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提出社会发展管理思想史纲立论及其研究框架,试图透析系统理论、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人类学、哲学等诸多相关理论在人类社会发展管理漫长岁月中的协同思辩轨迹,寻求广义系统知识化与系统理论在社会发展管理层面上的必然联系。展示构架社会发展管理思想史纲的思辨取向;评述发达国家在特定历史时期内的社会发展诸方面的组织管理思想;论及发展中国家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系统管理思想及其协同取向;评述中国社会发展内容、系统思想、协同特征;注重社会发展管理有关史迹的研讨与发掘;探究社会发展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与教训;并为构架形成有所侧重、不求全备的社会发展管理思想史纲体系,营造以史为经、整合为纬的社会发展系统协同理论渊源,奠定以社会发展信息升华为史、管理脉络描绘为纲的社会发展系统协同理论的研究思想基础。此“史纲”的系统构建思维旨在致力于研究形成构建和谐社会理论体系的重要管理思想溯源。
全文查看链接
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概念,对社会发展动力和规律做了科学的揭示。《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系统论的伟大杰作,展现了其辨证唯物的系统思维。在本书中,马克思第一次全面系统阐述了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观,标志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当时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专门著述“社会系统论”,但实际上他们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就是科学认识社会系统和人类生活世界的过程,正如恩格斯所说:“世界是一个过程的集合体”。然而,发展是指一个社会在制度、管理、生活品质、财富分配等诸多方面的文明进步过程,其必然遵循客观世界关于物质动态发展的基本规律而存在无极限性,由于受当时的历史与其发展条件的局限,马克思还难以在当时的背景下对现今乃至未来科技飞跃发展的某些发展规律作出系统的研究与预见。但马克思历史的唯物的不懈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客观规律,剖析相关发展阶段的各种社会、经济现象及方法论上的许多基本问题,分析社会的内部结构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并把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确立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和价值标准,最终展现其解放全人类的思辨取向,由此马克思被誉为“人间的普罗米修斯”。
全文查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