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胃止痛微丸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f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清胃止痛微丸对胃溃疡(PU)的溃疡愈合及清除幽门螺旋杆菌(HP)的作用。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分别用清胃止痛微丸、四方胃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溃疡愈合、中医证候和HP清除情况。结果:胃镜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有效率为71.67%,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有效率91.67%,对照组有效率88.3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有较好的抑制HP的作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HP清除率为47%。结论:清胃止痛微丸有较好的治疗胃溃疡和清除HP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颅内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胶质肿瘤临床、影像与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胶质肿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7例,女7例,年龄6~56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 p2 1WAF1基因多态性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 (PCR SSCP)法检测 10 0例乳腺癌组织 p2 1WAF1基因的结构变异 ,同时应
目的分析186例散发乳腺癌患者肿瘤易感基因BRCA1(breast and orarian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BRCA1)突变情况及突变位置.方法应用PCR-SSCP(single-stranded canformati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足细胞内的分布及其所表达的VEGF亚型.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法观察VEGF在足细胞内的分布;逆转录PCR(RT-PCR)检测足细胞表达不同分子质量V
目的 从细胞水平探讨乳腺癌耐药机制 ,以期为选择化疗方案提供参考 ,获得更有效的化疗效果。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 ,对乳腺癌的主要耐药指标GST -π、TOPOⅡ进行检测 ,
目的研究肥大细胞(MC)在IgA肾病患者肾间质中的分布及与间质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采用甲苯胺蓝特殊染色法及MC特异酶(即类胰蛋白酶,tryptase)免疫组化染色法,对12例IgA肾病患者
目的:观察直流电场对鼠坐骨神经横断后脊髓运动神经元bcl-2,c-jun及bax表达的作用.方法:鼠坐骨神经横断后,分批于手术后1、4、7、14、28d取材,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光镜下观察脊
目的 探讨足月儿在不同分娩方式时脐血白细胞介素 6 (IL 6 )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 6 8例阴道分娩、择期剖宫产和急诊剖
目的探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TGF-βRⅠ)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它们在胃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慢性浅表性胃炎(30例)、肠化生(30
目的探讨保肛术后,可能导致复发的各种因素.方法通过复发病例的分析,寻找出复发的主要因素.结果除因癌细胞脱落造成种植等因素外,最主要原因是切缘与癌下缘距离过近.结论保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