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百遍 画百图

来源 :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pzmf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教育研究的方法有很多,而用画图的方式来研究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应该是一种独特的创意。从本期起,本刊将连续刊载唐云增老师的《魏书生班级教育图文详解》,希望能给广大班主任老师带来别样的启迪。
  
  怎样学习魏书生?怎样研究魏书生?这些问题,一直贯串在我学习、研究他的始终,很长时间里,理不出个头绪来。后来,我才慢慢地明白,没有人能为我设计好一条学习魏书生的现成的路可走,没有人能为我预设好一种方法可用。
  经过二十多年学习研究魏书生的历程,我逐渐领悟出,千方法,万方法,只有从我的实际出发的方法,才是最重要最有成效的方法。因此,结合自身的实际,我在学习研究魏书生的过程中悟出了以下两点:
  一、读“你”百遍也不厌倦
  读魏书生的书,人家可能只要读一遍或几遍就领会了,而我要读十遍,几十遍,甚至超过百遍才慢慢明白。
  这个方法,我一直以为笨,后来,我在学习魏书生的过程中发现,魏书生也常是用这个方法来学习和工作的。有一次,我在浙江温岭听他的报告。他说,为了搞好“三八”节活动,他要求学生写“我的妈妈”从之一写到之八,然后再举行活动。另有一次,我在浙江书生中学听他作报告,他讲到,为了让学生感受“学习是享受”,要学生在初中三年里写完“谈学习是享受”之一百。他希望学生们能够一百次、一千次、一万次地施加学习是享受的意念,感受学习的快乐。
  于是,我在学习魏书生的方法中开了“窍”——不仅要详细地占有魏书生的资料,更要对魏书生的重要著作、重要文章、重要论点,经常读、反复读,读它个一百遍。
  后来,在2008年《读者》20期上看到《大师传道》一文,更增强了我要把魏书生读百遍的毅力。该文如下:
  陆宗达曾拜国学大师黄侃为师。见过先生,黄侃一个字也没给陆宗达讲,只给他一本没有标点的《说文解字》,说:“点上标点,点完见我。”陆宗达依教而行。
  再见老师时,黄侃翻了翻那卷了边的书,说:“再买一本,重新点上。”说完便将书扔到了书堆里。
  第三次见老师时,陆宗达送上点点画画得已经不成样子的《说文解字》。黄侃点点头,说:“再去买一本点上。”
  三个月后,陆宗达又将一本翻得很破的《说文解字》拿来,说:“老师,是不是还要再点一本?我已经准备好了。”
  黄侃说:“标点三次,《说文解字》你已经烂熟于心,这文字之学,你已得大半,不用再点了。以后,你做学问也用不着再翻这书了。”这才给陆宗达讲起了学问的事。
  后来,陆宗达终于成为我国现代训诂学界的泰斗。
  他回忆自己的学历历程时说:“当年翻烂了三本《说文解字》,从此做起学问来,轻松得如庖丁解牛。”
  读罢,我顿时觉得雷电之光激荡天地,写下心得两句:
  陆宗达翻破三本《说文解字》做学问如庖丁解牛,
  我不才苦读百遍《书生文章》搞科研求有所领悟。
  二、另辟“图”径画书生
  比如,研究魏书生,人家可能用写文章的方法,用写书的方法,而我几十年来编多著少,写文章写书是我的一块“短板”。那么,我来试试看,能不能用其他方式表述?比如,能不能用“图”来表述。到2009年底之前,我画出了反映魏书生班级教育内容、方法、特点和规律的六十余张草图,进而提出了画“魏书生班级教育百图”的构想。
  2010年3月11日,江苏扬州市特级教师陈萍老师陪我去邀请《中国教师报》刘堂江总编出席全国第十八届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并请他作重要讲话。他非常高兴地接受了邀请,并询问我对班集体建设研究的情况,我一一做了汇报。当听到我要读百遍魏书生的书,要画百张魏书生的图的时候,他仔细看了我带去的《魏书生班级教育百图》中构思的几十张草图,异常兴奋,连连拍手称好,他说:“用‘图’来学习研究表述魏书生班级教育的内容、方法、特点、规律,别具一格,‘图’,通俗易懂、简洁生动,这是难得的创造,很有价值,看了‘图’让人很震撼,我这几十年来从未见过。”
  他还建议,“最好每一张图能配上一篇短文,图文并茂,让人更容易理解。”
  得到刘社长这样的赞赏,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也使我备受鼓舞。这让我进一步提高了对“画图”的认识,对“画图”更有热情,也对自己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兴奋之余,我想起了多位著名画家常说的话,“图是有情感的”。刘社长对“图”如此欣赏是一种图缘。于是,我写了“图缘”两字,并在左下处写了小诗两行,回赠刘社长:
  山高您为峰,
  图缘一点通。
  
  责任编辑王清平
其他文献
【摘要】全球化大背景下,文化软实力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文化能否走出国门,翻译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译者不仅要考虑到如何准确翻译,还要突破译本难以传播的困境。白酒官方译名的更改,为译者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以零翻译和归化翻译为例,初步探讨了中国文化英译策略。  【关键词】零翻译;归化翻译;文化走出去;译介  【作者简介】李晓含,孙大为,华北理工大学。  一、引言  近日,白酒的官方英文
编者按:  每一位优秀班主任的成长都要经历从青涩到成熟,从迷茫到从容的过程。班主任究竟该怎样“成长”,方能化茧成蝶,涅磐重生?就此,我们精选了三位一线“草根”班主任的成长故事,希望能带给广大班主任一些有益启示。
20年前,刚开设不久的小学思想品德学科才有了比较规范的省编教材,浙江省和杭州市教研室为了推动学科教学和教材的使用,每年交替着举行较大规模的教学研讨活动。活动中,当时杭州市的一些名校经常推出一些公开课让大家观摩,此举确实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用今天的眼光来审视这些课,普普通通的教师,普普通通的教学,没有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也没有用评奖的手段来激励教师上出好课,但仍然有不少课给我们留下了久远的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2020年初各级各类学校纷纷开展了网络在线教育。在线教育不断快速发展,相较于传统的教育方式来说,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应用比较方便。而较之网易云课堂、钉钉群课堂、淘宝同学等在线教育平台,腾讯课堂通过模拟真实课堂对在线教育进行了创新,为在线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那么在英语教学中该如何发挥腾讯课堂在线教学的作用呢
责任感是驱动人一生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是获得他人信赖和尊重的重要方法。在公民责任教育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人们的视角更多地关注于中学、大学的孩子,而对小学生责任教育的研究重视不够,使小学生的责任教育陷入了困境,具体表现为:对责任教育认识过于狭隘,责任教育方法过于单一,责任教育的评价过于肤浅。  为了让小学生更好地形成对学校的责任意识,让责任教育内化到学生的心灵世界,笔者对于
【摘要】在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学体系下,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響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在新的教学发展形势下,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融入教学活动中,而且还能够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大大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实验研究
中央文明委:召开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交流会    中央文明委于2009年11月29日至30日在湖南长沙召开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交流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文明委主任李长春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他强调,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贯彻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为基础,以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主要任务,着力建立健全
“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泰戈尔)  ——题记    【案例描述】   案例1:一次,我借班执教《我不任性》(苏教版二上)一课,引导学生通过看连环画“爱耍脾气的贝贝”,了解什么是“任性”之后,设计了“实话实说”的环节:“小朋友,你什么时候也和贝贝一样任性?想一想,然后与同桌互相说一说。”同学们例行公事似的侧过身,却并未坦言。我开导他们“要勇于面对自己的缺点”,学生却
【摘要】近年来,英语专业的发展面临严峻的危机。调整思路、培养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英语专业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本文以上海建桥学院为例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依托区域资源优势,构建层级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实践教学能力;层级式教学体系  【作者简介】张艳春(1982.05-),女,汉族,上海人,上海建桥学院外国语学院
班级教育研究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尽可能掌握前人总结的已有理论,紧紧依靠广大班主任丰富的实践、成功的创造和失败的教训,特别要认真学习魏书生、李镇西等一批优秀班主任的典型案例,从中认识我国班级教育本质属性、规律、过程等,从而提高我国的班级管理水平。  在研究魏书生班级教育操作系统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索,众多操作因素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和内在规律。  班级教育操作系统的最基本单位是班级教育操作因素。构建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