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多媒体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i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不仅有助于化学知识的掌握,实验技能的培养,而且在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学家戴安邦教授说:“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教育的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实验教学能为学生正确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提供实验事实,具有目的性、探索性、现实性和易感知性。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實验的科学性、直观性、探索性和操作性的特点在教学中未能真正体现,现有的实验不能完全发挥作用。因此,把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中,克服实验条件的限制,有利于丰富学生实验知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的作用。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实验教学,可以集声音、画面、文字、于一体,展示微观世界,模拟化学反应,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让学生动用各种感官感知信息,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学习兴趣。例如有句谚语“雷雨发庄稼”,怎样解释这个谚语呢?由于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在雷电的作用下,有小部分发生反应生成氧化亚氮,氧化亚氮遇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遇雨水转化为硝酸,硝酸遇土壤转化为能被庄稼吸收的硝酸根离子,雷雨后相当于给庄稼施了一次氮肥,这就是“雷雨发庄稼”这种说法的科学依据。如:电解CuCl溶液时,通过多媒体,同学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阴极的碳棒上有一层红色的铜覆盖在表面;在阳极的碳棒上,有气泡放出。又如:在讲“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时,将两个都盛有FeCl溶液和KSCN溶液的混合溶液的培养皿放在投影器上,可以看到溶液呈红色,在一个培养皿里加入少量的FeCl或KSCN晶体,可以看到溶液的红色变深,再向另一个培养皿里加入少量的KCI晶体,可以看到溶液的红色变浅。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强化实验操作规范
  有些实验对操作步骤和操作规范都有一定的要求,一旦学生操作失误,不仅会引起实验失败,而且会引起实验事故,更会引起学生的恐惧心理,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对操作易出错的后果进行模拟。这样,让学生在计算机前先进行模拟操作,以掌握正确的操作,加深对不正确的操作的理解,再进行实验,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实验的有效性。例如: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中,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移去酒精灯的操作,一旦失误,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通过多媒体技术演示、氯气的实验室制取的方法,对这一操作做了特别的处理,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反复模拟实验,一旦操作正确,计算机给予奖励提示,鼓励学生,而一旦学生操作错误,计算机则对水倒流试管底部,试管破裂的危险场面进行模拟。再如:对点燃未检验纯度的氢气发生爆炸进行模拟,使学生加深对操作错误引起危害的认识,然后进行正确的实验。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模拟,不仅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而且深刻地理解了正确操作的重要性。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设计实验教学
  多媒体技术在化学实验中,帮助实验设计教学,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的演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相互协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多媒体“实验室”中让学生在实验室中畅游,发挥自各自的才能,探索化学世界的实验。如《原电池》一节可设计以下实验:①观察锌板和稀硫酸的反应;②在锌板和稀硫酸的反应中用铜板接触锌板,有何现象?③在锌板和铜板在稀硫酸中不接触,用导线在外电路通过电流计连接,观察现象;④将稀硫酸换成蒸馏水重复上述实验,发现什么问题?上述实验问题是按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的,学生在完成一系列实验的进程中,经过多次讨论、总结,不但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有毒、有害物质的实验
  有些有有毒、有害物质生成的实验无法在实验室里完成,学生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模拟实验。例如:如氯气、一氧化碳的毒性是无法让学生感知的,这时可借助计算机设计三维动画片小白鼠中毒死亡,告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谨防煤气(一氧化碳)中毒。还有甲醛在生活中的危害,利用多媒体技术,既掌握原理又掌握实验操作方法,不断促进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应用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当今是网络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最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学生的知识来源更广泛、更丰富,使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对有关实验问题进行探讨、推理,同时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归纳、整理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安宝生.教育信息技术的掌握与运用.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1.
  [2]中学化学实验也要注意环保.新华网.2001:01-21.
  [3]王屹,韦海伟,黄敬东.教育信息资源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1-2).
  [4]张建新.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反思.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1-2).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新时期物理教学理念的要求下,教师要不断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最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这是中学物理教学的根本要求。  关键词: 中学物理教学 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
摘 要: 在我国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是当今教师主要讨论的问题。在初中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学作为学生教学任务的基本教学内容,构建物理课程的高效课堂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主要阐述对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研究,从课前的准备工作,到课中的教学方法,以及师生关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高效课堂 探讨研究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表示在课堂的教学环境中,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
摘 要: 课堂活动教学是让课堂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教学形式。高中物理课堂应积极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高中物理课堂实施活动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要提高活动教学的针对性;充分利用多种教辅手段。从而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开心。  关键词: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活动教学 实施建议  1.引言  自“新课标”实施以来,我国的教育水平有了巨大
摘 要: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引入合适的案例,能够有效地将教和学结合在一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文分析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主要原则及主要步骤。  关键词: 案例教学 高中生物教学 应用  1.引言  在现代化的教学中,案例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能够将实践科学地引入课堂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既迎合素质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又能够有效地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