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zxhz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知识蕴含着许多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教师要充分挖掘,并把它体现在教学各环节中。本文从联系实际、创设情境、设计练习、开展活动等方面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效益。
  关键词:学习兴趣 联系实际 创设情境 设计练习 开展活动
  兴趣是一种潜在的素质,它能激发学生对学习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倾向,是克服困难,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其实,数学知识蕴含着许多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教师要充分挖掘,并把它体现在教学各环节中,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尝试感悟如下:
  一、联系实际,唤起兴趣
  教学问题来源于生活,生产和科研的实际,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即能体现学习数学的社会意义,又能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又往往就讨论数学问题开始的,教师要巧妙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合理地组织好教学内容,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教学“圆的认识”时,老师问学生:“为什么车轮要用圆形的?如果不采用圆形,改为椭圆形、正方形、长方形行不行?为什么?这样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却引发了学生思考与讨论的兴趣:是呀,为什么一定要用圆形的?究竟圆形有什么特点呢?如果改用其他形状将会出现什么情景?为了进一步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及时放映录相“一群顽皮的熊猫乘坐在各种不同形状的轮子的车上行进时的状态”,真是妙趣横生,课堂上欢声笑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圆的兴趣。
  老师还要及时引导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巩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教学“统计初步知识”后,让学生了解本校各年级各班男女生人数,然后制成简单的统计表。又如教学“年、月、日”以后,让学生自制一份新年历,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配上插图后赠送给朋友,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很有用处,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二、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学生身边总蕴藏着许多自己熟悉的,新奇有趣的数学问题,是数学的“活教材”,教师要善于挖掘,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学连除应用题时,先让全班42个学生都参加分组活动,平均分成2个队,然后每队又分3个小组。分完后,引导探索其中的数学问题。
  生甲:全班42人,分成两个小队,可求每队几人?
  生乙:每队平均分成3个小组,可求每个小组多少人?
  师:根据分组活动情况和同学自己提出的问题,你们能编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吗?
  生:四年甲班有学生42人,平均分成2个队,每队再平均分3个小组,平均每个小组分多少人?师:编得好!你们能自己解答这道应用题吗?生:能。
  学生大部分能独立分析,解答这道连除应用题,教师讲评后,让学生自学课本中的例题,指出书中的例题与大家自编自解的应用题有什么异同点?
  这样,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把数学知识寓于学生参与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亲身感受连除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发展变化,以及问题解决的过程。既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效地培养学生探求新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设计练习,激励兴趣
  现行教材练习的设计与时代的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比,练习形式还相对编旧,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精心设计有趣,富有挑战性的练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巩固1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中,老师出示了这样一幅画:一只猴子背着一个篮子,里面装着10个南瓜,篮子破了一个洞,猴子跑到半路,就掉了6个南瓜,要求学生完成,10一口=口。教学时,先让学生观察想一想,:然后说说图的意思再列算式。看了这道有趣的题目,学生兴趣盎然。大部分列出的算式是4 6=10和10—6=4。这时老师又启发学生:“再想一想,有没有别的答案?”这时有人就说出不同的见解:
  (1)小猴子篮子里的南瓜还会继续掉出来,可以列式:7 3=10,10-7=3;8 2=10,10-8=2;9 1=10,10-9=1等可能的算式。
  (2)小猴子回家后,发现篮子里的南瓜全掉了,大吃一惊,于是沿路追回,掉了的南瓜全部捡回来,应列式0 10=10,这时,一个学生接着回答:老师,小猴子返回捡时,南瓜已经被别人捡走了,什么也没有,可把式子列为10-10=0。“太棒了”。这时老师不由叫出声来,整节课同学们通过细心观察,发现,认真动脑思考,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发展智力。
  四、开展活动,发展兴趣
  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课,可以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活动,可以使学生扩大视野,拓宽知识,发展特长,增长才干,教师应组织各种数学活动,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
  例如,教学第二册“元、角、分”的认识后,组织开展活动“小小商店”。活动前:教师准备一个募捐箱,学生准备一些玩具,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并从学具卡片上剪下各种币值人民币。活动时: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商店的样子。门的两边安排“废品回收站”和“募捐站”。教师选定一部分学生当售货员,一两名学生当废品回收员,一两名扮演募捐工作人员,其余扮演顾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人民币购买商品。废品回收和募捐活动,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汇报:
  l、顾客汇报:原来有多少钱?买了哪些东西?一共花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原来的钱数减去花去的钱数等于剩下的钱数吗?
  2、售货员汇报:一共卖出多少东西?收入多少钱?
  3、废品回收员数一下一共回收了多少个废品,付出多少钱?
  4、清募捐站的工作人员统计一共捐了多少钱?
  整堂课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活动,使他们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对学生进行环保与关心社会的思想教育。
  以上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能力的几种途径,除此,还可让学生“质疑问难”打开思维大门,又可培养学生“探索规律”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选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这样可做到既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在万能试验机上实施应力加载试验,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中的界面应力分布情况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方法:  采集新鲜成人股骨头端标本10具,在标本下端用骨水泥固
数学语言作为数学思维的工具和载体,是人类思维长期发展的成果,是贯穿于数学全部的支柱。它可使人们摆脱数学自身的抽象与约束,集中精力于主要环节,这在事实上增加了人们的思维能力。没有用符号去表示数及其运算,数学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数学符号简化了复杂的数学理论,且通过它可把远离的数学理论巧妙地联系起来。它是数学的语言,是人们进行表示、计算、推理、交流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它具有准确、清晰,具有简约思维、提高效
期刊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1)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2)梳理知识结构 (3)改造课本例题。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培养,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使用性,使学生发现数学、喜欢数学,并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景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发现并主动获取知识,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素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培养 自主学习能力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
目的:  研究中药温化蠲痹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外周血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及诱导滑膜细胞凋亡的作用,探讨温化蠲痹方治疗CIA大鼠的作用机制。  方法:  选用健
目的:  研究内脏高敏感大鼠脑、结肠中CRF-R1和CRF-R2的表达,探讨CRF-R在肠易激综合征(IBS)内脏高敏感信号传导通路中的作用,以及痛泻要方对IBS起效的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 
数形结合是借助图形的性质来研究数量关系.或借助数量关系来研究图形性质,即利用“数”和“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它具有直观性、灵活性、形象性等特点.数形结合贵在结合,只有把数与形完美的结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形中觅数、数中觅形,常能找到捷径.下面举例说明它在函数中的应用  一、数形结合思想在集合中的应用、  在集合中(1)当集合的元素为有限个时,一般选用Venn图,把集合中的元素直
期刊
摘要: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都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起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作用。因此,开展合作与交流,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沉闷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更能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从而全面提升教学的整体成效。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合作与交流 小组学习  随着初中数学新课标中提出,培养学生在课堂上以及课外的沟通与合作,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新的课题。合作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