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的包容审慎监管研究

来源 :金融与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包容审慎是我国新经济领域政府监管权行使的重要原则。以互联网金融发展实践为例,考察表明互联网金融包容发展中广泛存在监管缺位,同时互联网金融审慎监管实践又表现为包容不足,这些极端的监管现状突出体现在互联网金融行业重大监管失序事件频发,包容审慎监管原则备受广泛质疑。以包容审慎监管来审视互联网金融监管,需要遵循以科技创新、风险防控、金融特性为着力点的监管思路。在包容审慎监管原则的指引下,科学监管应主要集中于推进互联网金融市场准入改革,寻求多元监管替代机制,创新事中监管秩序和科学设计惩处机制。
其他文献
摘 要:基于2000—2019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通过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了金融发展、资本错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内在关系。研究发现:(1)金融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在不同区域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小;(2)资本错配显著降低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资本错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负面影
服务贸易的蓬勃发展为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路径。对服务贸易自由化影响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理论机制进行分析,以增加值获取能力和价值链控制能力评估中国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利用2004-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和中国服务贸易数据就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部分制造行业陷入“低端锁定”困境,服务贸易自由化能够缓解价值链“挤出”风险。(2)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获取能力提升作用显著,对价值链控制能力的提升作用不明显。总体来说,服务贸易自由化有
摘 要:地方政府债券流动性已有研究主要使用成交量、换手率等交易活动类指标,缺乏价格类指标分析,难以全面量化评价流动性状况。本文使用2009年10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银行间债券市场逐笔成交数据,综合运用交易活动类指标和价格类指标,构建地方政府债券流动性指数。基于对该指数现状和历史走势的分析以及与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的对比分析,本文指出地方政府债券流动性近年来在稳步提高。未来应坚持市场化导向,通过完
基于我国2010—2017年28个省份的相关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2SLS与系统GMM进行分析,探究人工智能发展水平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人工智能发展水平对制造业就业数量与就业工资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相比之下,人工智能发展水平对制造业工资的促进作用更强,克服内生性的影响后结论依旧稳健。进一步中介检验表明,人工智能发展水平通过促进消费升级提升了制造业就业工资,但并没有通过消费升级促进制造业就业数量。
摘 要:股权激励和反收购措施是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的重要方式。文章以2006—2017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将股权激励、反收购条款和企业创新纳入统一分析框架中,考察两种公司治理机制对企业创新的综合影响。研究发现:股权激励显著提升企业创新产出水平,但反收购条款负向调节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控制内生性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情景分样本进行分析发现,股权激励的创新效果相对稳定,但反收购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