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和绝经后盆腔器官脱垂妇女发生压力性尿失禁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构建

来源 :中国妇幼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ibu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盆腔脱垂发生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孕期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盆腔脱垂发生SUI的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一二级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于该医行盆腔功能检查的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96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相关危险因素.其中合并SUI的列为观察组,未合并SUI的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年龄、体质指数(BMI)、是否绝经、孕产次、分娩方式、有无子宫切除、慢性高血压疾病、糖尿病、会阴裂伤、子宫肌瘤、便秘、多囊肾、泌尿系统肿瘤、复发性尿路感染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增加POP发生SUI的危险因素.运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建立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盆腔脱垂发生SUI风险预测模型;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计算平均错判率和一致性;采用R软件基于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列线图.结果 观察组年龄>50岁(71.9%)、阴道分娩(67.7%)、孕产次≥2次(69%)、高血压疾病(44.8%)、会阴裂伤(32.8%)、子宫肌瘤(31%)、便秘(36.2%)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37.9%)构成比高于对照组(43.6%、47.1%、47.4%、23.7%、10.5%、13.2%、13.3%及15.8%).年龄>50岁、阴道顺产、孕产次≥2次、会阴裂伤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纳入风险预测模型,得出ROC曲线下面积为0.25,风险预测模型有一定的准确性.结论 该模型可用于临床实践,望成为POP发生SUI的重要预测工具.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不同性质乳腺组织中miRNA-210的表达量,评估miRNA-210表达量与癌细胞增殖、上皮-间质转化(EMT)及自噬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内在联系.方法 2018年9月-2019年10月间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结节患者67例,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原发性乳腺癌结节74个作为乳腺癌组、乳腺腺瘤41个作为乳腺腺瘤组;取每例患者的正常乳腺组织标本共67例作为正常乳腺组.对比3种乳腺组织中miRNA-210及增殖、EMT及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评估miRNA-210与癌细胞增殖、EMT及自噬活性的内在联系.结
目的 分析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 LINC00174调控miR-153-5p对乳腺癌细胞MDA-MB-468增殖、凋亡及迁移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6月-2019年12月在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5例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分为si-NC组、si-LINC00174组、si-LINC00174+anti-miR-NC组及si-LINC00174+ anti-miR-153-5p组.采用qRT-PCR检测LINC00174、miR-153-5p的表达水平,采用MTT检测
目的 探讨戊酸雌二醇与氯吡格雷联用对去卵巢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雌性SD大鼠100只,分为2批,每批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组(0.1 mg/kg)、氯吡格雷组(7 mg/kg)及戊酸雌二醇(0.1 mg/kg)与氯毗格雷(7mg/kg)联用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彻底摘除卵巢建立围绝经期模型,摘除卵巢后开始给药,给药7d后开始手术,并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复灌120 min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第1批
目的 探究2018-2020年吉林省高龄孕妇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妊娠结局.方法 收集2018-2020年吉林省各个市(州)孕产妇(14~50岁)出生缺陷医院监测资料.将孕产妇按年龄划分为3组,低龄组(<20周岁)78例(1.65%),适龄组(20~<35周岁)3868例(81.60%),高龄组(≥35周岁)794例(16.75%).统计3个年龄组孕妇出生缺陷发生率,分析高龄孕妇出生缺陷疾病顺位,对不同年龄组别与出生缺陷妊娠结局进行差异分析.结果 吉林省2018-2020年高龄孕妇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1
目的 分析唐氏综合征孕中期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结果,为临床判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4月在长春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筛查的8204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在孕中期行血清学指标(甲胎蛋白、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游离雌三醇)检测,进行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分析其筛查结果,统计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及神经管缺陷的阳性检出率.根据筛查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对比两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及低出生体质量
目的 分析柳州地区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筛查结果及基因型分布,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20年2月203080例柳州地区新生儿,通过G6PD活性检测或G6PD/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6PGD)比值测定筛查出G6PD缺乏症患儿,然后选取9931例阳性样本中的961例及酶活性正常样本81例,采用多重荧光PCR溶解曲线法进行12种突变检测.结果 在961例样本中,检测出G6PD突变类型10种,基因突变类型分布:1388G>A突变318例,1376G>T突变
目的 探讨基于行为转变模式的健康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择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18年4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7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该研究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基于行为转变模式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疾病认知、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状况、妊娠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胎儿预后.结果 干预前两组疾病认知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疾病认知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目的 分析对比该院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超声筛查情况.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与2014年1月-2016年12月疑似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纳入研究,对比前3年与近3年患儿超声筛查结果、不同性别疑似新生儿中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分析前3年与近3年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分型情况,对比治疗情况.结果 前3年总筛查数为3265例,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为1.29%;近3年总筛查数为5132例,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为1.87%;近3年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高于前3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3年先天性
目的 探究井穴麦粒灸联合穴位贴敷对围绝经期失眠患者匹斯堡睡眠质量(PSQI)评分、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失眠患者8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井穴麦粒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PSQI评分、血清FSH及雌二醇(E2)水平、心理状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SQ
目的 分析基于行为转变模式的喂养教育对初产妇母乳喂养信心和喂养行为的影响,以期提升初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方法 选取2019年1-6月在舟山市妇女儿童医院检查的128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4例.两组初产妇均严格按照孕期保健检查进行各项规范检查和健康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行为转变模式的喂养教育.对两组初产妇入组时、分娩后42 d进行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GSES)调查并行组间比较,调查产妇出院后42 d内喂养遵医遵护行为并行组间比较.统计两组新生儿产后7d、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