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独立学院通过搭建经管类实验教学云平台,构建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经管类实验教学中心,能够增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增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衔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顺利实现向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转型。
  关键词: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中心;应用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8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190-0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独立学院正在不断深化内涵建设,积极向应用技术性大学转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是其根本任务。其中,经济管理类专业基于其所面向产业和行业的应用特性,应当遵循“协同创新,资源共享,优化组合,提高效率”的原则,积极构建实验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机制,通过借鉴国内外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体制和发展模式,结合国家对文科实验室建设的要求,打破院系界限,建设统一的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经管类实验中心)。
  一、实验中心建设的驱动因素
  独立学院的经管类实验中心建设应按照应用技术性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在原有的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突出实践教学、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适应社会对职业化人才的需求,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新机制。
  1、 突出实践教学
  独立学院教学工作的核心是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构建实践教学驱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必然选择。作为本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要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才能从制度上保障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目前很多高校将文科专业实践环节学分占总学分的平均值要达到25%以上,这样的要求,一方面促使经济管理类各专业更加重视实践教学,另一方面也使相关教学单位认识到,在独立学院师资和经费本就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以各自独立且分散的实验教学条件,很难满足校内实践教学的需求。
  根据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多以计算机为工具利用相关软件开展实验教学的共性,相对集中的建设网络机房,合理调配资源,不但投资少,管理方便,还能大大提高实验室的利用效率,这也成为经管类实验中心建设的原始驱动力,只有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条件下,实验中心才能真正发挥积极作用。
  2、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由以理论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向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体系,仅仅靠单纯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量难以实现重构和转变,必须是教学理念、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一系列内容的置换。要仅仅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基本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是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二是要通过模拟实训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通过跨专业模拟实训增强学生的协同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以上目标的实现,需要对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结构性调整,单独一个系或专业很难有所作为,将经管类各专业教学资源整合,可以构建满足应用性人才培养要求的实验课程体系,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结构,打造实验、模拟实训于一体的实验教学平台是构建经管类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组有效途径和载体。
  3、适应社会对职业化人才的需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立高等教育分类管理体系,要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独立学院的就业率一直是其发展的生命线,经管类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发展能力决定了其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是否具有决定性的优势,通过系统而全面的开展实践训练,将大大提高他们对岗位的适应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经管类实验中心承担对学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任务,通过系统的开设模拟实训课程,使学生能尽快适应行业和产业对职业化人才的需求,提高对未来岗位的适应性;通过模拟实训课程,让学生进行岗位体验和职业化训练,这样的要求不是某个专业能够独立开展的,而要面向某个行业进行全流程的模拟,传统的基于专业设置的实验或模拟实训课程无法满足职业化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要整合相关专业资源,开展跨专业模拟实训,提高仿真程度,实现专业和岗位之间的无缝衔接。
  二、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中心的机制体制建设
  1、 搭建三个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首先要搭建专业课程实验平台:打造实验课程群,将学生理论学习与实验相结合, 使学生通过实验课程,验证理论课程的知识,让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熟练应用各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辅助工具。
  第二要搭建仿真模拟实训平台:根据专业技能要求和行业职业要求,使学生通过仿真模拟实训,系统掌握未来实际工作环境下的业务流程,做到与未来工作岗位的无缝链接。学生经过全流程的模拟实训,不但能够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也能了解相关行业领域内各种专业知识,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
  第三要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独立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基于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以及学生自身优势,却能另辟蹊径,取得不错的成绩。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学生的经济意识、管理能力、协调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通过整合经管类教学资源,系统性开设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将大大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成功率。通过系统性的模拟训练使学生体验创新创业过程,帮助其更加清晰的给自己做好定位和职业发展目标;对有在模拟实训过程中表现优异且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帮助其开设实体公司,真正实现由模拟向现实的转变。通过创新创业模拟实训这一环节,可以降低创新创业的盲目性,使学生在真正实践之前积累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能够探索出一条更加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2、构建面向产业和行业的实验课程体系
  学生通过专业学习虽然可以掌握一定的知识和规律,但真正到了社会才会发现由于行业和产业千差万别,没有一成不变的知识,高校要通过实验课程要缩小这种差距,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独立学院单凭自身能力很难建设高水平的实验课程体系,应当根据社会实际需求,邀请学科领域专家学者、行业专家及从业人员组成经管类实验教学顾问团队,指导实验课程建设。   实验课程的建设需要高校对本地区产业和行业发展具有更加清晰的认识,通过有针对性的开设相关课程和模拟实训。同时将课程建设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探索构建经济分析师、理财师、物流分析师、电子商务师等职业资格知识、能力标准体系,以此为基础建立经管类综合人才培养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认证体系。与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合作组织相关的从业资格认证考试。
  3、双师型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经管类实验教学中心开展的模拟实训和创新创业实践教学都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需要一只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高校一方面要通过教师直接到企业挂职锻炼,锻炼教师在分析解决具体问题方面的能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另一方面可以从相关行业和企业引进一些高水平的专业人才直接面对学生讲授相关课程,大大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软硬件环境建设
  1、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实验教学云平台
  高校实验室建设成本高,更新换代快,其中应用端既计算机需要大量的投入,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能够使用的实习实训平台不再仅仅局限于实验室的计算机,手提电脑、智能手机成为学生常用的工具。通过搭建云平台,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对终端设备的要求相对较低,不用安装复杂的实验软件,学校可以将资源集中于核心系统(服务器、网络、存储等),提高了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
  云计算、云存储即使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登录实验平台进行学习与实践。特别是在ERP等实战型的模拟实训操作中,学生完全可以利用云平台,在教师的指导下,组建实训团队,激动灵活的开展实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开放化的教学云平台,使资源和信息共享,学生无论是在实验室还是在宿舍,甚至放假在家期间,都能够通过互联网登录平台开展实验实训,真正体现终身学习。
  2、体验式、交互式的实验教学环境建设
  经济管理学科属于应用性学科,对独立学院的经管类专业来说,实践教学体系应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根本目标,以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职业素养、创新潜力为核心,打破传统的以专业为基础开展实验教学的方式,整合资源,突出在商业环境下全过程的系统训练,使学生的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
  经管类实验平台建设有必要摈弃传统的验证式教学方式,要让学生真正身临其境的感受到真正的商业环境,不仅仅有理性的认识,更有感性的认知,这样一方面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获得经验,另一方面与显示工作环境做到无缝链接,有助于就业和创业。
  3、流程化、模块化教学软件群
  实验云平台根据学校对学科专业教学和科研的需求,在软件搭配上,皆配置满足教学科研的先进教学工具及平台,如通过仿真虚拟教学软件,提供模拟企业上市流程、银行业务办理及全球行情资讯终端等,让本科学生体验高仿真的实训环境和精准全面的数据资源,更深刻的掌握课堂所学知识,并配以贴近教学的专业课程,以虚拟的实训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先进的策略模型构建平台能有效运用数据结合理论知识进行相关分析,培养其数据分析能力及创新意识,也为研究生提供更广阔的研究思路。
  综上所述,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特别是在独立学院这种资源相对紧张,投入相对不足的高校,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另一方面要整体筹划,认真落实,不断借鉴先进经验,即使总结,改进机制体制,才能真正将实验教学融入到人才培养机制体制中,并不断优化整合,形成自己的特色。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项目名称: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经管类专业校内实践平台建设研究与实践校内立项
  参考文献:
  [1]倪杰,吴远征.经管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实践.
  [2]李智勇,陈韦伶.基于云计算的经管类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探讨[J].教育信息技术,2013(5):18-21.
  [3]刘咏梅.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创新实践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12-14.
  [4]刘曜.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研究.民办教育研究,2009(1).
其他文献
摘 要:情境教育在当代的儿童教育中意义重大,它符合21世界面向世界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有着无限潜能可供挖掘的教育尝试。本文将以个人对情境教育的一些浅探展开阐述,望能为情境教育尝试中的教师提供帮助和启示。  关键词:情境教育;儿童;教育模式  情境教育是一种体现新时代教育理念的课程模式。开展情境教育必须以儿童的认知规律为基点,挖掘儿童之“真”,熏陶儿童以“美”,触动儿童以“情”,启迪儿童之“思”,
摘要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方法:对2003年12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总共58例腹部闭合性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行手术治疗,10例行非手术治疗,死亡2例,早期人院(2 4 h)5例,术前治疗,准备时间为1h加减0.5h。结论:早期诊断及早剖腹探查,合理选择术式,仔细操作,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摘要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6年10月~2009年10月。选取我院就诊的9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使用甲氨喋呤药物治疗,观察组49例联合使用来氟米特加甲氨蝶呤治疗。结果:随访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握力、ESR、关节压痛数等指标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围产期新生儿因缺氧引起的脑部病变,是造成新生儿死亡和儿童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建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死率显著降低,但存活者永久性脑功能缺陷的发生率仍较高,因此HIE的诊治越来越引起重视。我科自2007年1月~2009年1月在收治中重度HIE患儿中,在综合治
摘 要:生物实验是高中生物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本文结合作者学习经历与体会,简要介绍了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阐述了实验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期对高中生物学习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051-01 
成功的语文教学,让学生如饮琼浆,通体酣畅;  失败的语文教学,让学生如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成功的语文教学,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享受。这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怎样走快乐语文成功之路呢?也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放下牵着鼻子的手  受应试教育和传统语文教学的影响,情感丰富的语文学科,总是被主宰课堂的语文教师肢解为僵化的,呆板的解剖学科,让一个个鲜活的人文符号,变成了枯燥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