价格,其次生产成本、食品类具名消费结构指数,最后是苹果总产量。
  关键词:农产品价格;VAR模型;价格波动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大,特别是从2010年的“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苹什么”及近两年的“蒜你贱”,在嬉笑间透出农产品连续出现价格接力暴涨暴跌现象。农产品价格超预期波动所带来的巨大风险往往由作为弱势农产品供给者来承担,是“三农问题”无解化的根源之一。农产品价格波动不仅关系到农民收入问题,更关系到社会经济的稳定。而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所带来的负效应必然会影响到农村经济的正常运行。因此,对于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重要内容。
  学者对果蔬类农产品价格波动问题早有关注,对于影响国内农产品价格出现大幅上涨的原因,罗锋、牛宝俊等学者认为我国农产品价格会受到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传导,并且发现这种传递效应存在一定时滞。王锐、陈倬则认为由于农业投入品成本和人工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引起新一轮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进而导致农业生产成本的增加,推动了农产品价格上涨。杨丽提出了由于我国货币供应量的迅速增加以及国际金融投机资本流动性过剩而引发的结构性通货膨胀进一步扩大了农产品价格上涨趋势的观点。马晓河认为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带来了农产品消费结构的再次升级,包括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的提高促进了对农产品需求的增加。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已经获得了较多研究成果,特别是有关农产品价格波动原因的分析为本文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和理论实践基础。但是,目前学者针对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较少,特别是针对果蔬类农产品的研究更有限。
  本文从价格的角度出发,选取苹果这类主要的果蔬类农产品,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着重从供应链角度分析了苹果从生产、销售、流通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对苹果价格波动的深入研究后,针对现有问题提出系统性对策,希望能为政府决策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模型的构建
  (一)模型的设定
  向量自回归(Vector Autoregressive,VAR)模型是一种常用的计量经济模型,由计量经济学家和宏观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西姆斯于1980年提出。VAR模型可以用来预测相关联的经济时间序列系统,并分析随机扰动对系统变量的动态冲击,进一步解释经济冲击对经济变量所产生的影响。滞后阶数为p的VAR模型表达式为
  yt=A1yt-1+A2yt-2+…+Apyt-p+Bxt+μt
  其中,yt为k维内生变量向量;xt为d维外生变量向量;μt是k维误差向量A1,A2,...,Ap,B是待估系数矩阵。因而也可以将VAR(p)模型表达式写成如下形式
  y
  y
  ┆
  y=A1
  y
  y
  ┆
  y+A2
  y
  y
  ┆
  y+…
  +Ap
  y
  y
  ┆
  y+Bx1t
  x2t
  ┆
  xkt+
  μ
  μ
  ┆
  y
  (二)指标的选取及处理
  文章基于原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考虑到样本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模型运算结果的精确性,采用的变量有食品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水果生产价格指数(PPI)、苹果零售价格指数(PRI)、苹果总产量(PRO)。采用的所有数据均为1990年至2013年的年度数据,故无须考虑各种循环因素和季节变动因素,将不再对数据进行季节调整,数据处理使用Eviews6.0软件,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国农业信息网。表1为数据基本统计情况。
  (三)模型的检验
  1. 单位根检验
  实证分析之前,要先判断变量是否平稳,否则有可能出现伪回归,使模型无效。因此,文章首先采用ADF检验方法对各变量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零假设为序列存在单位根。由表2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CPI、PPI、PRI、PRO序列的ADF统计值均小于临界值,即拒绝了原假设,4个变量均为平稳序列。
  2. 协整检验
  对于多变量协整关系的检验,一般采用Johansen检验。本文选用序列有线性趋势项而协整方程只有截距的检验形式,通过多次试验根据AIC、SC信息准则,确定VAR模型最优滞后阶为2阶,则协整检验的滞后阶数为2-1=1阶。在确定滞后阶数之后,通过图1中全部特征根的位置图可以看出,所有的AR根模的倒数都小于1,即都在单位圆内,因而所建立的VAR(2)模型是稳定的。
  3. Granger因果检验
  Granger因果检验用来分析两个序列间的因果关系是否存在,主要是看当期的变量Y能在多大程度上被以前的变量X所解释,以及加入变量X的滞后期后是否会提高对变量Y的解释程度。也就是说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就是检验一个变量的滞后变量是否可以放入其他变量的方程中,如果该变量受到其他变量滞后期的影响,则称两个变量间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
  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食品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水果生产价格指数(PPI)互不为因果关系。食品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苹果零售价格指数(PRI),苹果总产量(PRO)和苹果零售价格指数(PRI)均互为因果关系。水果生产价格指数(PPI)是苹果零售价格指数(PRI)的格兰杰原因,反之则不成立。   三、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选取苹果这一典型性果蔬类农产品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了食品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水果生产价格指数、苹果零售价格指数和苹果总产量这四个主变量因素。通过VAR模型探索苹果价格波动与这四个主要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一)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在模型中,将响应函数的追踪期数设为10年,用横轴表示,纵轴代表被解释变量对解释变量的响应程度。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可以有效刻画出CPI、PPI、PRO、PRI对苹果零售价格的传递效用时滞与强度变化,清晰地反映出在变量在相同标准差冲击下的反应程度。在苹果零售价格的脉冲响应函数图2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食品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对苹果零售价格PRI的冲击在前两期为正向影响,且冲击越来越大,在第二期达到最高,随后冲击开始减弱,到第三期从正向影响变为负向影响,随后又缓慢上升呈现一定波动,第六期开始冲击趋于零。
  2. 水果生产价格指数PPI对苹果零售价格指数PRI的冲击在前两期呈现缓慢递增趋势,随后正向影响减弱变为负向影响,第三期负向影响达到最大值,随后负向影响减弱,很快又转为正向影响,然后呈现正负交替现象,在第八期之后冲击趋于零。这说明苹果在生产环节的价格变动对苹果零售价格的促进作用1-2期的滞后性,且直到第八期冲击才逐渐消退,可见生产成本对零售价格的影响持续时间较长。
  3. 苹果总产量PRO对苹果零售价格指数PRI的冲击一直都是正向影响,其中在第二期影响达到最大,随后逐渐减弱,从第三期开始趋于稳定。
  4. 苹果零售价格指数PRI对其自身的脉冲响应效果最强且反应最快,随后快速回落,在第二期达到一定幅度的负向影响,随后负向影响减弱转变为正向影响,在第三期达到一个高值,且在第4到第7期一直为较弱的正向影响,第八期之后趋于稳定。这说明苹果零售价格惯性趋势明显,当期价格对未来四期的价格都具有显著的影响。
  (二)方差分解
  从方差分解结果可知,苹果零售价格PRI对其自身的影响最大,随后影响逐渐减弱,但贡献度仍占到了44%以上。原因可能是苹果零售的当期价格与上一期价格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上期价格对当期价格起到了参考价值,而且苹果零售价格惯性趋势明显,因此上一期价格对当期苹果零售价格影响显著。其次,水果生产价格指数PPI对苹果零售价格的贡献逐渐增大,由第二期的11.29%上升到第十期的26.04%,可见苹果的生产成本因素对零售价格的影响是逐渐增强的,这是由于生产环节成本的提高,包括生产成本和物流成本等,最终会在苹果零售价格上体现,而价格的传导存在一定的滞后,因此生产环节的成本对零售价格的影响是逐渐显现的。再次,食品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对苹果零售价格波动影响甚大,随后影响缓慢减弱,贡献率达到了18%以上,原因可能是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购买力增强,苹果需求量增加,导致市场供需不平衡,进而拉动苹果零售价格上涨。最后,苹果总产量PRO对苹果零售价格的贡献度是逐渐减小的,由第二期的16.98%下降到第十期的11.52%,可见苹果产量对零售价格的影响是逐渐减弱的。可能的原因是当期苹果总产量直接影响的是市场上苹果的供给量,受供求关系影响,当期苹果零售价格会产生相应波动,而价格杠杆又会对农户的生产行为产生调节作用,进而起到对市场的供给调节,对下一期苹果零售价格继续产生影响。
  四、结果与启示
  本文采用了1990~2013年年度数据对苹果零售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苹果零售价格的波动除受自身的影响外,还受到CPI、PPI、苹果总产量等因素的影响。在各影响因素的平稳序列对苹果零售价格序列的冲击下,在初始阶段,上一期零售价格对苹果当期价格的影响最大,其次是CPI,位居第三位的是苹果总产量,对苹果零售价格影响较小的是生产成本。到第十期时,除上期苹果价格影响之外,生产成本对苹果零售价格的影响最大,其次是CPI,最后是苹果总产量。另外,生产成本是影响我国苹果价格的重要因素。物价水平和居民对于食品类商品的消费水平对苹果价格波动来说是一种长期因素。而苹果的总产量会对其价格产生冲击,但影响是逐渐减弱的。鉴于以上结论,得到以下启示。
  (一)加强宏观调控
  首先,要实行对农产品市场的反周期调控力度,在市场即将表现出供不应求状态时采取对市场的价格管理,在市场供给处于最弱的时刻引导政府的相应调控行为。其次,对果蔬类农产品进行反周期调控,集中注意力于对果蔬类农产品的生产,流通的相关指标进行预期的检测与管控。再者,以农产品生产、流通的先行指标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主导,广泛建立商贸信息共享的平台,通过主流媒体分品种适时发布权威性的供求动向信息,提供蔬菜食品供求、成本、价格走势等预测信息的指导和服务,降低中间商过高的交易成本和生活成本,为批发商和“农超对接”减负。
  (二)畅通信息传播渠道
  当前,信息迟滞使农民“种菜就像赌博”,增加了水果、蔬菜供给的不确定性,是导致果蔬类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解决果蔬类农产品价格调控上,最关键的是调整生产和流通信息的反馈信息系统。从信息接收方出发,对农民方面加强组织的管理,实现农产品生产运销的规模化,农民可从信息的发布和反馈两方面进行信息的接收,提高信息的精确性,加强农户的可靠性与抵御风险的能力。要缩短信息传递的流程渠道,在原有流程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优化,加强部分农产品的本地供应政策,降低传递运输过程中的风险性。
  (三)降低流通环节成本
  果蔬类农产品在流通环节中的费用高也是造成零售价格高的一个主要原因。从现状看,我国果蔬类农产品的流通主体太多,流通链过长,流通体制相对复杂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果蔬类农产品的销售路径。作为政府部门,应在用地、税费、贷款等方面采取相应的优惠政策,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与发展,缩短流通环节的滞留度。其次,加强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力度,对冷库、加工配送中心等进行管理。再次,尽量避免政府部门在管理上的越位和缺位现象,建立统一的农产品管理机制,减少交易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与农产品流通效率,积极地执行各类利于农产品运输的政策,严格执行收费政策,从而降低果蔬类农产品的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进而稳定市场价格。   参考文献:
  [1]罗锋,牛宝俊. 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传递效应——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9(06).
  [2]王少芬,赵昕东.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2(09).
  [3]王锐,陈倬.“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协整和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2011(03).
  [4]杨丽.影响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因素及其趋势分析[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1(05).
  [5]马晓河.当前农产品价格上涨成因分析与走势判断[J].唯实,2008(07).
  [6]Mitra S.A nonlinear cobweb model of agricultural commodity price fluctuations,department of economics [J].Fordham University,2008.
  [7]胡冰川,徐枫,董晓霞.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因素分析——基于时间序列的经济计量模型[J].中国农村经济,2009(07).
  [8]顾国达,方晨靓.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特征分析——基于国际市场因素影响下的局面转移模型[J].中国农村经济,2010(06).
  [9]朱信凯,韩磊,曾晨晨.信息与农产品价格波动:基于EGARCH模型的分析[J].管理世界,2012(11).
  [10]张艳丽,吴铁雄,呼格吉勒图.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影响及对策——以甘肃省武威市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1(08).
  [11]王慧敏,吴强.国家政策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分析——以棉花为例[J].经济问题,2009(05).
  [12]张筱红.当前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成因分析及金融支持政策[J].审计与理财,2010(06).
  [13]罗永恒.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
  [14]王淑艳.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因素分析与预测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473213);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3EYA003);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基金(2014ZDIXM019)。
  (作者单位:姚冠新,盐城工学院、江苏大学;顾晴,盐城工学院;张冬梅,江苏大学)
其他文献
香丸的优势  中国人对香的利用历史悠久。就焚烧用香品而言,有直接熏燃的单品香木、单品香草、单品香粉、混合香粉,还有用榆皮粉为黏着剂作成的线香、锥香、龙挂香等。但用炼蜜和香粉做出的香丸是众多香品中的姣姣者,是高档香品的代言。较之其它香品,香丸的最大优势是有香不见烟。一般的香品在使用时都是直火熏烧,会出现烟雾。烟雾会污染环境,影响房屋家私清洁,其PM2.5还会给呼吸道带来危害。这些香品不太适宜在封闭的
期刊
摘要: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有着雄厚的资本,较大的业务辐射范围,在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社会上的众多企业中也有很大的代表性,因此选择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财务分析对象。本文选取2010~2013年度报告中的财务报表,主要利用比率分析方法,对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进行财务分析,并与行业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行业地位,发掘异常指标,
期刊
正香林,制香七载,以四年磨一剑之心,专注香具研发,三年前始横空出世。传承香之前世古意,创新香之今生新韵。除香具、香品,又再推新沉香饰品、沉香置景及香文化衍生品。其中沉香置景为业内首创,匠心独运,深具文化内涵,极富收藏价值。  正香林创始人林海说,萌生做沉香置景的初心,是源于见到业内很多人将珍贵的沉香做成珠子、手串,暴殄天物,十分浪费。因为每块白木成为沉香,都经历了千百年的磨难,背后的故事都令人唏嘘
期刊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关注,无公害蔬菜也逐渐成了人们消费热点之一。文章以重庆市潼南县为例,系统阐述现阶段潼南县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定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无公害蔬菜产业;潼南县;建议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蔬菜产业发展迅速,产品产量与质量都在迅速提高,产业发展水平逐步提升。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蔬菜
期刊
古代思想家将诚信看成是立国的珍宝,“信,国之宝也。”(《吕氏春秋·为欲》)  “诚,五常之体,百行之源也”  在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中,诚信一直作为传统美德经久流行,是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根基。  自古以来,诚信一直是社会和谐的纽带,已成为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共识。宋代思想家周敦颐说:“诚,五常之体,百行之源也。”其意是讲,诚信是“五常”的根本,是社会运行的规则,是各行各业兴旺的宗旨,是全
期刊
尚武玉韘  2007年,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一套乾隆御用玉扳指,拍出了7436万元的高价。此套扳指共7枚,包括白玉二件、碧玉二件、汉玉一件、青玉一件、赤皮青玉一件,其中四枚扳指刻有乾隆御制诗。而盛装扳指的,是一只剔红圆漆盒,外雕锦鱼戏水,内刻乾隆的《咏玉韘》。  “韘”音同“射”,是中国古代对扳指的称呼,射箭时的护手工具。它最早出现于商代,时至春秋战国,就已十分普遍。它的出现,源于古人的射箭方式。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银行与小微企业的合作博弈使得“联保互保”模式盛行一时而且双方获益,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下行,担保圈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而积累的风险开始爆发。行业形势恶化使得银行必须收回贷款,而小微企业主不断扩张从而无力还款的尴尬境地使得合作破裂,两者之间的非合作博弈最终造成了江浙、华南地区著名的钢贸悲剧。  关键词:合作博弈;非合作博弈;信息不对称  一、引言  据中国银监会统计,2014年6月末全国股份
期刊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  中华香事,已传承千年。及至今日,诸多香文化爱好者以及向往朴实文化生活的人士,身着香事服、佩戴珠饰,只为感受那份静谧之意,寻求内一心舒适之感。香事服与珠饰,犹如传统文化图中此肩而立的双姝,彼此辉映,美不胜收。  香事服:悠悠古韵,清灵秀丽  香事服,始于汉,是一种有着千年历史,专适于香事活动的职业服装。一般以棉麻、粗布制作,具有
期刊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通过跨国并购实现生产资源的国际化已经成为企业谋求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而人力资源整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跨国并购的成败。文章在明确了跨国并购人力资源整合意义的基础上,对美铝并购渤海铝业过程中人力整合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在此基础上,文章归纳了美铝渤海公司人力资源整合对其他跨国并购企业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美铝;渤海铝业;跨国并购;人力资源整合;
期刊
惊蛰  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5日或6日,惊蛰就是天气转暖,春雷初响,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而事实上,真正使冬眠动物苏醒出土的,并不是隆隆的雷声,而是逐渐回升的气温。  中医所说的体质是形与神的综合反映。所谓“神”,是指人体在后天因素影响下所形成的精神面貌、性格、行为等心理功能方面的总和。“形”与“神”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使用传统天然香可以非常好的养神,是修心非常好的方法。  此时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