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y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女性视角和关照现实一直是李玉电影的特色。李玉从纪录片转入独立电影领域的第一部电影《今年夏天》就展示了女性的悲剧命运以及探讨造成这种悲剧命运的原因。通过电影,她为我们展示了这种命运如何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以及最终如何被坚不可摧的因素所打败。
  [关键词] 李玉 《今年夏天》 女性悲剧
  《今年夏天》是女导演李玉从纪录片转到独立电影领域所拍摄的第一部电影,也是中国大陆第一部描写女同性恋的电影。该片将目光聚焦女同性恋的爱恨纠葛,故事的结局是小群的母亲和自己的相亲对象结婚了,君君死了,小群和小玲又和好了。这个夏天发生了很多事情。
  一、中国大陆第一部描写女同性恋的电影
  2001年4月20日,中国精神病学会颁布《中国精神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不再把同性恋统划为病态。从这一年起,同性恋不会再被视为疾病,这对中国广大同性恋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进步和解放。也就是在这个时间前后,一个从纪录片转而进入独立电影领域的女导演李玉,敲响电影世界大门的第一部电影就选择了女同志这富有争议性的题材。在《今年夏天》的序言中,李玉自觉地以电影来做这个时代黑白美丑的试金石,她说,新社会,女男平等自不待言,同性恋异性恋平等已成新的底限。衡量新中国是新还是旧,要以同性公开相恋的程度为准绳。而在她的电影处女作中,也正是以这样的态度来面对女同性恋者。
  电影的开篇,我们看到一个女人的近景,她表情坚毅,神色凝重。镜头转入呆坐在桌子前的男人,女人入画,开始一段有关相亲和结婚的谈话。通过谈话透露给观众很多信息,母亲着急把女儿嫁出去,相亲对象一个又一个,女儿至今未找到好人家。当小群说我对男人没有感觉时,表哥回应“你是不是有病啊,要不要给你找个大夫”。表哥道出的正好是普罗大众对这种“对男人没感觉”的“病态”的反应,也说明了在现实生活中还不存在理解的基础——生理上对男人没有感觉的女人是有病的。“你妈这样也好,逼着你结婚,逼着你找男朋友,逼着你过正常人的生活,她可不希望到老了你们娘俩相依为命。”这又传达出传统的思想观念——女人始终需要找个依靠,而男人就是她的最终选择。“你不怕人家笑话,你妈还怕人家说呢”。
  在这部电影中,导演对女同志生活的展示,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没有矫揉造作,没有脱离现实,没有黑暗,更没有歧视,粗糙的画面真实的可怕。她们也一样,经历着就如同正常的男女之间的相识、相知和相爱的一步步过程。而电影中几次直视两个女人之间的温存和汗水,这种直视是对“我们不能公开手挽手,我们不能公开唇吻着唇”的颠覆。
  二、金鱼和大象
  《今年夏天》的英文名是“Fish and Elephant”,这是李玉最初想叫的名字。“大象体能巨大,愤怒的时候会表示自己的反抗,而鱼则只能被动地存在着,依赖于别人施与的环境。两种动物象征着两种生存方式。”[1]在影片中,金鱼共出场12次,大象出场6次。可以这样认为:小群就是一条在鱼缸里不断寻找自己幸福的金鱼,执着的等待着真爱的降临;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的小玲也是在鱼缸里游来游去的金鱼,也受禁锢,也体验欢乐;君君则是那头被困在笼子里的母象,嘶鸣反抗,但最终还是无法改变自己命定的现实;小群和小玲从相识到相爱,二人一起享受虽然承担压力但也开心快乐的亲密关系。但君君的出现打破了原本的和谐,小群和小玲开始有了误会,产生隔阂,关系濒于崩溃。而金鱼,也全都泛着鱼肚漂浮在水面上。当误会解除,二人和好,金鱼又开始在鱼缸里游来游去了。而君君,就像那头一直被小群当做情人一样对待的母象,一旦小群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鱼,就不能和象在一起了。案板上的鱼、鱼缸里的鱼都是女人的象征,女人面临的永远是受禁锢、等待被宰杀或者被投毒的命运。更何况是三个处在“混乱关系”中的女人,更是为社会,为传统男权制度所不容。影片最后几分钟君君和来自主流体制的权威代表,当然也是男权的绝对代表——警察之间的对峙,以及君君最终死亡的结局也说明了女人终究还是无法和男人对抗,女人只能臣服于男权,而女人一旦做出反抗之举,等待她的就一定是惩罚。而就在小群和小玲的误会解除,鱼缸里的鱼儿也“自由自在”,二人正享受肉体欢愉的当下,君君却在忍受欲望的煎熬和男权的伤害,君君的画面和二人做爱过程的交替出现也反映了女性在现实面前的自顾不暇。
  三、女人的控诉
  传统社会里对世界看法的方法都来自那些占据特殊位置的男性话语,女人是缺席的和失语的,女人的经历被忽视,女人的声音被隐没,而李玉,坚持从女性的经历出发,倾听女性自己的声音,让女性成为自己经历的发言人。电影花一定的篇幅静静地凝视和聆听三个女人的述说,而诉说的内容,无外乎来自男人的伤害:从小就被父亲强奸的君君,小群的婚外情的父亲,被丈夫背叛的母亲。男人和女人的结合把主人公带到世界上来,但也是男人对女人的伤害造成三个女人现在的悲剧命运。
  电影最终呈现了四个女人的悲剧命运,而探讨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社会对同性恋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导致多数人还无法接受这种同性相吸的关系,而是本能的认为只有异性恋者才是这个社会的正常人 。而女人,必须依次扮演好父母的女儿、丈夫的妻子、孩子的母亲这些社会给予女性的所有角色,她才是完整的,才算是正常的。电影就是对这样一种“正常”的控诉和批判,而电影结束时母亲并没有等得到女儿的出现也暗示了这样的控诉和批判的任重而道远
  四、女性悲剧根源
  在这部电影里,造成女性悲剧命运的原因,首先是生理方面的。男女兼有欲望,在欲望的海洋里谁都逃脱不掉,然而偏偏由性的欲望所导致的悲剧是由女性来承担的。在这里,女同性恋被视为不正常,这种不正常的实质是女性不能接受男人的爱抚。女性从身体和精神上对男性的拒绝成为问题的关键,这是基于生理的原因造成的。同时,女性的悲剧命运,也是社会的原因造成的。生理因素造成的不适只有在社会因素的放大镜下才对女性造成伤害,是社会既有的传统规范把女性置于受害者的位置。女性在社会中处于被压迫的地位,这种压迫的地位更加剧了对女同性恋的排斥。相对于男同性恋,她们承受了更为沉重的心理和社会的压力。而“我们敏感的肩上,有着当今社会的重量”。
  注释
  [1]王小鲁. 李玉:不做女性主义者的女导演【EB/OL】
  http://www.eeo.com.cn/eeo/jjgcb/2008/02/25/92812.shtml
  作者简介
  刘瑞燕,女,现就读于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电影学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要] 造型是动画的基础,造型设计的国际化在其民族性的体现,而民族性的体现是对优秀传统的继承。敦煌壁画艺术源远流长,文化底蕴博大精深,其独特的传统性民族艺术风格是中国当代动画创作的重要渊源。  [关键词] 动画造型 夸张变形 线造型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7.007  动画造型设计是动画片创作前期工作的一个基础环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
[摘要] 吉祥物是表达人们美好愿望,寄托追求幸福和快乐情感的艺术形式,这种独特的视觉形象被人们所喜爱和推崇。吉祥物设计中对“形”的提取和衍生以及对“意”的发掘和延展对体现其独特之美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吉祥物 形 意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0.040  现代吉祥物大家并不陌生,其视觉形象和表达方式逐渐为大众所熟悉。它的产生和发展
[摘要]近年来,家庭伦理剧受到中国观众的青睐,以通俗剧创作为主要形态的家庭伦理剧,将社会伦理和道德问题展现的透彻分明。因而具有较强的世俗性和大众性。伦理道德几乎是人人都会遇到的课题,因此,由它们构成的故事,最容易引起大众的关注和认同。  [关键词]家庭伦理剧 通俗剧 伦理道德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尹鸿教授说:“家庭关系始终是中国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促使民众更倾向于向家庭寻找
[摘要] 伍迪艾伦在其作品中表现出了一种以“破”为特征的解构思维,诸如对好莱坞类型片的戏仿,对现代都市文明的批判、对主流价值观的颠覆,对传统宗教信仰的质疑,对当代知识分子的嘲弄等。深受存在主义哲学影响的他,常常表达出一种解构传统理性主义的人生观:世界是荒诞、虚无的,存在是偶然的,生活不是按照理性的设计或个人的美好愿望发生的,而是各种偶然性的结果。《怎样都行》是为典型的例证。    [关键词]
[摘要] 由顾长卫导演的影片《最爱》实现了票房和艺术的双丰收,影片的成功不仅靠好的剧本和大明星阵容,更重要的是顾导选择了一个很好的故事并以极为艺术化的手法呈现于观众。让观众不仅见到了《孔雀》、《立春》为碌碌众生打造精神支柱的精神内涵,而且在艺术手法上实现了超越,导演通过多种独具匠心的创作手法于细腻中诉说了真爱;在光影之中,彰显了挚爱;在声乐之中,谱写了神曲;在神工之中,塑造了经典。  [关键词]
[摘要] 罗启锐执导的影片《岁月神偷》,以怀旧的影调找回了曾经的港片带给人们的那种感动情绪,用淡淡的伤感打动了所有观众。它告诉人们,人只能偷窃一些外在的东西,只能是“小偷小摸”,而岁月偷走的,却是人,是时光,是过去,是一切记忆。而作为还要生活下去的人们,只能是把握住时间,把握住当下,好好地生活下去。岁月能偷走一切,但是永远偷走不了人性中那种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偷走不了自由的心,偷走不了生存的欲望和
[摘要] 小津安二郎是一代著名的电影大师。《东京物语》是小津的代表作。小津安二郎的电影通常着眼于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小津电影有着打动人心的悲悯情怀,他作品流露的达观、豁然人生态度至今仍散发着迷人之彩。    [关键词] 小津安二郎 《东京物语》 内容主题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2.003    《东京物语》是小津安二郎拍摄于1953年
徐峥自编、自导、自演的《人再囧途之泰囧》,作为华语片票房冠军,被誉为“年度最好笑的喜剧”,深受观众追捧。影片以充满浓郁异域风情的泰国为背景,讲述了为利益由友变敌的商业精英高博和徐朗,为争夺油霸的授权,在泰国进行的跟踪与反跟踪的故事,而王宝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不仅完美的融入了这场混战,更是和徐朗上演了一幕幕惊险搞笑的囧途之旅,这部喜剧引发我们深思利益与友谊、信念与感情之间的关系,笑过之后使人受益
[摘要] 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作为我们传统节日的典型,寄寓着国家的身份认同和集体信念,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然而,在当前的消费社会中,难免打上了消费文化的印迹,成为大众追逐的流行时尚,破坏了其艺术层面的记忆符码。龙年春晚的一系列革新又让我们看到了回归文艺本质的希望。由此,我们主张从美学角度增强春晚的文化内蕴,重构影像审美的文化空间。  [关键词] 文化记忆 怀旧 春晚 影像符码  do
[摘要] 湖南卫视自制剧自2006年第一次萌芽般的播放到2011年的大量生产,虽然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嘲讽和揶揄,但它们带给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和掀起的话题是有目共睹的。以奇怪出位的方式博得观众注意虽然不值得我们学习,但湖南卫视的成长和它对观众和市场的定位的准确把握是值得所有编剧及媒体从业人员学习的。  [关键词] 湖南卫视 古装剧 穿越 观众定位 播放机制 审美  湖南卫视于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