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分析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bao7743130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效果如何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工作的质量,所以做好师生互动模式的研究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从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来看,虽然师生之间能够实现互动,但无论是从互动方式、师生状态还是互动效果角度来看,其都与素质教育中所提出的要求有差距。为了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做好对师生互动模式的分析势在必行,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展开讨论。
  一、小学语文课堂中师生互动问题
  1.互动状态不平等
  互动状态不平等是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非常典型的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虽然师生之间会进行很多次的互动,但这种互动都是建立在传统教育模式之中。在这种状态下,教师对课堂拥有绝对掌控权,其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多为布置任务、下达命令,如“阅读课文第三段找出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等,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让他们失去了自主选择权,师生互动由此进入错误的模式当中。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教师认为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这种互动模式并没有问题,因为这样可以将知识以最直接、高效的状态呈现给学生。但从学生角度来看,他们并不喜欢也不愿意接受这种形式的知识学习,所以改变师生互动状态不平等问题是重中之重。
  2.互动方式偏向单一
  互動方式偏向单一也是小学语文师生互动中的重要问题。互动作为师生之间进行知识学习的一种方式,是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而不断变化的。但从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来看,部分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互动时,始终采取“一贯制”模式,这让师生互动成为一种模式化的学习方法,其原本所具有的灵活化、自由化等方面的学习优势荡然无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由此进入困境之中。
  二、提升语文课堂中师生互动的策略
  1.构建平等互动环境,激发学生互动欲望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想要让学生主动与自己进行互动,就必须要先做好对他们的引导,为此构建起平等的互动环境是首要任务。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改变以往的相处模式,成为学生的朋友,并能够以平等的状态与他们进行对话,由此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戒备、抵触状态。为了达到这一效果,我会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其一是改变自己与学生交流时的态度和语调,将以往威严、命令式的沟通方式转变成为商量、讨论的模式,从语言感觉上让自己软下来、松下来,给学生更舒服、自由的对话感觉。其二是多关心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兴趣,增加自己的亲和力,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认知有所改观,真正实现亦师亦友的状态。
  在此基础上,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与教师进行互动,教师一定要选择符合学生认知兴趣的素材,并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来吸引他们,由此实现对学生互动学习欲望的激发。例如,在进行《画杨桃》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与作者实现共情,我就在课堂教学中为他们准备了画杨桃的互动机会,因为小学生本身就爱画画,所以他们都表现出了较高的热情。在学生画杨桃过程中,无论他们画成什么样,我都会对他们进行鼓励,这样可以带给学生良好的互动体验。之后,我让学生轮流到特定的座位上进行杨桃的观察,让他们在真实互动体验的基础上明白为什么作者会画出一个“五角星”,由此做到在良好互动状态下完成对学生的课堂教学,提升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
  2.开展有效互动,强化学生互动体验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有效的互动不仅可以实现师生互动体验的强化,还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效果,这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带来了重要助力。从课堂教学工作角度来看,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有很多,包括语言互动、行为互动、思维互动等,教师要能够根据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掌握,对互动模式予以科学选择,以确保学生可以在课堂当中与教师进行良好的互动,由此完成对语文知识的学习。
  例如,在进行《小马过河》的教学时,考虑到课文内容的特殊性,再加上对学生认知水平的掌握,我选择在课堂当中组织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角色扮演,让学生可以扮演小马、松鼠、老牛等角色,教师则扮演“妈妈”的角色,让学生可以在角色扮演的互动交流中提升对课文情节和内容的理解,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更进一步。又如,在进行《汉字真有趣》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参与自己所设计的游戏情境当中,与学生一起进行互动游戏,由此完成对汉字知识内容的探究。在这种互动状态下,学生不仅可以提升对汉字知识的记忆,同时还能够更好地了解老师,这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带来了重要助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效果由此获得了提升。
  总而言之,想要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有效性的提升,就必须要在落实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做好对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这要求教师准确找到自己在课堂当中的定位,并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应用来完成对课堂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考虑到小学生有限的思维能力、表现水平和性格特点,教师一定要做好对他们的引导,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课堂当中,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的观点,从而真正实现对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构建,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在优质的师生互动状态下得以发展。
其他文献
慢性心力衰竭的高发病率、病死率、病残率以及高卫生资源消耗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挑战[1].20世纪末出现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为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开辟了全新途径。
期刊
索林集团是一家跨国医疗器械公司,在全球的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居于世界领先水平。该公司生产的REPLY和ESPRIT系列心脏起搏器已获得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将在中国全面上市。REPLY和ESPRIT系列具有多个共同的优势:同类产品体积最小、且不会缩短使用寿命。
2001年的WOSCOPS研究发现,普伐他汀可能有减少新发糖尿病作用;而2008年的JUPITER研究提示,瑞舒伐他汀有增加新发糖尿病的风险.究竟他汀类药物对新发糖尿病风险如何?对有心血管病风险或已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中使用他汀类药物的风险和获益如何评价?这些问题成为近年备受关注的热点。
期刊
目的 评估双侧颈动脉严重狭窄患者同期行双侧颈动脉支架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连续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接受同期双侧颈动脉支架术的双侧颈动脉严重狭窄患者3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支架术后即刻颈动脉狭窄的改善程度和支架术后30 d临床事件(包括高灌注综合征、血液动力学抑制、卒中、心肌梗死和死亡)的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年龄43~78 (65.9±8.5)岁
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是不可或缺的。关爱学生,不仅是师德的体现,而且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既需要爱岗敬业,又需要关爱学生。只有为学生构建友爱的氛围,学生才能在快乐的道路上持续前进。  一、信任学生,用心引导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日常教学只是一部分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品质以及生活习惯。而这一工作的前提源自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只有关爱学生,才能让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
期刊
原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国著名心血管病及地方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我的恩师于维汉教授离开我们已近2年时间.特写此文,以怀念他为我国克山病的隗治工作做出的杰出的贡献.一、学习工作经历于维汉院士1922年1月28 日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1938年考取原满洲医科大学,1945年毕业,同年参加革命工作,1948年参加 中国人民解放军,任中国医大二分校军医1950年28岁晋升为副教授,同年
期刊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D)是主要累及右心室的非缺血性心肌病.90%的ARVD患者存在心电图异常,其中最常见的心电图改变为V1~V3导联T波倒置,大约25%~35%的患者存在特征性的Epsilon波。
期刊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追求“言意共生”,意味着让“内容”和“形式”实现统一,从而构建“言意兼得、和谐共舞”的魅力语文课堂。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学案例为基础,并基于“言意共生”的大前提探讨语文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一、分析重点词句,体会文本意境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编选了很多名家之作。而在这些经典的作品中,不乏一些用来表达作者思想态度的核心词句,对学生理解作者情感、分析文章主旨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正因如此,在语
期刊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相对常见的遗传性疾病,表现为非全身或心脏因素引起的心室肥厚,估计全国约有100余万HCM患者.近年来,通过经皮心室间隔心肌消融术(PTSMA)治疗有症状的梗阻性HCM患者,可以减轻患者症状、改善机能和生活质量.随着PTSMA例数的增长,其安全性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期刊
患者女性,75岁.因"突发持续胸痛 5 h"入院.既往有血脂异常、吸烟和 和慢性支管炎病史,30年前曾行子宫肌瘤手术.入院查体:血压110/67 mm Hg(1 mm Hg =0.1 33kPa),心率50次/min,体质量42 kg;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低钝、节律整齐,未及杂音.心电图:V1~V4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1~0.3 mV.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左心室前间壁中下段及左心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