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要与时俱进,立于不败之地,并得到不断的发展,就必须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即要打造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与创新服务。只有追求图书馆核心竞争力与创新服务,才是图书馆谋求长期竞争优势的根本战略。
关键词: 图书馆 核心竞争力 创新服务
1.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涵义与特点
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是指通过整合图书馆各种资源(包括物质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财务资源与组织资源)与多种能力(包括信息识别能力、信息吸纳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储存能力、信息资源配置能力及信息服务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所形成的一种能够确保图书馆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与可持续发展的独特能力。作为整合了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等要素的特定能力的组合,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具有以下鲜明的特性:(1)高知性。高知性的主体在于人的素质、能力,具体体现在图书馆管理者和图书馆员的知识和能力上。只有拥有一支具备高知识、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才有能力不断挖掘、创新图书馆的内在潜能,推动图书馆向前发展;(2)独特性。图书馆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是作为行业整体的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即图书馆行业核心竞争力),更是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相仿的作为个体的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即单个图书馆核心竞争力)。这使得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具有鲜明的独特性;(3)延展性。图书馆一旦建立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即可将其核心竞争力组合到不同相关服务创新环节中,构建新的发展基础,不断推出服务创新成果;(4)增值性。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一经形成,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将促进图书馆更好地与社会结合,从而使之成为社会的支柱产业——信息产业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图书馆通过特色服务、创新服务、有效投入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不仅能改善图书馆目前单纯依赖拨款而生存的困窘局面,而且能为图书馆自我生存与长远发展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2.图书馆核心竞争力诸因素
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复杂和多元的系统,由多个要素组成,包括:人力资源、文献资源、服务水平、创新能力、营销意识等。
2.1高水准的人力资源
我国公共图书馆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用人机制比较僵化,人浮于事的现象比较严重,这对于公共图书馆效用的发挥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要增强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最关键的因素是人,亦即具有专业特长的人所组成具有创造力的团队。图书馆,尤其是大型图书馆,必须首先拥有各种门类知识的专业人才。在传统图书馆手工作业方式逐渐被淘汰的今天,精于现代化设施操作并能熟练运用它们为读者提供服务的人才,是现代图书馆的急需。图书馆人才不仅要了解各学科发展的脉络和方向,而且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以担当起日趋专深的参考咨询工作的重任,为决策者提供准确而精到的信息服务。他们不仅要具备图书情报学的专门知识,而且要善于从各类信息源中搜集到特定的信息,并加以整理、提炼、归纳和总结;还应当拥有现代管理理念、先进管理方法,善于调动全体工作人员的创造潜能和积极性,这样才能知人善用,人尽其材,将系统的功能发挥到极致。
2.2独特的文献信息资源
独特的资源优势是指图书馆所拥有独特的文献、信息资源。不论这种资源是何种形式,只要它有与众不同之处,那么这种独特性就可以持续不断地给图书馆带来竞争优势。因此,图书馆拥有独到的文献信息资源优势显然非常重要,当其他图书馆无法提供某些文献信息资源、而你能提供时,你的优势便很明显。此外,在信息数字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年代里,一个图书馆提供文献信息资源的能力有时比它拥有多少文献信息资源更重要。一个拥有竞争力的图书馆必须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数据库、文献信息服务类产品,并通过网络及馆际互借等手段为读者提供非馆藏类文献信息资源服务,从而顺应社会发展和读者需求。这样,它才是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图书馆。
2.3高质量的服务水平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馆藏为中心、以保存为目的传统图书馆管理战略,将逐渐被以用户为中心、以服务为目的的新型图书馆服务战略所取代。图书馆的职能将由拥有文献为读者服务,转变为检索、提供信息,从而为用户服务;由传统的单纯传递服务型向传递服务加科研服务型转变。这种转变体现在服务理念、服务产品、服務方式、服务技术和服务质量等多个方面。如果一个图书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服务产品,则既能提供阵地服务,又能提供网络等多方式服务;既能提供内容开发和知识导航服务,又能针对大众读者、专家读者和决策者等需要提供各类参考咨询服务,那么,这样的图书馆就比一般的普通图书馆更具有竞争优势,这是显而易见的。
2.4创新服务能力
创新服务能力表现在创新主体在所从事的领域中善于敏锐观察原有事物的缺陷,准确捕捉新事物的萌芽,进而大胆提出新颖的推测和设想,并进行认真周密的论证,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付诸实施。创新服务能力与创新主体的心理特点、思想观念、知识、能力及创新机制与客观环境有很大关系。图书馆要取得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准确把握世界科技和本行业发展动态,制定相应创新战略,使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文化创新等协调展开。
2.5营销意识
当前,很多图书馆缺乏品牌营销意识。这就如同厂家只重生产,不重销售,只重产品,不重用户,没有把生产和销售、产品和用户看作是一个营销整体,致使一些具有悠久历史的产品经不起市场考验而最终被淘汰,一些实际具有较高质量的服务得不到市场认可而流于形式。目前,国内大部分图书馆对品牌的价值和营销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入世”后,中国的经济面对开放的市场,各行业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市场机制作用更加明显。图书馆要顺应这一竞争环境,为市场经济建设服务,从社会各行业市场竞争需求出发,改变过去不问用户的思想和作法,树立市场观念和产业观念,重视和扶持那些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产品和服务,通过营销促进生产效率,扩大市场规模,重点开发市场上各行业所需的信息资源,以服务的广域性来占领信息市场,为市场的主体各行业提供服务,同时也提高自己的社会知名度和服务信誉度。
以上所议,都是当今图书馆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但现实状况并不令人乐观。树立核心竞争力的观念,并将其逐步落实,我国图书馆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杨广锋.核心竞争力研究的基础[J].图书馆杂志,2007,(3):5-7.
[2]徐贵军.图书馆核心能力之构建:基于管理学观点的整合[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1):45-47.
[3]张晓林.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5):13-15.
[4]谷秀洁.图书馆与社会:对谢拉“社会认识论”的学与思[J].图书馆杂志,2007,(2):55-58.
[5]盛小平.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述评[J].图书情报工作,2007(2):82-84.
关键词: 图书馆 核心竞争力 创新服务
1.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涵义与特点
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是指通过整合图书馆各种资源(包括物质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财务资源与组织资源)与多种能力(包括信息识别能力、信息吸纳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储存能力、信息资源配置能力及信息服务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所形成的一种能够确保图书馆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与可持续发展的独特能力。作为整合了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等要素的特定能力的组合,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具有以下鲜明的特性:(1)高知性。高知性的主体在于人的素质、能力,具体体现在图书馆管理者和图书馆员的知识和能力上。只有拥有一支具备高知识、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才有能力不断挖掘、创新图书馆的内在潜能,推动图书馆向前发展;(2)独特性。图书馆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是作为行业整体的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即图书馆行业核心竞争力),更是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相仿的作为个体的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即单个图书馆核心竞争力)。这使得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具有鲜明的独特性;(3)延展性。图书馆一旦建立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即可将其核心竞争力组合到不同相关服务创新环节中,构建新的发展基础,不断推出服务创新成果;(4)增值性。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一经形成,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将促进图书馆更好地与社会结合,从而使之成为社会的支柱产业——信息产业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图书馆通过特色服务、创新服务、有效投入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不仅能改善图书馆目前单纯依赖拨款而生存的困窘局面,而且能为图书馆自我生存与长远发展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2.图书馆核心竞争力诸因素
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复杂和多元的系统,由多个要素组成,包括:人力资源、文献资源、服务水平、创新能力、营销意识等。
2.1高水准的人力资源
我国公共图书馆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用人机制比较僵化,人浮于事的现象比较严重,这对于公共图书馆效用的发挥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要增强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最关键的因素是人,亦即具有专业特长的人所组成具有创造力的团队。图书馆,尤其是大型图书馆,必须首先拥有各种门类知识的专业人才。在传统图书馆手工作业方式逐渐被淘汰的今天,精于现代化设施操作并能熟练运用它们为读者提供服务的人才,是现代图书馆的急需。图书馆人才不仅要了解各学科发展的脉络和方向,而且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以担当起日趋专深的参考咨询工作的重任,为决策者提供准确而精到的信息服务。他们不仅要具备图书情报学的专门知识,而且要善于从各类信息源中搜集到特定的信息,并加以整理、提炼、归纳和总结;还应当拥有现代管理理念、先进管理方法,善于调动全体工作人员的创造潜能和积极性,这样才能知人善用,人尽其材,将系统的功能发挥到极致。
2.2独特的文献信息资源
独特的资源优势是指图书馆所拥有独特的文献、信息资源。不论这种资源是何种形式,只要它有与众不同之处,那么这种独特性就可以持续不断地给图书馆带来竞争优势。因此,图书馆拥有独到的文献信息资源优势显然非常重要,当其他图书馆无法提供某些文献信息资源、而你能提供时,你的优势便很明显。此外,在信息数字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年代里,一个图书馆提供文献信息资源的能力有时比它拥有多少文献信息资源更重要。一个拥有竞争力的图书馆必须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数据库、文献信息服务类产品,并通过网络及馆际互借等手段为读者提供非馆藏类文献信息资源服务,从而顺应社会发展和读者需求。这样,它才是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图书馆。
2.3高质量的服务水平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馆藏为中心、以保存为目的传统图书馆管理战略,将逐渐被以用户为中心、以服务为目的的新型图书馆服务战略所取代。图书馆的职能将由拥有文献为读者服务,转变为检索、提供信息,从而为用户服务;由传统的单纯传递服务型向传递服务加科研服务型转变。这种转变体现在服务理念、服务产品、服務方式、服务技术和服务质量等多个方面。如果一个图书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服务产品,则既能提供阵地服务,又能提供网络等多方式服务;既能提供内容开发和知识导航服务,又能针对大众读者、专家读者和决策者等需要提供各类参考咨询服务,那么,这样的图书馆就比一般的普通图书馆更具有竞争优势,这是显而易见的。
2.4创新服务能力
创新服务能力表现在创新主体在所从事的领域中善于敏锐观察原有事物的缺陷,准确捕捉新事物的萌芽,进而大胆提出新颖的推测和设想,并进行认真周密的论证,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付诸实施。创新服务能力与创新主体的心理特点、思想观念、知识、能力及创新机制与客观环境有很大关系。图书馆要取得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准确把握世界科技和本行业发展动态,制定相应创新战略,使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文化创新等协调展开。
2.5营销意识
当前,很多图书馆缺乏品牌营销意识。这就如同厂家只重生产,不重销售,只重产品,不重用户,没有把生产和销售、产品和用户看作是一个营销整体,致使一些具有悠久历史的产品经不起市场考验而最终被淘汰,一些实际具有较高质量的服务得不到市场认可而流于形式。目前,国内大部分图书馆对品牌的价值和营销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入世”后,中国的经济面对开放的市场,各行业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市场机制作用更加明显。图书馆要顺应这一竞争环境,为市场经济建设服务,从社会各行业市场竞争需求出发,改变过去不问用户的思想和作法,树立市场观念和产业观念,重视和扶持那些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产品和服务,通过营销促进生产效率,扩大市场规模,重点开发市场上各行业所需的信息资源,以服务的广域性来占领信息市场,为市场的主体各行业提供服务,同时也提高自己的社会知名度和服务信誉度。
以上所议,都是当今图书馆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但现实状况并不令人乐观。树立核心竞争力的观念,并将其逐步落实,我国图书馆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杨广锋.核心竞争力研究的基础[J].图书馆杂志,2007,(3):5-7.
[2]徐贵军.图书馆核心能力之构建:基于管理学观点的整合[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1):45-47.
[3]张晓林.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5):13-15.
[4]谷秀洁.图书馆与社会:对谢拉“社会认识论”的学与思[J].图书馆杂志,2007,(2):55-58.
[5]盛小平.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述评[J].图书情报工作,2007(2):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