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初中语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iu3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是走向素质教育。初中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也应落实素质教育。语文学科这个基础教育的基础,既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又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工具和媒介, "显而易见,初中语文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意义重大,它落实素质教育情况如何,不仅对初中语文教学的自身质量产生影响,而且关系到整个基础教育的质量。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摆在每一位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学落实;
  笔者试以自己对素质教育理论学习心得及结合多年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谈一谈对初中语文教学如何落实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思考之一: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树立素质教育思想。作为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这样一来的观念:人人应当学习语文,人人应该学好语文。因为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在每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所以我们既不能把语文教学单纯地为升学服务,大搞"题海"战术,加重学生负担,妨碍学生的全面提高和全面发展,也不能单纯地为培养少数几个"尖子",让大部分学生成为陪读者,而应把语文教学的主要精力,投入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全体学生都能学,都会学,让每个学生都具备基本的语文素质。这种"一切为了学生学好语文"与"为了一切学生学好语文"的素质教育观念的树立至关重要,为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制订好能为全体学生接受的教学目标。要使每个学生都喜欢语文,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的可接受性。要使学生学得会,能掌握,就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明确学习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目标的制定要有层次性,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要有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和提高。现行浙江版初中语文教材这方面做得较好,教学目标制定就鲜明地体验了上述思想。如第三册写作训练课《松鼠》一文的教学目标为:教学目标,知识教学,掌握"缨、兽、窝、杏、榛、栗、舵、杈、苔等9个字。了解文艺性说明与平实性说明的区别。能力训练,注意积累和运用下列词语:驯良、机警、乖巧、敏捷、狭窄。通过实践,初步抓住特点说明事物。 思想感情教育,感受小动物的可爱,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这样教与学目的性明确,可操作性强,贴近学生实际,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基本能达到预期学习目的。当然,教师还可以针对个别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目标作适当、灵活调整,降低或提高要求。如在听说训练课文《人民的勤务员》这一课,其中目标之一要求学生听两遍课文,能复述课文大意,这对几个智商较差的学生目标显得过高,我们在教学时可以把目标调整为听三次复述课文或改为复述一件事。这样,降低了目标要求,使稍差学生能接受所学的内容,也能达到教学目的。
   2、要重视教学效果。初中语文在实施素质教育时,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要及时了解教学效果,通过效果的反馈,随时调整教学的动态过程。教师了解、收集教学效果的信息,可用个别谈话、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单元测试等方法。这样能做到"顾两头,促中间",使基础好的学生保持稳步上升,基础差的学生能有明显的提高,使全体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都有所进步。
  3、不断改进教法和学法。一方面,教无定法,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的最好办法是设法让学生对学习语文感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如可采用设疑激趣"法,因为""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有疑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例如在教《春笋》一课时,教师设计了两个问题:其一:本文所写的主要人物是放牛娃,给题目添一个副标题——《一个的放牛娃》。要求用一个能表现放牛娃的品质词语填空,并说说根据。"此疑一出,激起千尺浪,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他们仔细看课文,认真思考,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有说"热爱科学"的;有说"脚踏实地"的……并引用课文内容,说得头头是道、又跟邮局,学生发言踊跃,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稍加点拨,就顺利完成了第一个教学目标。教师接着顺势再设疑:其二"本课既然主要是写放牛娃,那么为什么不用’一位放牛娃’作为题目,而用’春笋’ 呢?此问一出,再次激发学生兴趣,第二个教学目标--题目的含义、作用及文章的主要写法由此顺利展开……另一方面,语文教师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会学",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尝试。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例如要培养学生养成以下良好语文学习习惯:
  1、读书的习惯。通过三个要求培养,一是不动笔墨不看书,指导学生勾画、批注。二是讲效率,包括翻书、拿笔、阅读、书写等。三是作摘录。
  2、做笔记习惯。第一步老师教,新学的知识,反复探讨的问题,教师小结的总问题、板书、自己不懂的问题要做笔记。第二步教师导,在应该记的时候,老师给以提示……。思考之二:应注重语文教学法的德育功能。思想道德素质是学生素质中最重要的部分。素质教育重要的一点要教会学生做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道德逐渐成型的关键时期,利用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教学活动、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所有学科课堂进行德育教育和渗透至关重要。不言而喻,初中语文的教学是其中主要的阵地和渠道。所以强化德育功能,为提高人的素质服务,这是语文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给初中语文教学法带来的又一个思考。德育教育内容丰富,现仅就如何通过初中语文教学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一问题试作论述。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应贯穿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初中语文教师要利用语文学科本身作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中学语文科教学大纲规定,中小学开设语文课目的就是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学会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我们应该教育学生:一个人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就是热爱祖国的表现,是维护民族尊严、民族酌情的表现。也应使学生明白:我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甲骨文算起,三千多年一直保持统一、稳步演变,这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我国的语言文字使用广,占人类人口的近四分之一,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语言文字就直接受到汉语文的影响;汉语又是世界上最发达最优美的语言之一,汉字的音、形、义相结合的优越性为世界所公认,是联合国的五种语言之一等等。通过语文教学渗透这些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利用语文教材内容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锦绣河山
  如果说语言是祖国的声音的话,那么祖国的形象则是以河山的面貌出现,热爱祖国就是热爱祖国的锦绣河山。祖国河山在初中语文所选教材的作者的刻画下显得景色绮丽,风采诱人,美不胜收:范仲淹笔下的春和景明的"洞庭湖",烟波浩淼,岸芷汀兰,让人心旷神怡;老舍描绘的鲜花遍地的"五月的青岛",鸟语花香,眼明神爽,令人陶醉其中;宗璞勾勒的绿意逼人的"西子湖",山色空蒙,水光潋滟,叫人留连忘返……,总之,一幅幅烙上"中国心"的画卷印入学生的脑海,影响他们,使他们成为热爱祖国的人。
其他文献
一、基本案情  2015年6月至7月期间,作为某快递公司快递员的张某在给客户送快递的路途中,私自开拆他人快递,窃取手机两部,价值6600元。  二、分歧意见  本案张某窃取快递中的物品构成盗窃罪还是职务侵占罪?存在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张某作为快递公司的快递员,虽系聘用人员,但系该公司职工。被告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其在分送快递的职务便利,将货物占为己有,数额较大,其行为触犯了《中
什么是审计方法rn审计方法是指审计人员为了行使审计职能、完成审计任务、达到审计目标所采取的方式、手段和技术的总称.审计方法贯穿于整个审计工作过程,而不只存于某一审计
期刊
摘要:本文概要地分析了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中学信息技术课为研究平台,由此引出互动式教学的内涵与意义。阐述了信息技术教学的互动特性,研究了教学双方互通信息,共同发展的交互作用。从培养学生提高获取、传输、处理与应用信息的能力方面着手,从而实现学科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中学信息技术;  一、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新课标首次把“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列为中学的必修
“上山观杜鹃、下山洗温泉”,到了北票市的大黑山景区,若是看过了山上的杜鹃,就一定要到山下的温泉小镇,体验一下这里的曼妙风情.rn温泉小镇规划占地5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56
期刊
40年的浙江发展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改革史;40年的浙江发展路,是一条波澜壮阔的开放路.rn改革开放的春风,激发了浙江儿女敢闯敢拼、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由此,浙江掀起了一浪
期刊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幽探胜。作为语文教师,应不失时机的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生动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通过各种方法做好课前“热身”活动。  好的课堂导入可以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刚上课,学生思维没有转换过来,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可以通过一句幽默
本文在探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和绩效审计的基础上,将绩效审计引入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中,研究了基于绩效审计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认为绩效审计应作为政
目前,人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了一种流行且大众化的消遣娱乐形式——广场舞,广场舞已经成为了当下这个社会中老年人们主要的休闲健身方式.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上层观念的
中国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代表文人的艺术情趣和工匠的创造,也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格调与精神.然而,在电脑取代纸笔、网络文化冲击传统文化的时代,我们的生活渐渐远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