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是不可或缺的。关爱学生,不仅是师德的体现,而且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既需要爱岗敬业,又需要关爱学生。只有为学生构建友爱的氛围,学生才能在快乐的道路上持续前进。
一、信任学生,用心引导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日常教学只是一部分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品质以及生活习惯。而这一工作的前提源自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只有关爱学生,才能让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这大大有利于教师的工作推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信任”可谓是重要秘诀。只有教师信任学生,用信任的目光注视学生,用信任的语言引导学生,学生才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
例如,考试作弊是一个常见的现象,每个老师都可能遇到过类似问题。当教师发现学生存在作弊行为时,不应该扩大事态,而是应该在考试结束以后将学生单独叫到办公室问话。在询问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语气,尽量用温和的口吻和学生交流,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之下,学生告诉老师,他的父母管教很严厉,如果他考出低分,回家肯定会挨一顿批评,所以才会作弊。当教师了解了学生作弊的原因以后,应该试着宽慰学生,同时告诉学生:“考试的目的是了解自己当前真实的学习状况,不能为了考出高分选择作弊。凭借作弊固然可以瞒过一时,但是能瞒过一世吗?与其那样,倒不如踏踏实实地应对每一次考试,慢慢提高自己的成绩。这样才是长久之策,不是吗?老师相信经过这次的事情,你会变得更好、更优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向教师道歉。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会遇到很多突发状况。在处理这些问题时,教师一定要避免事态的恶化,同时要注意自己的沟通态度,做到信任学生,用心引导学生,这样才能拉近师生关系。
二、关心学生,解决烦恼
在当前社会,“独生子女”仍然占据着较大的比例。尤其针对小学生群体,他们多数是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悉心照料下长大的,没有经受过任何挫折,性格相对软弱,很容易因为一些小的问题产生挫败感。在小学阶段,教师为了更好地管理学生,首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帮助学生解决烦恼。只有教师发自内心关爱学生,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善意,进而愿意服从教师的管理。
例如,有的学生性格比较顽皮,不喜欢认真听课,更不守纪律。首先,教师应当观察学生,看看学生是否在每堂课上都是同样的表现。同时,和其他任课教师积极沟通,了解更多该生在学习上的表现。其次,教师应当主动致电家长,或者向家长发微信,了解孩子在家的具体情况。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后,教师最后一步就是和学生深入谈心。记得这样一个案例,有个平时乖巧的孩子,突然间变调皮了。教师找孩子谈心后,了解到一个重要事实:自从孩子的父母换了新工作,每天陪伴他的时间少了很多,经常忽略他的感受。孩子发现,自从开始调皮以后,父母不仅没有远离他,反而变得更关注他。于是他将同样的做法带到学校,发现“百试百灵”。在了解该生的“症结”以后,教师对他说了这样一番话:“老师明白你的心情,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其他人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学生羞愧地低下了头。
面对调皮的学生,一味地求全责备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学生变本加厉。因此,教师应当关心学生,解决学生的烦恼,这样才能让学生敞开心扉,主动改变自己。
三、付出耐心,促进转化
如果以学习能力作为划分标准,班级学生大致呈椭圆形分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和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分别处于椭圆形的两端,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则位于椭圆形的中间部分。除了学习能力之外,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表现也存在类似的分布情况。尽管问题学生和学困生并不占班级中的绝大多数,但这些学生对整个班风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及时转化这部分学生,教师应当付出足够的耐心。
小君是班级中典型的问题学生,他不仅带头不写作业,甚至还会和同学打架。针对小君的种种表现,如果教师只是采取谈话的方式加以引导,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鉴于此,教师不妨切换德育策略,从发现小君的优点入手,拉近和小君的情感距离。在多次表扬以后,小君冷漠的态度有所缓和。此时,教师和小君開展了一次走心的谈话。在谈话过程中,小君第一次向教师透露自己的家庭情况。原来小君是单亲家庭,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抛弃了他们母子。再加上小时候经常受欺负,所以他已经习惯用这种方式保护自己。之前在班内打架也是因为同学骂他是没爸爸的野孩子。在了解了这些情况以后,教师将那名辱骂小君的学生一起叫到办公室,让他们给彼此道歉。然后,教师告诉小君,想要保护自己,就必须让自己变得更强大,绝不能靠暴力解决问题。在教师的多方引导下,小君逐渐收敛了自己的行为。
每个班级都会存在一定数量的问题学生。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只是一味地对学生批评,而是应当付出耐心、不断引导,让学生慢慢回归正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改变自我。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当始终铭记自身的责任,不仅需要关心学生的学业,而且需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只有用心教育,用爱付出,学生才能感受到教师的善意,才能变得越来越优秀。
一、信任学生,用心引导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日常教学只是一部分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品质以及生活习惯。而这一工作的前提源自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只有关爱学生,才能让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这大大有利于教师的工作推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信任”可谓是重要秘诀。只有教师信任学生,用信任的目光注视学生,用信任的语言引导学生,学生才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
例如,考试作弊是一个常见的现象,每个老师都可能遇到过类似问题。当教师发现学生存在作弊行为时,不应该扩大事态,而是应该在考试结束以后将学生单独叫到办公室问话。在询问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语气,尽量用温和的口吻和学生交流,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之下,学生告诉老师,他的父母管教很严厉,如果他考出低分,回家肯定会挨一顿批评,所以才会作弊。当教师了解了学生作弊的原因以后,应该试着宽慰学生,同时告诉学生:“考试的目的是了解自己当前真实的学习状况,不能为了考出高分选择作弊。凭借作弊固然可以瞒过一时,但是能瞒过一世吗?与其那样,倒不如踏踏实实地应对每一次考试,慢慢提高自己的成绩。这样才是长久之策,不是吗?老师相信经过这次的事情,你会变得更好、更优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向教师道歉。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会遇到很多突发状况。在处理这些问题时,教师一定要避免事态的恶化,同时要注意自己的沟通态度,做到信任学生,用心引导学生,这样才能拉近师生关系。
二、关心学生,解决烦恼
在当前社会,“独生子女”仍然占据着较大的比例。尤其针对小学生群体,他们多数是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悉心照料下长大的,没有经受过任何挫折,性格相对软弱,很容易因为一些小的问题产生挫败感。在小学阶段,教师为了更好地管理学生,首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帮助学生解决烦恼。只有教师发自内心关爱学生,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善意,进而愿意服从教师的管理。
例如,有的学生性格比较顽皮,不喜欢认真听课,更不守纪律。首先,教师应当观察学生,看看学生是否在每堂课上都是同样的表现。同时,和其他任课教师积极沟通,了解更多该生在学习上的表现。其次,教师应当主动致电家长,或者向家长发微信,了解孩子在家的具体情况。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后,教师最后一步就是和学生深入谈心。记得这样一个案例,有个平时乖巧的孩子,突然间变调皮了。教师找孩子谈心后,了解到一个重要事实:自从孩子的父母换了新工作,每天陪伴他的时间少了很多,经常忽略他的感受。孩子发现,自从开始调皮以后,父母不仅没有远离他,反而变得更关注他。于是他将同样的做法带到学校,发现“百试百灵”。在了解该生的“症结”以后,教师对他说了这样一番话:“老师明白你的心情,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其他人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学生羞愧地低下了头。
面对调皮的学生,一味地求全责备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学生变本加厉。因此,教师应当关心学生,解决学生的烦恼,这样才能让学生敞开心扉,主动改变自己。
三、付出耐心,促进转化
如果以学习能力作为划分标准,班级学生大致呈椭圆形分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和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分别处于椭圆形的两端,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则位于椭圆形的中间部分。除了学习能力之外,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表现也存在类似的分布情况。尽管问题学生和学困生并不占班级中的绝大多数,但这些学生对整个班风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及时转化这部分学生,教师应当付出足够的耐心。
小君是班级中典型的问题学生,他不仅带头不写作业,甚至还会和同学打架。针对小君的种种表现,如果教师只是采取谈话的方式加以引导,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鉴于此,教师不妨切换德育策略,从发现小君的优点入手,拉近和小君的情感距离。在多次表扬以后,小君冷漠的态度有所缓和。此时,教师和小君開展了一次走心的谈话。在谈话过程中,小君第一次向教师透露自己的家庭情况。原来小君是单亲家庭,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抛弃了他们母子。再加上小时候经常受欺负,所以他已经习惯用这种方式保护自己。之前在班内打架也是因为同学骂他是没爸爸的野孩子。在了解了这些情况以后,教师将那名辱骂小君的学生一起叫到办公室,让他们给彼此道歉。然后,教师告诉小君,想要保护自己,就必须让自己变得更强大,绝不能靠暴力解决问题。在教师的多方引导下,小君逐渐收敛了自己的行为。
每个班级都会存在一定数量的问题学生。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只是一味地对学生批评,而是应当付出耐心、不断引导,让学生慢慢回归正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改变自我。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当始终铭记自身的责任,不仅需要关心学生的学业,而且需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只有用心教育,用爱付出,学生才能感受到教师的善意,才能变得越来越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