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瑞米的复活节彩蛋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wang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杰瑞米天生身体扭曲,反应迟钝,一种慢性绝症正慢慢地吞噬他年轻的生命。但他的父母依然尽力为他营造一种正常的生活,还坚持送他去上圣·特里萨小学。
  春天来了,班上的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地讨论着复活节的话题。米勒老师给大家讲了耶稣复活的故事:“复活节象征着重生与希望,是为纪念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之后第三天复活的日子。那天耶稣被从墓里救出来,获得了新生。”
  然后她给大家出了个小课题,发给每个学生一只空的塑料彩蛋。她对孩子们说:“我希望你们把它带回家,放一些能代表新生命的东西进去,明天再带回来,听清楚了吗?”
  “听清楚了,米勒小姐!”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回应着,除了杰瑞米,他只是专注地听着,眼睛从未离开过女老师的脸。这次他甚至没像往常一样发出古怪的声音。他是否真的听懂了老师讲的耶稣死去又复活的故事?他明白老师要求大家做的作业了吗?也许应该打电话给他的父母,向他们解释一下作业内容。
  碰巧那天晚上米勒老师家的厨房水槽堵了,她给房东打了电话,等了足有一个小时,才有人来帮她疏通下水管。之后,她又忙着去超市买东西、熨衬衫和准备第二天的单词测验。这样一来,她完全记不得要给杰瑞米的父母打电话这回事了。
  第二天早上,19个孩子说说笑笑来到学校,他们把自己带的复活节彩蛋放在米勒老师办公桌上的一个柳条篮子里。终于上完了数学课,熬到了打开复活节彩蛋的时间。
  从第一只彩蛋里,米勒老师找到一朵花。“对,植物代表鲜活的生命,”她说,“当稚嫩的小芽从土里冒出个缝儿,我们就知道春天来啦。”
  第一排的一个小姑娘举起手指点着:“那个是我的复活节彩蛋,米勒小姐。”
  第二只彩蛋里有只塑料做的蝴蝶,非常逼真。米勒老师将它托起给大家看:“我们都知道毛毛虫长大就变成了美丽的蝴蝶,是的,这代表新的生命。”
  小朱迪骄傲地笑着指了指:“米勒小姐,这个是我的。”
  第三只彩蛋里,米勒老师看到一块长满青苔的石头。她解释说:“对,苔藓也代表新生命。”
  淘气的男生贝利学着朱迪的口吻说:“我爸爸帮我找的!”
  接着,米勒老师打开了第四只彩蛋,她倒吸一口气,那只蛋里什么也没有!这肯定是杰瑞米的彩蛋,她想,肯定是他没听懂老师的要求。唉,如果自己没忘记给他父母打电话就好了。她不想使杰瑞米难堪,所以装做不经意地把它放在一边,去拿下一个。
  杰瑞米突然开口了:“米勒小姐,你不想说说我的那只彩蛋吗?”米勒老师有点慌,赶紧回答:“但是,杰瑞米,你的彩蛋是空的。”
  没想到,杰瑞米看着老师的眼睛,轻轻地无比认真地说:“是的,但是耶稣的墓也是空的。”
  时间凝固了。等到米勒老师能够再次张口时,她问:“你知道耶稣的墓为什么是空的吗?”
  “当然!”杰瑞米喊出来,“耶稣被害后被放进坟墓,但他又被救了出来。空蛋代表鲜活的生命!”
  课间铃声响起,所有的学生都兴高采烈地冲到操场上去了,米勒老师却哭了。
  三个月后,杰瑞米离开了人世。人们惊讶地发现,在他的灵柩上摆了19颗复活节彩蛋,全都是空的!
  编辑 姜雪
其他文献
有一种芳香,总是历尽寒暑而来  喜欢站在单位五楼上看大院的风景,整齐,明媚。每个季节都有它的独到三处。春季的繁华,夏季的雍容,冬季的凛冽,而最让我心动的,却是秋季。不仅仅因为它是个饱满的季节,更因为它的坚持。  看吧,满院子的花草树木,从开始的粉红艳黄,到后来的绿色、鹅黄、淡绿、深绿,直到浓浓的墨绿。风起时,很多的叶子也开始飘落。风卷起来,哗哗地堆积到树下,是要化作春泥的吧。但是,总有几棵树,几片
8年前,儿子清华硕士毕业后,获得了美国一所知名大学的全额奖学金,独自要到美国去读书,这可把我和老伴忙坏了。我们反复商量,为儿子的行装作了充分的计划和准备:为他带七套内衣(听说美国那儿每天都要洗澡换内衣的);单、棉、夹衣各三套;床上用品两套;带一套锅碗瓢盆、一把菜刀、一根擀面杖、一个菜板、一袋干枣、两包十三香、三袋蒜蓉辣酱、四把鸡汁挂面、五盒压缩黑木耳(怕孩子不习惯西餐以备自己做着吃);还有单帽、棉
有人搭我的车回家,坐定,寒暄……继而发问:你太太是哪个单位的?这个单位在哪条街道?效益好不好?你太太是干什么的?收入高不高?一个月休息几天?  短短十几分钟,几乎就是一个“答记者问”,心里开始窝火,凭什么要回答他?这些问题对你重要吗?我为什么要满足你八卦的心理?  我觉得这是一种语言暴力,在平时工作生活中如影相随。暴力是强者欺凌弱者的一种行为,其他暴力行为的承受者是肉体,而语言暴力残害的却是精神,
要克服“洗具性”,我们更需要创造“给力”的生活    年尾将近,部分媒体开始盘点2010年网络流行语。在国人可以较为充分自我表述的网络空间中,流行语能够即时性地折射出社会心理的变迁,自然受到大众媒体的青睐。通过对2010年网络流行语的整体解读,我发现它们在将诸多社会感受化为“洗具”(喜剧)的同时,表达了一种对“给力”(带劲)生活的渴望,反映了当下社会心理的矛盾品格。  面对中国当代网络文化,研究者
丁俊晖多年以来给大家的印象一直是个沉默寡言的大男孩,说严重点儿,就是个木讷小子。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心态仿佛也破茧成蝶,渐渐变得开朗了,爱说爱笑了,源源不断的“丁氏语录”机智又不失幽默,犹如一股新鲜空气般沁人心脾,简直称得上名副其实的“幽默大王”了。  轻松搞笑的“绅士”幽默  曾几何时,丁俊晖因为在采访中惜字如金而饱受诟病和争议,如今的他在与大家交流中不仅能畅所欲言,还时有惊人之语。2011年
善,是对自己、对他人,有关爱、有悲悯  有位哲人写了厚厚一本书,这本书只在阐述一个道理:真正的好人不可能想得太高走得太远,因为,他的善良注定让他劳苦并融化在身边……  重庆大溪沟就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男孩名叫黄熠宸,一个女孩名叫蔡金言。两家是邻居,两个孩子从小玩在一起,一起上学前班,手拉手去,手拉手回,一起学唱歌跳舞,两小无猜。  孩子的世界和大人的世界相隔得越来越远,在同一个街坊甚至在同一个
同学们好: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大学存在的理由就是在老年人的智慧和年轻人的热情之间建一座桥梁。今天晚上,我感谢东南大学为我筑的这座桥梁,我现在感到在桥梁的那一端,年轻人的热情向我迎面扑来,我深感幸福。  今天,我想通过这题目跟大家交流一下我对人生的主要体会。我的专业是哲学,但是我今天不想跟你们讲书本上的哲学,而想讲一讲在我的生活中真正起作用的哲学。因为我是一个比较想不开的人,经常有很多困惑,“生
西班牙东北部小镇博尔哈的一座教堂里,保存着19世纪著名画家马丁内斯绘制的一幅壁画《戴荆冠耶稣》。这幅壁画至今已有120多年历史,多年来一直被当地的居民视为无价之宝。不过,由于年久失修,这幅壁画的颜料出现了脱落,耶稣的头像也变得有些斑驳不清。  住在教堂隔壁的老太太塞希莉娅看到壁画剥落严重,心急如焚,她觉得壁画斑驳的样子对耶稣实在是大不敬。于是,在未经过政府授权,也没有经教堂同意的情况下,已经80岁
“难道这是真实、善良和必要的吗?”这句话是我的精神导师 Sri Harold Klemp 经常让我们自问的一句话。接下来你还可以问一句:爱在这个时候会怎样做?  当我们做事、说话、与人交流的时候,如果我们在行动之前能够自问这个问题, 然后有可能话到嘴边的、可以与人对抗或可有可无的言语也许就变得无聊而被戛然止住。  “真实、善良与必要”这三点最不易把握的就是必要。什么是我们那个瞬间必须要说的话?必须
1938年,陶行知先生在重庆凤凰山古圣寺创办了一所育才学校,办学经费不要政府出,全凭师生四处募款。那次,他去较远的一个地方募捐,特意穿着缝有两只大口袋的上衣,一只装公款,一只装私款。天色已暮,收获颇丰,来到车站方欲购票,一摸私款口袋,早已囊空如洗。此时,他更是饥肠辘辘,体力不支,而车站离古圣寺尚有十几里之遥。虽然他上衣那只装着公款的口袋鼓鼓囊囊,但他一分不肯动用。硬是拖着疲乏的身体,饿着肚子,摸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