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教学中知识和能力目标的确立策略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jnj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历史教育教学实践中,如何科学地设计历史课堂教学目标,尤其是把教学目标的有关理论和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实际相结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该成为历史课程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关键词:历史教学 知识和能力目标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2-032-01
  
  俗话说,射箭要有靶标,行车要有方向,教学目标就是教学实践活动的方向标。可以说,整个教学过程都受教学目标的指导和支配,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归宿,教学目标的设计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重视教学目标设计。
  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怎样科学地设计教学目标呢?下面就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依据、一般的方法步骤、和历史教学中知识和能力目标的设计策略,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做法,以供参考。
  
  一、确立课堂教学目标的基本方法步骤
  
  知识和能力目标的确定,要以《课程标准》的相关规定为参照,在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基础以及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和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第一,研究《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确立目标体系,并从三维方面分解各层次目标。第二,分析教学内容,完善和细化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点。教学内容是进行目标设计的“物质载体”,认真分析知识范围,重点和难点,对内容进行整合。第三,全面分析学生,确定教学起点。要恰当确定教学起点,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目标分层和水平分析。第四,目标水平评价分析,即测定和评价。对已制定的目标和相应的学习水平是否与学生实际相匹配,对教学目标的效度、信度、难度进行评价,如有出入,及时进行修正。
  
  二、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具体确立策略
  
  知识和能力目标是每个学科都要预设的教学指标,是指通过一定时间的教学,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在知识方面要获取多少,在技能上要提高到何种程度的基本要求规定。因此知识和能力目标是结果性目标,一般掌握要求由记忆、理解,运用三个层次目标组成。
  1、知识目标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知识目标的总体要求作出如下规定: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一般而言,历史知识包括事实性的知识、概念性的知识和框架性的知识或理论性的知识等类型,相应的掌握要求包括记忆、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知识目标的确定,主要在分析《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学生情况的基础上进行。
  策略一:科学地选择知识目标点。现在令许多教师感到苦恼的是,课程标准虽然对历史知识也作了相应的要求,但那是大的框架,是不具体的,无法操作的。而在同一课标下,有人民版、人教版、大象版、岳麓版等多种教材版本,而对同一个主题如《抗日战争》,人民版和人教版在具体知识选择上都有很大差别。那知识目标该如何确定?
  首先,分析《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要求。课标中的“学习要点”虽然和教学目标有本质区别,不能用内容标准作为教学目标,但内容标准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是制定知识目标的最基本的主要依据。
  其次,分析教材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而作的提示。以人教版为例,其课文引言在醒目的位置列出了两项学习任务,一是“重要概念”,二是“探究的主要问题”。
  再次,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需要,从学生的角度选择知识目标点。历史知识目标的选择要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具有时代感,要选择对现实社会仍有一定影响或借鉴意义、并有利于历史和现实联系的历史知识。如全球化、世贸组织、现代国际关系等。
  策略二:帮助学生形成、构建科学的知识结构。结构化的知识不仅便于储存和检查,而且便于学生发现新知识,发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在确立了知识目标点后,再加以整合,构成知识框架,这样学生头脑中不再是一个个零乱的、无序的知识点,而是最终形成一个“网状”或“树状”的知识结构体系,这既有利于记忆,又能加深理解。
  策略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教材围绕目标的实现而介绍的内容较多,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更好地实现目标,就必须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加以突破。具体操作中,围绕重点、难点把知识目标具体化、问题化,同时对重点内容的内涵和外延加以挖掘。
  2、能力目标
  知识和能力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基石,能力是学习知识的基础。因此,我们应通过知识教学提高能力,通过能力培养获取知识。那么教学中如何确立能力目标呢?
  策略一:挖掘知识目标中本身就包含着的能力因素。如仍以《抗日战争》为例,其中的“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战争中斗争的主要史实”,教材本身没有这一具体标题,教材内容呈现是散乱的,因此这本身包含要求学生具有对知识的概括、归纳能力,同时也包含要求学生具有对“全民族抗战”这一特点的分析、理解能力。因此我们在设计时应加以挖掘和利用。
  策略二:分析课文中的辅助材料,尤其是教材中的史料和思考题。对于课文的重点,高中各版本教材都设计了一定的材料及思考题,它们既提示课文的重点或难点,也提示能力目标的材料与思路。
  策略三:从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入手。从教学资源来看,各版本教材无论是正文还是辅助课文,都以大量的材料呈现了这方面的内容,我们应抓住这一点设计能力目标。
  总之,在大力倡导和研究有效教学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强化广大教师的目标意识,加强教学目标的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这一课题是值得我们研究并需要继续不断深入研究的。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本文通过科学教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策略措施,主要从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态度、方法等方面着手,通过有效的教育评价机制,唤起学生内在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关注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科学教学 学困生 课堂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2-019-01     《普通话口语交际》这本教材包括普通话部分和口语交际部分两方面的内容,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使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口语交际能力同时得以提高。它是一门专业理论课,但实用性非常强:会说普通话、能与他人进行得体的语言交流是当今社会求职者必备的能力和素养之一;同时,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交流和交际也会在一定程度上
摘 要:以国际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当前国内高校工科教育的现状,分析了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并初步探讨了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构成,为推进新形势下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CDIO 青年教师 工科教育 工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2-033-01     新
摘 要:针对新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结合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写作实际,现就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困惑以及相应的对策作点探讨。  关键词:农村 初中 作文 教学 困惑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2-030-01     俗话说:语文是百科之母。语文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其地位更为凸显。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