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十八大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当前在中职生德育教育中如何通过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帮助中职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德育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途径与方法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职学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后备军的一股重要力量,在全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职学校学生德育教育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化、大众化,这不仅是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培养生力军的根本需要,更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可以探索从以下几个方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培养教师自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职生德育教育的过程,是中职教师承担的重要任务,也是中职教师的责任。要积极响应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第一个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也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要倡导培养教师实现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责任,教师应在自身岗位上实现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的不断创新。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作出自己的贡献,以自己的努力和成绩影响学生。第二个是社会层面上的价值追求,要倡导教师在工作和学习中营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氛围,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三个是社会大众的行为规范,也是有效实现自身利益的重要保障,要倡导教师培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精神,以人格力量感召学生,要以身作则、做表率。要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明确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育一支令党放心,学生满意的教师队伍。
二、创新教学,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
中职德育课的教学仍然是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阵地,应根据中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修订德育课的教学规划和方案。教师应注重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增强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使核心价值观真正走进课堂,为学生所接受。
在教学中应贯穿“三个倡导”的价值追求,它实际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首先,在理论教学要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社会层面的价值追求,要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开启学生心智,触碰学生心灵,传递正能量。其次,在案例教学中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这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最伟大梦想,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要通过历史事实将这些理念在课堂上完全展现出来。最后在实践教学中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大众方面的行为规范,这也是有效实现自身利益的重要保障。
三、依托校园文化创新教育模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只通过课堂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力量和效果上都是有限的。首先,要净化校园,建设三风,营造良好校园风气。要依托校园文化平台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如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讲座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如开展“践行价值观,岗位学雷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把学雷锋、爱岗敬业等价值观融入职业理想和社会实践中,让雷锋精神内化师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推动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入人心。其次,要培育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是中国先人对时代精神和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学校要依托社会实践活动平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如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五四青年节、八一建军节等重大节日,组织学生举行庆祝和纪念活动。再次,依托新型网络媒体平台,开展各类教育实践活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形势,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中,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学校要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网站,用学生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设计网站,定期宣传学生中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先进事迹,还可以创设微信平台、QQ平台、微博等,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信息渗透到每个学生中去。
四、传播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目前我国社会发展正在实现重大转型,种种复杂而深刻的矛盾从不同侧面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认同以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种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出现,“实用主义”文化盛行和西方民主的“普世价值论“的广为传播。中职生对社会现象认识不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这期间有的学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看待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有的学生则受一些消极理论思潮的影响以消极的心态看待各种社会问题,充满了对社会的抱怨和埋怨。所以,传播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更好地理解问题十分重要。可以通过宣传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英雄模范和道德榜样的先进事迹传播正能量,比如焦裕禄、王进喜、孔繁森、李素丽、郭明义等。同时也可以结合学生身边的好人好事,评选学生诚信、礼仪标兵等树立榜样,比如河南省关于开展向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生孟瑞鹏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学习的活动,这些榜样具备强大的激励示范价值,可以使学生产生自我实现的强烈动力,最终形成符合社会标准的自身行为,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4年5月5日,第2版.
(作者单位:郑州工业贸易学校)
关键词 德育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途径与方法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职学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后备军的一股重要力量,在全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职学校学生德育教育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化、大众化,这不仅是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培养生力军的根本需要,更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可以探索从以下几个方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培养教师自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职生德育教育的过程,是中职教师承担的重要任务,也是中职教师的责任。要积极响应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第一个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也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要倡导培养教师实现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责任,教师应在自身岗位上实现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的不断创新。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作出自己的贡献,以自己的努力和成绩影响学生。第二个是社会层面上的价值追求,要倡导教师在工作和学习中营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氛围,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三个是社会大众的行为规范,也是有效实现自身利益的重要保障,要倡导教师培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精神,以人格力量感召学生,要以身作则、做表率。要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明确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育一支令党放心,学生满意的教师队伍。
二、创新教学,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
中职德育课的教学仍然是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阵地,应根据中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修订德育课的教学规划和方案。教师应注重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增强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使核心价值观真正走进课堂,为学生所接受。
在教学中应贯穿“三个倡导”的价值追求,它实际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首先,在理论教学要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社会层面的价值追求,要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开启学生心智,触碰学生心灵,传递正能量。其次,在案例教学中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这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最伟大梦想,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要通过历史事实将这些理念在课堂上完全展现出来。最后在实践教学中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大众方面的行为规范,这也是有效实现自身利益的重要保障。
三、依托校园文化创新教育模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只通过课堂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力量和效果上都是有限的。首先,要净化校园,建设三风,营造良好校园风气。要依托校园文化平台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如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讲座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如开展“践行价值观,岗位学雷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把学雷锋、爱岗敬业等价值观融入职业理想和社会实践中,让雷锋精神内化师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推动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入人心。其次,要培育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是中国先人对时代精神和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学校要依托社会实践活动平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如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五四青年节、八一建军节等重大节日,组织学生举行庆祝和纪念活动。再次,依托新型网络媒体平台,开展各类教育实践活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形势,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中,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学校要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网站,用学生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设计网站,定期宣传学生中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先进事迹,还可以创设微信平台、QQ平台、微博等,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信息渗透到每个学生中去。
四、传播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目前我国社会发展正在实现重大转型,种种复杂而深刻的矛盾从不同侧面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认同以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种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出现,“实用主义”文化盛行和西方民主的“普世价值论“的广为传播。中职生对社会现象认识不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这期间有的学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看待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有的学生则受一些消极理论思潮的影响以消极的心态看待各种社会问题,充满了对社会的抱怨和埋怨。所以,传播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更好地理解问题十分重要。可以通过宣传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英雄模范和道德榜样的先进事迹传播正能量,比如焦裕禄、王进喜、孔繁森、李素丽、郭明义等。同时也可以结合学生身边的好人好事,评选学生诚信、礼仪标兵等树立榜样,比如河南省关于开展向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生孟瑞鹏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学习的活动,这些榜样具备强大的激励示范价值,可以使学生产生自我实现的强烈动力,最终形成符合社会标准的自身行为,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4年5月5日,第2版.
(作者单位:郑州工业贸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