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践证明,政治课开展研究性学习对于激起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着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环境、师资入手,双管齐下,使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得以深入发展和向更大范围的推广。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素质教育 主动探究 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2-041-01
随着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的实施,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研究性学习,已列入课程计划。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举措。因此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也被采用。那么什么是研究性学习?为什么政治课要开展研究性学习?又如何结合政治学科特点开展研究性学习呢?这些都是广大政治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可避免要遇到和思考的问题。本文就结合个人的研究和实践,谈一谈对这一新型学习理念的看法。
一、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和核心
研究性学习其实质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从生活和实践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模式。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
二、政治课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一)研究性学习实践的的理论基础。众所周知基础知识的记忆对政治课来说有着很高的要求。但如何记得准确又能深入理解灵活使用却是长期以来教师学生共同面临的难题。心理学家通过实验检测出各种学习的遗忘率分别为:阅读90%,听课80%,看演示50%,举行讨论30%,讲话30%,自己制作30%,实施计划(研究性学习)5%。由此可见,开展研究性学习对于解决记忆这一难题,提高学习效率,大有裨益。
(二)传统政治课教学模式存在着弊端。著名物理学家和教育家韦斯夫说的好:“科学不是死记硬背的知识、公式、名词,科学是好奇,是不断询问为什么?”然而受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体,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被动的,片面的,肤浅的。这与我们政治课所要求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格格不入,难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针对这一弊端而进行的改革和创新。
(三)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意义。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模拟科研的过程,为学生发挥个体特长,展示他们的创造才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是培养学生十分有效的途径。
1、可以激起学生创新思维的浪花。研究性学习可以激起思维的碰撞,而思维的碰撞正是萌发创新意识的基础。例如小组讨论式研究“如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一问题。当一个学生刚刚运用价值规律的作用说明应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一个学生随即补充了一些具体措施:广纳人才,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在他的带动下更多的想法冒出来了,应该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要生产物美价廉的商品,讨论出奇的热烈和精彩。每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主体意识,因获得了展现的机会而被激发出来。
2、可以帮助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在实施过程中要依赖许多信息资源,涉及到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相关资料。教师如果能够结合学生实际设置合理可行的综合课题,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完成,对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有着极大的帮助。
3、可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研究性学习遵循现代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人人成功为目标,以学生学会学习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宗旨。通过大胆主动地结合所学内容,适时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讨论分析时政热点,让学生自己能够从中不断发现问题,学会对信息收集分析和判断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感到学有所用。
4、可以提高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能言善辩、逻辑缜密、善于表达是政治学科的能力要求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研究性学习中开展的如辩论会、社会调查、撰写政治小论文等活动恰恰能锻炼学生的口头和书面的组织表达能力。
5、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还要学习如何与人共同合作,从而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还要具有认真钻研,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等。另外,学生肯定要面临很多困惑和失败,在挫折面前如何勇敢面对,耐心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地补充和完善研究结果对意志品质的培养都是很好的锻炼机会。
三、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
(一)营造自主性、探索性学习的环境。1、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创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2、创设最佳的学习环境,激发学习动力系统。教学的每一个策略,首先要考虑学生怎样学,深入研究学生心理特征和思维规律,创设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因势利导,最优化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身心发展。3、创设充分参与的情景,实现有意义的自主学习。
(二)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要求。实施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在于必须有创造型的高素质老师。他们必须具备以下素质:(1)超前的教育观念,适应新课改的要求。(2)要学习本学科甚至跨学科最新的科研成果及发展动态。(3)能熟练的掌握信息技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4)有能力做好对学生的指导工作。
(三)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的要求。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实施应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及能力、知识诸方面发展创造条件。研究性学习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1)要有敏锐的观察与思考能力;(2)要有搜集与积累材料的能力;(3)要有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要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研究性学习必须注意的问题
(一)切勿只强调研究性学习而忽视传统接受学习中的双基训练。双基训练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和技能功底都很扎实。研究性学习如果离开了扎实的双基,无异于空中楼阁、纸上谈兵。当然,传统的双基训练师我国目前教育的长处也是短处,其认知结构中的活性不足,致使其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而研究性学习则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所以将二者有机结合才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科学态度。
(二)切勿只强调学生唱“独角戏”,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学生的积极参加和配合,同时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作用。一方面依赖于教师的精心设计和精心组织;另一方面又依赖于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有针对性的加以选择和运用。反之如果离开了教师的必要指导,放手让学生“唱独角戏”,可能会让教学活动成为一盘散沙,达不到既定的目的和效果。
总之,高中政治课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综合性的教学方式,学生随时都会遇到各种困难,政治教师帮助引导,更要重视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战胜脆弱,特别应防止学生产生焦虑情绪。在教学中教会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最大限度地开发出人的创造力潜能,我们要为之不懈努力。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素质教育 主动探究 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2-041-01
随着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的实施,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研究性学习,已列入课程计划。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举措。因此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也被采用。那么什么是研究性学习?为什么政治课要开展研究性学习?又如何结合政治学科特点开展研究性学习呢?这些都是广大政治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可避免要遇到和思考的问题。本文就结合个人的研究和实践,谈一谈对这一新型学习理念的看法。
一、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和核心
研究性学习其实质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从生活和实践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模式。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
二、政治课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一)研究性学习实践的的理论基础。众所周知基础知识的记忆对政治课来说有着很高的要求。但如何记得准确又能深入理解灵活使用却是长期以来教师学生共同面临的难题。心理学家通过实验检测出各种学习的遗忘率分别为:阅读90%,听课80%,看演示50%,举行讨论30%,讲话30%,自己制作30%,实施计划(研究性学习)5%。由此可见,开展研究性学习对于解决记忆这一难题,提高学习效率,大有裨益。
(二)传统政治课教学模式存在着弊端。著名物理学家和教育家韦斯夫说的好:“科学不是死记硬背的知识、公式、名词,科学是好奇,是不断询问为什么?”然而受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体,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被动的,片面的,肤浅的。这与我们政治课所要求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格格不入,难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针对这一弊端而进行的改革和创新。
(三)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意义。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模拟科研的过程,为学生发挥个体特长,展示他们的创造才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是培养学生十分有效的途径。
1、可以激起学生创新思维的浪花。研究性学习可以激起思维的碰撞,而思维的碰撞正是萌发创新意识的基础。例如小组讨论式研究“如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一问题。当一个学生刚刚运用价值规律的作用说明应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一个学生随即补充了一些具体措施:广纳人才,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在他的带动下更多的想法冒出来了,应该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要生产物美价廉的商品,讨论出奇的热烈和精彩。每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主体意识,因获得了展现的机会而被激发出来。
2、可以帮助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在实施过程中要依赖许多信息资源,涉及到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相关资料。教师如果能够结合学生实际设置合理可行的综合课题,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完成,对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有着极大的帮助。
3、可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研究性学习遵循现代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人人成功为目标,以学生学会学习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宗旨。通过大胆主动地结合所学内容,适时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讨论分析时政热点,让学生自己能够从中不断发现问题,学会对信息收集分析和判断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感到学有所用。
4、可以提高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能言善辩、逻辑缜密、善于表达是政治学科的能力要求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研究性学习中开展的如辩论会、社会调查、撰写政治小论文等活动恰恰能锻炼学生的口头和书面的组织表达能力。
5、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还要学习如何与人共同合作,从而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还要具有认真钻研,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等。另外,学生肯定要面临很多困惑和失败,在挫折面前如何勇敢面对,耐心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地补充和完善研究结果对意志品质的培养都是很好的锻炼机会。
三、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
(一)营造自主性、探索性学习的环境。1、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创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2、创设最佳的学习环境,激发学习动力系统。教学的每一个策略,首先要考虑学生怎样学,深入研究学生心理特征和思维规律,创设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因势利导,最优化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身心发展。3、创设充分参与的情景,实现有意义的自主学习。
(二)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要求。实施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在于必须有创造型的高素质老师。他们必须具备以下素质:(1)超前的教育观念,适应新课改的要求。(2)要学习本学科甚至跨学科最新的科研成果及发展动态。(3)能熟练的掌握信息技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4)有能力做好对学生的指导工作。
(三)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的要求。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实施应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及能力、知识诸方面发展创造条件。研究性学习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1)要有敏锐的观察与思考能力;(2)要有搜集与积累材料的能力;(3)要有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要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研究性学习必须注意的问题
(一)切勿只强调研究性学习而忽视传统接受学习中的双基训练。双基训练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和技能功底都很扎实。研究性学习如果离开了扎实的双基,无异于空中楼阁、纸上谈兵。当然,传统的双基训练师我国目前教育的长处也是短处,其认知结构中的活性不足,致使其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而研究性学习则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所以将二者有机结合才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科学态度。
(二)切勿只强调学生唱“独角戏”,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学生的积极参加和配合,同时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作用。一方面依赖于教师的精心设计和精心组织;另一方面又依赖于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有针对性的加以选择和运用。反之如果离开了教师的必要指导,放手让学生“唱独角戏”,可能会让教学活动成为一盘散沙,达不到既定的目的和效果。
总之,高中政治课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综合性的教学方式,学生随时都会遇到各种困难,政治教师帮助引导,更要重视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战胜脆弱,特别应防止学生产生焦虑情绪。在教学中教会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最大限度地开发出人的创造力潜能,我们要为之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