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变与变

来源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lazy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参加了今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生物部分阅卷工作,下面谈谈对试卷的一些看法,希望对参加明年高考的同学有所帮助。
  
  一、 几个不变与几个变化
  
  不变之一:今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的生物试题仍然是72分,其中I卷有5道选择题,Ⅱ卷有2道大题。试卷结构与去年基本相同。
  不变之二:在阅卷过程中,我对试卷考点分布做了相关整理(见表1)。
  
  由考点分析不难看出试卷中明显的“回归课本”倾向。试题涉及的知识点大多是教材的主干知识。其中选择题的1、2、4题以及第30题的第Ⅰ小题都属于基础题;遗传、生命活动的调节以及新陈代谢这三部分内容所占的比率为试题总量的75%,主干知识得到了重点突出,符合考纲要求的“注重考查生物学核心知识”的命题思路。
  不变之三:注重对识图、析图能力,图文转换能力以及推理能力的考查。比如选择题的第1题、第5题。选择题第4题尽管没有以曲线的形式呈现,但考生只有在准确地把握种群增长的“S”曲线的特点后才能进行正确的解答。
  变化之一:从分值的分配来看,往年2个大题分别为22分和20分,或各为21分;而今年一道大题为27分,另一道大题为15分,分值相差较大。
  变化之二:从考查的知识点来看,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关于伴性遗传的知识只要求掌握伴X遗传,但第31题却考查了教材不作要求的X、Y染色体同源段上的等位基因的传递规律。这是一个较有新意的亮点,达到了既遵循考纲又不拘泥于考纲,既考查基础知识又考查分析推理能力的要求。
  变化之三:本次考题内容中选修本所占的比例增大。在5道选择题中有3道题的考点都属于现行选修本教材的知识内容;在2道非选择题中,第30题的第Ⅰ小题也属于现行选修本教材的知识内容,选修本中的知识点占了考试内容的45.8%。这或许是现行高中生物教学向新一轮高中课改迈进的信号,是与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接轨的过渡,同时也预示着在新的高中课改过渡过程中,选修本的教学内容不容忽视并应加强。
  
  二、对今后学习与复习的建议
  
  针对上述试题特点,我在这里着重提出以下几点复习建议:
  1. 强化基础知识
  同学们应该首先切实地理解并掌握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内容和基础实验,同时对选修教材中的一些重点内容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2. 加强适应性训练
  平时加强对多选题、实验设计题等一系列开放性试题的训练,努力做到见多识广,熟能生巧。
  3. 加强迁移能力的培养
  对典型例题进行相关的变式训练,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加强迁移能力,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4. 加强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通读课本上的分组实验、演示实验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验,切实理解掌握课本基础实验的相关原理和方法,归纳总结实验题的基本解题思路与技巧。
  5. 强化应用能力训练
  注意培养利用生物学原理解释生命现象的能力,深刻认识和理解生命现象与生命本质之间的联系。
其他文献
请以“No Sweet Without Sweat”为题写一篇短文,结合具体事例,说明不经过艰苦的努力,就不能获得成功和欢乐的道理。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浙江省高考数学卷自主命题已经四年了,与前三年相比,2007年数学试题从命题思路到难度设置均有了明显的变化.理科第21题正体现了这种变化.该题是倒数第二题,满分15分,省平均得分5.47分,得满分的同学只有千分之一左右.同学们在答题时到底出了哪些问题?高考对能力的要求较前几年是否高了?怎样学习数学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阅卷时的感受及指导高三的经验谈谈体会.
一、背景材料  在20世纪的中国,以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三代人根据各自所处时代的特点和革命、建设的需要,分别创立了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使中国人民觉醒过来;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站了起来;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了起来。
本讲堂的“不倒翁”精通高中教学“十八般武艺”,一般问题问不到,不信你来试一试!    提问  有些题目的隐含条件老师看得出来,可我怎么都看不出来。比如:锐角三角形ABC中,a,b,c分别是三内角A,B,C的对边,设R=24,则b/a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所谓压缩题,就是将内容丰富且较长的材料,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词、句或较短的语段。  压缩题题型非常丰富,解答的关键在于提取和整合信息。那么,如何进行提取和整合呢?笔者以真题为例,作简要分析。     一、 常见题型    1. 提取关键词  如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第18题:  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方框内写出四个关键词。  据报道,我国国家图书馆浩瀚的馆藏古籍中,仅1.6万卷
“钓鱼法则”的科学漏洞  今年上海市的高考作文题是《生活中的钓鱼法则》,材料中提到,丹麦人外出钓鱼时会随身带尺,钓到鱼以后就量一下,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其实很多国家都有类似的政策。比如美国科罗拉多州Big Thompson河的管理部门规定,每人每天限钓两条鳟鱼,每条的长度不得小于40厘米。中国对商业捕捞也有很多类似的规定,不但有休渔期和禁渔区,连网具上筛孔的尺寸大小都有详细的要求。  根据联
概括文章的中心主旨是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的一个重点,常在主观题中考查,要求“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旨”或者“根据全文内容,给本文拟一个标题”。那么,如何有效地把握主旨并准确表达呢?  实用类文本结构严谨、逻辑严密,文中有各种概念、术语,理解起来较为不易。要解答好概括主旨题,重点在于找准文章的陈述对象。最基本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引入我们在小学时学过的“分段”概念,来理清文章层次。  首先,应归纳各自然段
像是第一次赶火车的感觉:静等时,觉得那车开得很慢,也很远;临近时,却被它的轰鸣和速度震惊了,期待中充满欣喜与惶惑……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希帕索斯悖论的提出与勾股定理的发现密切相关,最早证明这一定理的是毕达哥拉斯,因而勾股定理也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这一结论的悖论性表现在它与常识的冲突上。在人们的日常观念中,任何长度都是可以度量的,也就是可以表示为有理数(事实上,今天人们已经明白,任何测量都只能是基于某一精确度的)。但希帕索斯的发现表明,几何量不能完全由整数及其比来表示。整数的尊崇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人们的观念受到
1.中草药秦皮中含有的七叶树内酯具有抗菌作用,其结构式如图1所示(碳氢原子未画出,每个折点表示一个碳原子)。若lmol七叶树内酯分别与浓溴水和NaOH溶液完全反应,则消耗的Br2和NaO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