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枕边散乱地放着七八本寒假作业,我蜷缩在被窝里,懒懒地享受温暖。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向我靠近。
“小卉姐姐,这两个字是什么?”小妹妹高举日历,硬是伸到我眼前。
“哦——”我不情愿地揉着眼,看到了两个红色的字——除夕。
“除夕!”是啊,今天是除夕,是家乡的“年”呀,我怎么还在睡懒觉呢。于是,我一骨碌爬起,因为我有“报道家乡年味”的特殊任务。
就像莫言写的《五个饽饽》一样,我的家乡也很俗,每年除夕,家家户户都要做很多好吃的来款待神明,以求来年鸿运降临。我们家乡要敬的神明,就是每家每户都少不了的观音菩萨。这观音菩萨塑像的质地因家有别,有的是玉质的,有的是铜铸的,有的是陶瓷的,有的是木制的,还有的是泥塑的;其造型也千差万别,有站着的,有盘坐着的,有单独的,有带金童玉女的,还有千手观音。原来是在观音的两旁各点一对很大的红蜡烛,在佛像前放着很大的祭盘,盘里供奉着鸡鱼肉及果品。现在与旧时不同的只是,用电子灯蜡烛替换了真正的蜡烛。
在家乡过年时,吃是少不了的,鸡鸭鱼肉,样样都有。说起吃来,各地有各地的特色菜,像我的家乡,那是以吃鱼而闻名的。据说,在酒席上,有十分之九的菜是用鱼做成的,我所知道的有:口水鱼、水煮鱼、煎鱼、蒸鱼、糖醋鱼、红烧鱼、酸菜鱼、鱼丸汤等等。家乡爱鱼,是因为“鱼”“余”谐音,图“样样有余,年年有余”。因而,家乡过年时,每家每户买的鱼就特多,做的有鱼的菜也就特多,难怪有人说,只要远远地闻到鱼香味,就知道你们村已经在过年了。是啊,这特别浓郁的鱼香,大概就是我们家乡的年味吧。
在过年时,我们家乡还有一事与别地不同,那就是除夕那天吃中午饭前,每家每户一定要把“迎春菜花”放在观音菩萨前敬一下,然后才能用餐。什么叫迎春菜花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在一个大盆里放上一朵大大的新鲜花菜,然后用红纸剪一个“春”字,用米饭把它粘贴在花菜上,这就叫迎春菜花。用它来敬观音菩萨,就是表明村民们不忘自己的幸福是菩萨所赐,因而要敬请观音菩萨来与自己共享喜庆的年味。这绿绿的花菜里面,有着我们村民的纯真质朴的感恩之情啊!
小孩们最激动的莫过于夜晚了,他们睡不着,有的在床上睁眼等待,等着最先的爆竹声响,而后是接二连三的响,就意味着春节到了,可以换上新衣了。于是,天还没大亮,他们便口袋里塞些糖果,乐呵呵地拜年要红包去了。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拜年了,拜年了!”……
小孩子们蹦蹦跳跳,大人们却还要忙碌地做饭炒菜,电视节目哗啦啦演个不停。邻居,亲友问来往,招待是少不了的,桌上满满放好零食……
年味是红红的,香香的,绿绿的,甜甜的,充满了幸福、快乐和温馨。我已经有了家乡年味的报道素材了,看样子,这次的特殊任务自己能交上比较满意的答案了。
这篇习作构思不错,以报道家乡年味这一“特殊任务”为线索,以一个报道者的眼光审视家乡的年味,能抓住重点,扣住“红”“香”“绿”等字眼,写出了家乡特有的年味。
(王伟安老师荐评)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向我靠近。
“小卉姐姐,这两个字是什么?”小妹妹高举日历,硬是伸到我眼前。
“哦——”我不情愿地揉着眼,看到了两个红色的字——除夕。
“除夕!”是啊,今天是除夕,是家乡的“年”呀,我怎么还在睡懒觉呢。于是,我一骨碌爬起,因为我有“报道家乡年味”的特殊任务。
就像莫言写的《五个饽饽》一样,我的家乡也很俗,每年除夕,家家户户都要做很多好吃的来款待神明,以求来年鸿运降临。我们家乡要敬的神明,就是每家每户都少不了的观音菩萨。这观音菩萨塑像的质地因家有别,有的是玉质的,有的是铜铸的,有的是陶瓷的,有的是木制的,还有的是泥塑的;其造型也千差万别,有站着的,有盘坐着的,有单独的,有带金童玉女的,还有千手观音。原来是在观音的两旁各点一对很大的红蜡烛,在佛像前放着很大的祭盘,盘里供奉着鸡鱼肉及果品。现在与旧时不同的只是,用电子灯蜡烛替换了真正的蜡烛。
在家乡过年时,吃是少不了的,鸡鸭鱼肉,样样都有。说起吃来,各地有各地的特色菜,像我的家乡,那是以吃鱼而闻名的。据说,在酒席上,有十分之九的菜是用鱼做成的,我所知道的有:口水鱼、水煮鱼、煎鱼、蒸鱼、糖醋鱼、红烧鱼、酸菜鱼、鱼丸汤等等。家乡爱鱼,是因为“鱼”“余”谐音,图“样样有余,年年有余”。因而,家乡过年时,每家每户买的鱼就特多,做的有鱼的菜也就特多,难怪有人说,只要远远地闻到鱼香味,就知道你们村已经在过年了。是啊,这特别浓郁的鱼香,大概就是我们家乡的年味吧。
在过年时,我们家乡还有一事与别地不同,那就是除夕那天吃中午饭前,每家每户一定要把“迎春菜花”放在观音菩萨前敬一下,然后才能用餐。什么叫迎春菜花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在一个大盆里放上一朵大大的新鲜花菜,然后用红纸剪一个“春”字,用米饭把它粘贴在花菜上,这就叫迎春菜花。用它来敬观音菩萨,就是表明村民们不忘自己的幸福是菩萨所赐,因而要敬请观音菩萨来与自己共享喜庆的年味。这绿绿的花菜里面,有着我们村民的纯真质朴的感恩之情啊!
小孩们最激动的莫过于夜晚了,他们睡不着,有的在床上睁眼等待,等着最先的爆竹声响,而后是接二连三的响,就意味着春节到了,可以换上新衣了。于是,天还没大亮,他们便口袋里塞些糖果,乐呵呵地拜年要红包去了。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拜年了,拜年了!”……
小孩子们蹦蹦跳跳,大人们却还要忙碌地做饭炒菜,电视节目哗啦啦演个不停。邻居,亲友问来往,招待是少不了的,桌上满满放好零食……
年味是红红的,香香的,绿绿的,甜甜的,充满了幸福、快乐和温馨。我已经有了家乡年味的报道素材了,看样子,这次的特殊任务自己能交上比较满意的答案了。
这篇习作构思不错,以报道家乡年味这一“特殊任务”为线索,以一个报道者的眼光审视家乡的年味,能抓住重点,扣住“红”“香”“绿”等字眼,写出了家乡特有的年味。
(王伟安老师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