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w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现在中职学生普遍明白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当前积极推行的学校素质教育中,尤其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
  关键词: 中职教育 计算机专业教学 教学现状 教学对策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掌握一定科学技术知识,又把科学技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技术型、应用型的人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就使社会和企业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在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颇浓厚,但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难度的加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却慢慢降低,直接导致学习进取心的丧失,学习成绩不见起色,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对计算计课程学习效果产生影响。中职院校应该发现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问题,重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合社会需要的合格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一、激发兴趣
  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前,先要让学生树立科学、全面、健康的计算机观念。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实践发现,现在中职学生普遍明白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但要说起实际生活中与计算机的零距离接触,大多数学生除了对计算机办公软件的基本运用和休闲娱乐以外,其他知道不多。为此,我在计算机教学中,每周抽出两次课后时间安排计算机兴趣小组活动,以便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习兴趣。比如,针对学生喜欢浏览网页和在网上下载“电影”“歌曲”等现象,让学生了解网页浏览器的分类等一些基本知识,对于接收快的学生,还可以深入地介绍一些做网页工具和设计方法。
  二、鼓励创新
  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要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就要始终坚持就业的大方向,对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正确定位。创新是指灵活地运用活动的知识发现和创造一种新观念与新方法的能力。教师可以设置计算机系统操作、多媒体应用、网页制作、三维立体设计等多个模块,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灵活选择。因此,在当前积极推行的学校素质教育中,尤其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每一个概念,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应精心设计和安排。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放在培养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的人才方面。提出的问题应从实际出发,尽量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感到有解决的需要,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一步鼓励和帮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创新。比如:我们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的眼耳手大脑有什么作用?”这个问题自然不难,他们很快便给出了答案,眼看,耳听,大脑存储和处理信息,然后通过嘴说、手动的方式发布信息。此时我再加以引导,其实计算机解决问题和人是基本一样的,计算机的眼睛是摄像头,耳朵是麦克风,嘴巴是音箱,手是打印机,大脑是主机。这样,通过这种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学生能很清楚认识到计算机的五大部件组成,并能够解各部件的基本功能。将未做链接的与做好链接的比较,做得好的与一般的比较,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实践中既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又学中有玩,玩中求學,学有创新。
  中职院校应该在与企业的密切合作中,让学生充分参与实际动手操作的第一线,切身感受将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实际的能力,切实体会自身能力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自觉向专业需求靠拢。传统的那种赶鸭子上架——“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早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对象,特别是对实践性较强的计算机课来说更是如此。课堂上要注意精讲多练,讲练结合,以练为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还可以把纸质教材制作成电子档,为学生提供多中资料传递渠道,以此激发学生对计算计专业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热情,增强学习效果,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以便更好地实现教学既定目标。每上一堂课,教师都要根据课堂内容,设计若干问题,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按完成的先后、质量的优劣计分。
  三、培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光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将会飞速发展,我们所学的内容却相对滞后,使得今天的课堂所学并非适合将来之所用,这是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多安排一些上机实践课程,在上机操作时,安排一些作业,让学生们完成。因此,应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面对的将是形形色色的计算机软件。教学应该从易到难,从浅到深地进行,在学生完成一个简单的题目之后,再带领他们不断深入,哪怕最后有些内容不易实现,但让他们尝试,也是对其的一种挑战。凭所学的知识很难应付,只有靠他们的能力才能在工作中从容不迫地面对陌生的软件,研究利用。在处理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带领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并从中找到快捷有效的方式。因此,计算机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传授现有知识,还培养学生将来运用新技术的能力。我在教学中把新问题先交给学生,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利用已有的知识钻研解决。只有强化计算机硬件建设、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才能创设良好的、积极的教学互动平台,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在重视理论知识讲解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实践锻炼,使学生把理论知识的学习恰当地运用于实践,以此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总而言之,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主要是培养操作能力、应用能力比较强的实践人才,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从实践中发现规律,进而认识运用规律反过来指导今后的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中职学校要对其进行改革,不断探究和总结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的对策,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胜任将来的工作,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成为优秀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董海真.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27).
  [2]李淑晓.探究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J].职业,2010(02).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课标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英语课堂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主能动性的必然前提,也是促进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让他们积极参与英语学习。  关键词: 初中生 英语学习 激发兴趣  兴趣是深入探究和学习一切事物的必要条件,因此,学生要在英语学习
一、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分析  在我国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仍然说不出一句完整的对话,这与时代发展的要求及与英语教学的目的不相适应。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小学生会听、会说的能力。小学生对学习充满好奇,善于模仿、口头表现欲望强烈,所以教师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不失时机地强化学生口语能力的训练,尽量避免出现“哑巴”英语现象
摘 要: 本文通过访问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跨栏跑的运动特点和学生对跨栏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出相应的消除恐惧的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好跨栏跑技术。  关键词: 跨栏跑 恐惧心理 产生 对策  1.背景  跨栏跑在田径运动中技术比较复杂,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性,它对学习者的跨栏技术、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要求较高。学生在初步掌握技术动作时易产生恐惧心理,而这种消极的心理
摘 要: 后滚翻教学内容对三年级学生而言有很大难度,教师在教法、学法及教学手段等方面要进行积极、深入的研究,找出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 三年级 后滚翻教学 反掌贴肩  一、三年级后滚翻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后滚翻是三年级上学期技巧单元的教材,共有五学时,四学时的规定教学,一学时的自主安排。单元技能评定:能熟练完成后滚翻成蹲撑是优秀,能完成后滚翻成蹲撑是良好,能基本完成后滚翻是及格。根据科
摘 要: 当今时代,不仅经济水平在快速提升,课程教育也在发生改变,传统的排球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中小学排球运动员,适应现在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必须转变现有的排球教学方法。本文主要分析了分层教学法在中小学排球课中的实际运用。  关键词: 分层教学 排球课 教学运用  在中小学体育课中,增加了各式各样的球类内容,我们经过研究发现,排球在这些课程中是最受学生喜欢的球类课程。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