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莫扎特传》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TWANG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传记电影的特点就是强调真实性,但是有时考虑到观赏的戏剧效果,会在情节上有适当的放大及内容上的合理修饰。影片《莫扎特传》凭借对人物出色的心理刻画和对情节新颖的叙述手法,赢得了观众们的喜爱和认可。对于当天真遇到世故,才华遇见世俗的时候,天才与庸才之间的各自取舍,把观众带入了对人类本性上的深层思考。
  [关键词] 传记片 莫扎特 嫉妒 天才
  
  在1985年的第57届奥斯卡电影颁奖典礼上,音乐传记片《莫扎特传》一举夺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在内的8项大奖,一时轰动了整个世界影坛,被人们称之为“莫扎特之夜”。影片以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描绘出了莫扎特短暂一生辉煌的音乐成就和与之绝世天才极为不相称的悲惨命运,大胆揭露了人类本性上的贪婪与丑恶。
  莫扎特全名为“沃夫冈
其他文献
[摘要] 女性视角和关照现实一直是李玉电影的特色。李玉从纪录片转入独立电影领域的第一部电影《今年夏天》就展示了女性的悲剧命运以及探讨造成这种悲剧命运的原因。通过电影,她为我们展示了这种命运如何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以及最终如何被坚不可摧的因素所打败。  [关键词] 李玉 《今年夏天》 女性悲剧  《今年夏天》是女导演李玉从纪录片转到独立电影领域所拍摄的第一部电影,也是中国大陆第一部描写女同性恋的电影。
[摘要]电影《其后》是一部基于夏目濑石原著小说的改编的文艺片佳作。在小说改编成电影的过程中,包含了导演对原著主要情节,叙事方法,人物性格等的调整,唯美镜头与超现实画面的加入,色彩感的处理等。无论是电影的气氛和节奏,还是色调及画面的捕捉,都反应出了其感性唯美的文艺手法。对《其后》的改编,反映出森田芳光对原著的成功阐释。  [关键词]《其后》 森田芳光 感性唯美    小说《其后》最初创作于1909年
[摘要]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具有浓厚的生态意识,他在《天空之城》里依托飞行石来思考文明和自然的关系,在《幽灵公主》里展开对于人类与自然共存的命题的思考,创作过程长达十三年之久的漫画版《风之谷》更是宫崎骏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环境保护”到“人类对自然尊重”的不断深入思考的结晶。宫崎骏在他的动画电影中,积极的实践着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在”的关系的描写,认为人只有亲近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才能使生命获得有意义的
[摘要] 虽然影片《老男孩》属于极小的制作成本,但影片表现了真诚、纯洁、梦想、激情等一个时代的烙印,唤醒了无数观众的回忆,并进而产生共鸣。同时,主人公在现实面前的不屈抗争、对梦想无奈但又执着的追求,又带给人们一种感同身受的深切感动。  [关键词] 细节 道具 青春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这是由筷子兄弟创作的歌曲《老男孩》,如同歌曲一样,一部反映青春、梦想的网络电影《老
[摘要] 《基督山伯爵》,《肖申克的救赎》,《越狱》三部影视作品都设计了“越狱”的情节,三部片子在观众对越狱的认同,越狱的进行主体,主体的伴随“他者”,越狱的动机和形式这五个方面有着可比较之处。  [关键词] 《基督山伯爵》 《肖申克的救赎》 《越狱》 情节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08.025    《基督山伯爵》,《肖申克的救赎》,《越狱》在放映后
现今,纸质媒体面临电子媒体,尤其是网络的巨大冲击,举步维艰,有的甚至面临倒闭。纸质媒体还有春天吗,还有人会愿意在纸媒上做广告吗?答案是肯定的。2012年9月拥有121年历史的全世界最领先的时尚杂志《VOGUE》在其辉煌的历史中创造了新的辉煌:Lady Gaga做封面的九月刊达到了创纪录的916页,杂志厚度超过3厘米,差不多有4斤重。今年9月份的开季大刊又创造了665页的鸿篇广告。几百页的广告不仅仅
【摘要】《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它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华丽的沉影,一个旧上海的传奇,我们或许津津乐道故事中范柳原与白流苏演绎的双城记,但是更多的时候透过这重重的帘幕,可以听到作者对人性的一声慨叹,她对世俗的淡漠讥讽,带着洞察世情的无奈与悲哀。张爱玲是“镜子派”的作家,她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完成了“在传奇里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寻找传奇”,留给我们一个华丽的沉影,一个美丽的倾城之恋。  【关键
[摘要] 黄金年代里成功的香港电影人也正是传统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他们使用电影这一现代的艺术形式,再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下众多角度的价值观,将其中中国文人深入骨髓的文化心理情结具象化。存在于每个华人自身的文化心理的认同正是广大华人对香港电影认同的本质原因,“江湖”概念是中国文人因为现实社会中被禁锢,因而产生追求自由的心理需要的产物。  [关键词] 现实世界 心理需要 江湖 虚幻世界  do
[摘要] 弗洛伊德关于释梦的理论极大的影响了20世纪之后的电影创作以及电影美学理论体系。当拍摄对象通过摄影机拍摄成影像而最终成为电影,于是电影和梦具有了不可否认的相似。由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找到了电影与观众心理活动之间所存在的紧密联系,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对于电影艺术的直接影响与暗含的潜在意识在其艺术创作意识上具有特殊意义。  [关键词] 精神分析 释梦 过失心理学
[摘要] 在当代中国的导演群体中,姜文是别具一格的,他从来不会固执地坚持某种创作的传统,求新求变使他的电影在艺术性和商业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观看他的电影总是让人在强烈的感性体验中领悟到深刻的理性精神。 “‘身体/欲望’作为一种另类的电影奇观”成为姜文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共通之处,并且这种叙事策略恰巧适应了当下社会审美的需求。  [关键词] 姜文 女性 身体 欲望 审美现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