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海不同生长阶段的日本鳗草对5种重金属(锌、铬、铜、铅、镉)的生物蓄积

来源 :海洋环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_breakco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日本鳗草(Zostera japonica)在不同生长阶段对环境重金属的生物蓄积作用,本文在辽河口(渤海)、桑沟湾(黄海)和大长山岛(黄海)的日本鳗草分布区开展调查研究,分析了日本鳗草生长初期(5月)、生长旺盛期(8月)和衰退期(10月)地上组织和地下组织中5种重金属(Zn、Cr、Cu、Pb和Cd)的含量及其同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除Zn以外,辽河口日本鳗草分布区沉积物的重金属含量显著高于大长山岛和桑沟湾;日本鳗草体内的Pb和Zn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重金属含量;日本鳗草地上组织对Cd、Pb和Cu具有蓄积作用,对Cd的生物富集系数最高达37.18,但对Zn和Cr不具有蓄积作用;生长初期的日本鳗草地上组织Cu和Zn含量与其基质中Cu和Zn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而衰退期的日本鳗草地上组织Pb含量同沉积物中Pb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日本鳗草在不同生长阶段对重金属的蓄积作用可用于开展黄渤海重金属污染水平的生物监测,本研究结果可为黄渤海的污染防治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其他文献
本研究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仪建立了空气及废气中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及其副产物的快速测定方法.空气和废气样本通过现场采集、分析,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分析时间由先前的12h,降低到现在的1h以内,N,N-二甲基乙酰胺的方法检出限为0.01mg/m3;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3.0% ~107%;N,N-二甲基乙酰胺分解副产物二甲胺(DMA)的方法检出限0.008mg/m3;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0% ~106%;本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好,能更好的解决环境空气及废气中DMAC及DMA检测时间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3 C-尿素散剂中13 C-尿素含量.用Thermo Hypersil APS2(NH2)作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89:10:1,体积比);色谱柱温度为30℃;流速为1.0 mL·min-1;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为205 nm.13 C-尿素在0.25~2.5 m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96),平均回收率为99.21%(RSD=0.57%).此方法简单可靠,能够准确地测定13 C-尿素散剂中13 C-尿素含量以及控制13 C-尿素散剂的质量.
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半封闭型内海,其自然生态独特、地缘优势显著、战略地位突出,优良的海洋生态环境是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和关键依托.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的要求,2018年11月30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以改善渤海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组织环渤海三省一市和各沿海地市系统开展陆源污染治理、海域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环境风险防范等四大攻坚行动.在各方的共同努力
渤海作为半封闭性的内海,水动力条件较弱,海洋生态环境治理难度大.近年来,随着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的实施,渤海污染防治成效显著.但陆海统筹的治理模式尚未形成,机构改革的红利尚未完全释放,河长、湾长制以及陆海生态补偿机制未实现深度融合,陆域、海域在环境管理上呈现监管真空化、行政壁垒化、责任主体模糊化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涉及跨界协作监管、河长湾长融合、生态补偿激励、陆域海域统筹的流域-河口-近岸海域一体化污染防治机制,为渤海综合治理提供参考与支撑.
本文根据2011-2020年渤海直排海污染源监测数据,分析了渤海直排海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变化趋势,总结了2017年以来特别是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实施后直排海污染源治理成效,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研究结果表明:2011-2020年,渤海直排海污染源污水排放量与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区相比一直处于低位,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污染物排放量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从2018年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实施开始,直排海污染源入海污水总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但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等主要污染物总量和浓度比明显下降,直排海污染源
入海排污口监管是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的重要一环,也是陆海统筹、系统治理的重要措施.本文聚焦入海排污口监管体系设计,针对天津市入海排污口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系统地提出了入海排污口长效化管理机制建设思路和保障措施建议,为全国推广开展入海排污口监管提供参考.
天津地处海河流域最下游,紧靠渤海湾湾底,海河流域五大支流由此汇合入海,近岸海域水质长期处于劣四类状况,入海河流整体处于劣Ⅴ类水平,直排海污染源达标率较低.通过实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2020年天津市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类、二类)面积比例达到70.4%,超过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16%的目标值54.4个百分点,8条入海河流全部实现消劣,直排海污染源自2019年7月稳定达标排放.本文通过梳理陆域污染治理的关键性对策措施,从工业企业、城镇生活、农业农村等的污染治理以及直排海污染源和入海河流综合整治等方面,揭示近岸海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切萨皮克湾、欧洲波罗的海、日本濑户内海及东京湾开展了海洋环境污染治理,采取了一系列减少氮和磷向海洋输入的行动.经过30余年,上述海域总氮和总磷输入量明显减少,尤其是东京湾的总磷输入量减少70%以上.但是海水水质改善程度远低于减排幅度,切萨皮克湾水质达标率增幅仅为15%左右,日本濑户内海和东京湾的总氮、总磷浓度降幅仅为30%左右,波罗的海总体治理效果更差,水体中总氮和总磷的浓度未见明显减少.相比之下,我国渤海海域直排海污染源中氨氮、总氮及总磷入海量削减十分显著,尤其是“十三五”以
基于2016-2020年海水养殖统计数据和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工作进展,本文分析了我国近岸海域和环渤海区域海水养殖变化趋势及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成效.结果 表明,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在海水养殖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环渤海三省一市海水养殖面积下降了7.7%,渤海区域清理整治非法和不符合分区管控要求的海水养殖超过7万公顷,渤海区域渔业产品捕捞量下降了40.7%.但是,环渤海区域集约化成效与全国沿海相比并不突出,全国海水养殖在面积下降的同时,产量增加8.8%,产值增加22.2%,环渤海三省一市在养殖面积下降幅度基本相同
总氮为山东省渤海近岸海域总量控制的主要污染物,本文利用输出系数法评估了陆源污染物入海总量,研究了总氮陆源入海时空分布格局.结合山东省渤海近岸海水水质目标,运用入海负荷最优化法,本研究得到12条主要河流的总氮允许入海量为86,184 t/a,为达成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的水质目标,总氮需减排60,505 t/a.基于陆海统筹考虑,本文分配了研究范围内各地市总氮削减量.本研究对有效改善山东省渤海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