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学习书法的时光

来源 :陕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fanie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望我的小学时光,学习书法的情景历历在目,令人难以忘怀。
  我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入学,上了一年“育红班”,便直接升入到了小学一年级。那时除了常规功课,我们有一项重要的学习项目就是“描红”训练。所谓“描红”是我国传统的习字法,是指在印有红色字或空心红字的纸上摹写,是初学写字的最好训练方法之一。学校会发给学生统一的“描红”本,本子每一页都印有红色的标准楷体字,在字上面有一张薄薄的近乎透明的纸,供练习书法者仿照临摹。
  初学“描红”,准备好笔墨,老师会为我们详细讲解,如何握笔,如何起笔,笔画的先后顺序。例如握笔姿势:大拇指要按住笔杆靠身体的一方,大拇指处于略水平的横向状态;食指的第一节与第二节的关节处由外往里压住笔杆;中指紧挨着食指,勾住笔杆;无名指紧挨中指,用指甲根部紧贴着笔杆顶住食指、中指往里压等等。老师讲解完毕,我们便蘸上墨汁,小心翼翼一笔一画开始描写。班主任老师则在教室里来回巡视,反复指导,逐一纠正。我们年龄小,理解能力差,横竖撇捺,反复修改描画,费好大的劲儿,一个毛笔字才勉强完成。描写完一页,我们手指早已酸痛不已。老师以红圈的方式评定作业的优劣,哪个字描得好,他会用鲜艳的红圈圈起来。发下作业,我们会迫不及待数自己“描红”的红圈,而且相互比较,不甘示弱。
  升了高年级,“描红”本淡出了我们的视线,进入到临帖阶段。学生临帖阶段对老师的水平要求日渐提高,但我们学校没有专业书法老师,学校为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大胆启用了一位老人作为全校的书法辅导老师。那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头发略白,鼻子通红,穿着朴素,不苟言笑。他并不是学校的带课教师,只是学校传达室的杂工而已。因为他是学校看大门的,每日必见,所以全校孩子都认识他。我们不知道他姓字名谁,因为他鼻子特别,所以私下里都叫他“红鼻子”。红鼻子老人虽然不是老师,但他的毛笔字确实出众,学校的大字标语大部分出自其手。
  “红鼻子”老师走马上任后,捧着字帖行走于各年级各班进行辅导。我们刚开始对他很不屑,认为他是学校的杂工,肯定不会教书,但上了几节书法课,我们对他的看法完全改变了。这个看门老人讲书法理论滔滔不绝,什么欧体颜体,什么大篆小篆,什么王羲之赵孟頫,简直是如数家珍。他不仅会讲解,还常常现场演示,毛笔字写得那叫一个潇洒飘逸,所有的学生被其深深折服。自此以后,喧闹的书法课变得异常安静。
  到了小学高年级,学校重视素质教育,学生可以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小组,我加入的是书法兴趣组。每个组群都配有一名指导教师,书法组的指导教师当然是书法最牛的“红鼻子”老师。他平日很忙,不仅要完成传达室的工作,还要给学生上书法课,课外还要给我们兴趣班进行指导。“红鼻子”老师规定,我们书法组的活动时间是早上上课前和放学以后。由于报书法组的人数众多,学校破例将学校会议室给我们学习使用。每天早来的学生,会直接来这里,在灯光下拿出笔墨,打开临摹本,坐在长条桌凳上,开始认真练习书法。“红鼻子”老师早已站在会議室里等候了,他示意我们坐好,缓慢踱步一一看着我们书写。我们临摹的欧体、颜体、柳体、赵体,在他的指导下,都慢慢进入状态。我那时特别喜欢柳公权的书法,但当自己临摹时,却不得其法。有一次“红鼻子”老师来到我身边,看见我的毛笔字后,便驻足停步。他眉头微蹙,轻轻用手指敲打纸面,告诉我哪里出了问题。柳体横竖的起笔,撇捺的回勾,如何讲究,如何布局,他言简意赅向我讲解,句句直中要害,今我佩服不已。在“红鼻子”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校好多学生都在各级各类书法比赛中获奖,小学毕业考试时我们学校的书法得分也非常高。
  一晃许多年过去了,很多往事都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消散,但当年入学“描红”涂鸦的情景,“红鼻子”老师教我们临摹书法的细节却历历在目,恍若眼前。感谢母校的精心培养,感恩那些可敬可爱的老师们的无私付出。时光不朽,记忆永存!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其他文献
中午经过八年级办公室时,隔着老远就听见老师的斥责声,走近一看,只见今年刚参加工作的王老师正在教育一名男生,王老师的声音很大,学生似乎也一脸不服气的样子。两人就这么僵持着,见我进来,王老师与我打了声招呼,又准备与学生理论。  看着两人的表情,我知道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望着王老师桌上的值日牌,我笑着说:“王老师,今天该你值日吧,你先去校园巡查一下,我和这位学生谈谈。”听了我的话,王老师欲言又止,点了点
期刊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职校生的高就业率为国家经济建设贡献了巨大的人才红利。职业教育的成效是显著的,但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仍然不高,仍然难以吸引优秀学生报考,仍然处于“叫好却不叫座”的困境。这一困境的产生有其历史原因,也与很多职业学校始终徘徊在“普教化”与“技能化”两个极端,办学定位不清有很大关系。一、在“普教化”与“技能化”间走极端的办学模式  所谓在“普教化”与“技能化”走极端的办学
期刊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沉迷于欣赏他人带给我们的美景,而忽略了自己的存在。岂不知,在他人眼里,我们早已站成一道美丽的风景。”随着学生孙莹的精彩演讲,台下掌声响起、再响起!  全县中小学生“喜迎十九大——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在一阵接一阵此起彼伏的掌声中落下帷幕。孙莹同学不负众望,以出色的表现夺得小学组第一名。当她捧着金光闪
期刊
  本文对四种白介素在肝损伤患者中的表达及构建NOR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进行了研究,以了解患者肝脏受损程度及细胞免疫功能状态、为临床对肝损伤患者进行免疫干预治疗和预后估
  本文旨在观察高糖是否上调血管平滑肌细胞中骨桥蛋白的基因表达;观察PPARγ配体是否抑制高糖刺激下的血管平滑肌细胞骨桥蛋白的基因表达;对比观察他汀类对高糖刺激下的血管
这是我刚走上教师工作岗位时发生的一件事。  那天,当父亲到我工作的地方看我时,我的胸口却像堵着一块石头,在跟父亲聊天时,我提起小麦。  早晨,我被小麦的父亲叫住了。他站在太阳底下,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落下来。他从衣兜里掏出一沓零钱,请我转交给小麦。  “老师,他家可穷了。”我把钱转交给小麦时,有同学告诉我。  我的心突然紧缩成一团。“老师,不如我们来帮帮他好吗?”听同学们这么说,我的心里暖暖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