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探究式教学思想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深入开展.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物理课程的培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然而,要真正落实新课标,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则需要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存在一个弊病:就是以教师为中心,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全部教学设计理论都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按照这样的理论设计课堂教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很少,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不利于创新性人才的成长.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规范办学的背景下,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很难使学生高效地学习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怎样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物理学习的效益呢?我认为应用探究式的物理教学方法改革物理课堂教学.
  1如何理解科学探究
  目前,物理教育工作者对于科学探究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有一种观点认为,只要把学生放开,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动手实验才是科学探究,才是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这种观点是对科学探究的狭义理解,只看到了科学探究的自主性和操作性,而忽略了科学探究的本质含义.科学探究应是一种学习方式,是一种认知方式.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家进行科学试验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这才是科学探究的实质.
  探究式是学习物理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在我国中学物理教学中一直被忽视.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第一次国际科学课程改革浪潮中,科学探究才作为物理学的学习方式进入到中学课程和教学之中.物理学呈现出来的不是干巴巴的事实,从根本上说,是人类探究物质世界本质的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这种观点得到国际物理教育界的普遍认同.虽然布鲁纳倡导的发现法在理论和实践中得到怀疑,但对于高中生学习物理来说,科学探究无疑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也逐渐得到认同.
  2科学探究与物理知识建构的关系
  在物理教学改革中,有许多人担心强调科学探究会影响学生掌握物理知识,而且浪费时间,会耽误正常的教学进度,远没有传统的讲授法节约时间.实际上用科学探究的思想指导物理教学不是忽视物理知识的学习,而是注重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科学探究与知识的建构是在同一过程中发生的.建构知识与传授知识的本质区别在于:传授是自上而下的,知识来源于教师和教材,接受者是学生.而建构则是自下而上的,学生头脑中本来只有一些对物理现象和问题的前概念和特殊的认识,这些原有认识只有在科学探究中经过冲突和碰撞才能真正转变,科学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才能真正建立起来.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是在科学探究中推翻前概念和原认知,重新建立科学的概念和思维的过程.
  很多高中生感到物理难学,有的感到书本上简单,但实际做题时很难.显然,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存在着差异,表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迫在眉睫,这就需要课堂教学改革.研究表明,探究式教学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和发展过程.在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将物理学科的本质与学生学习认识规律有机地统一起来,体现了物理教学的特点.
  科学探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内在动机,充分发挥学习的潜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讲堂”成了“学堂”学生自由地、自主地建构自己物理学的“大厦”.
  3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
  如高中物理“描述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探究:
  3.1准备
  教学过程之前,准备该实验的仪器:电源、灯泡、电压表、电流表、导线、滑动变阻器、坐标纸或小笔记本电脑(学生也要学会用电脑作图).将学生按照学习能力分组.
  3.2开始
  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能否测出小灯泡的电阻,如果不能,说明理由.我们应如何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如何设计?
  3.3实施
  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要积极思考,很多实验小组肯定设计出不同的实验方案.每一个学习小组要经过讨论,统一思想,运用一个电路图进行实验,读数、作图,分析实验结果.
  3.4总结
  每一个实验小组的小组长组织本小组成员展开讨论、交流,然后分小组交流展示.教师根据各组实验的结果教师积极组织全班大讨论,大展示.集体分析,集体纠错,分析各实验方案的优劣,理出正确的实验思路.
  3.5点拨
  根据实验结果,老师总结实验:用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还是限流式接法、用电流表的外接法还是内接法.讨论优劣,形成正确的电路图.
  3.6反思
  鼓励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经历的思想历程,形成对该知识点的准确认识.经过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学生对“描述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这一高中物理的重点内容有一个准确、清晰的认识,符合人类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学习知识的快乐,能力得到提高.
  总之,探究式物理教学法,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多优点.它可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方法,提高物理学习的兴趣,深化对知识来龙去脉的认识.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通过自我的质疑,小组的合作交流,锻炼了交流表达的能力,提升了学习的能力.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生如何学.这也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探究活动的主体,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成为课堂教学中的“小老师”.只有这样,我们课堂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其他文献
在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教师要静心思考:这节课的教学设计、重难点讲解、学生的能力培养等主要指标有没有达到预期,哪些部分还需要进行调整、改进和完善.这对提升教师自
中学物理在“以人为本”的教学指引中,教学应立足学生本位,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教师的情绪对课堂氛围和学生的学习情绪有着重大的影响,教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和力,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融入学习氛围.物理包罗万象,我们应该掌握教学规律,从开发非智力因素入手,运用直观、形象、生动的多媒体创造情景,认真组织好每堂课的教学,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一些典型、生动、有趣的事例补充教材,扩大学
带电体在复合场中的圆周运动是指带电体在重力场和匀强电场的复合场中的圆周运动.在运动的整个过程中究竟是哪一位置速度最大?如何确定这一位置?这些问题是学生在解决带电体在复合场中的圆周运动的难点.解决这些问题首要的是把握住速度最大位置的特点,依据它的特点掌握合适的方法就可以找到它.教学过程中总结出速度最大的位置具有两大特点供大家参考.  1速度最大位置的两大特点  1.1势能最小,动能最大  类比于只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成为不少中小学校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新尝试.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主导课堂,充分发挥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则担当
物体在传送带上的运动,涉及到的物理过程比较复杂,适用的规律跨度也很大,对于中学生来说,思维方面的要求极高.比如对受力分析的把握、牛顿定律的应用、参考系的选取、相对运动的分析、功能关系的理解等方面,要求学生的物理知识面要宽,纵向联系要能做到深入浅出,横向联系要能做到无缝链接,只有这样才能迅速准确的列出相关规律的方程,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要想做到这一点,在解题过程中,画出相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在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按照新课程标准中对物理学科提出的要求,教材在充实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的“小实验”“小制作”,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阅历,更重要的是“小实验”“小制作”能使学生加深理解所学的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潜能.现就“小实验”“小制作”
1趣题呈现  题目小蚂蚁1、2和3,始终同时1瞄向2爬行,2瞄向3爬行,3瞄向1爬行,每只小蚂蚁爬行的速度都为v=0.3 cm/s.开始时它们的位置形成一个边长L=90 cm的等边三角形.(1)它们需经过多长时间相遇?(2)相遇点在何处?(3)如把小蚂蚁当作质点,绕着它们的最终相遇点转过了多少圈?(4)经过的路线如何?  2趣题解析
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像这样的特点,因此人们对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软件及多媒体教学网络的开发运用呈现出空前的热情.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许多人过分乐观地认为,这些媒体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学习效果无疑会大大提高,实际情况却往往不尽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对多媒体的特性及教学效果没有真正深入了解和掌握.  1多媒体辅助教学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最典型的特征是:实时性、直观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加强课外实践活动.这是加强物理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物理课外活动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的以非教科书内容为主的有组织、有计划、有安排的物理学习活动,是物理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长时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物理教学的形式和途径应该是丰富多彩的,除课堂教学外,还必须有各种各样的课外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活动是物理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阵
注意:表示推测时,could不是过去式,只是语气更委婉;若是推测已发生的事或过去的情况.用can/couldhave+过去分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