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德莱姆“剥青豆”,感受幸福的真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l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被称为“细微派”大师的菲力普·德莱姆因《第一口啤酒的滋味》而声名鹊起,仔细审视这部小说会发现作者偏爱于描述生活琐事,就像生活本身,它强调关注日常生活,并从中积极探寻一种“简单”的幸福。本文主要以德莱姆《第一口啤酒的滋味》中的选段《帮人剥青豆》为例,论述细微主义文学的特色,作者的写作风格,以及其推崇的简单幸福观。
  关键词: 《帮人剥青豆》 细微主义 写作风格
  
  法国作家菲力普·德莱姆被誉为“细微主义文学”大师。正所谓“细微之处见乐趣”,他的作品在选材上以细小题材为主,但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向我们揭示了幸福的真谛:保持头脑的清醒,为生活的美丽而惊叹;顺从于生活,向每一個喷薄而出的朝阳致敬,把握生命的分分秒秒。本文主要以《第一口啤酒的滋味》中的选段《帮人剥青豆》为例,从取材、意象的描绘、人称使用等方面分析细微主义的主要特点,以及德莱姆的写作风格。书中介绍的全是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快乐,透露出作者的人生哲学——“快乐就在细微处”。
  一、作者简介
  菲利普·德莱姆,法国当代著名作家,1950年出生于巴黎郊区,父母都是小学教师。自小德莱姆就非常喜欢阅读和体育运动。青年时代的德莱姆希望成为一名体育新闻记者,但后来他转向了教育行业,延续了父母亲的传统成为了一名中学教师。即使是在文学创作领域取得显著成绩之后,德莱姆也从未间断过他的教学事业,现在依旧任职于贝尔内市玛丽居里中学。
  二、《帮人剥青豆》的写作特点
  在近二十年的写作生涯里,德莱姆发表了近三十本书,其中有小说也有散文,如《饮啜时间的人》、《并非孤独》、《巴黎的瞬间》、《被打扰的午睡》等。但真正令他名声显赫的还是《第一口啤酒以及别的细微快感》(1997)。在该书中,作者致力于三十四个小幸福的细微描写,往往一个简单的句子便能营造出某种幸福的场景。令人烦躁的柴米油盐类的生活琐事却成为德莱姆幸福快乐的源泉。当我们喝下第一口啤酒的时候,你可曾留意过那酒的颜色?在德莱姆眼中:“第一口啤酒的滋味是唯一像啤酒的。之后得每一口,越来越稀淡,越来越没什么感觉,只是不温不凉、稠稠腻腻的,这一口早在进入喉咙之前就开始了。在触到嘴唇的时候,这种带有泡沫的金黄色物质,由于气泡而变得更为清凉,然后缓慢地经过过滤苦味的味觉软颚。这第一口显得多么长啊!……”在海滩上阅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你可曾像德莱姆一样悠闲自在地在海滩上阅读?那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背靠着地仰躺着,这几乎是不可能的。阳光耀眼,必须用手在脸的上方拿住书。读的时间太长了,胸前的两只胳膊只好铺开,下巴陷进沙堆,嘴巴饮啜海滩这种姿势把阅读引向一种广阔,引向一种微不足道的忧郁。所有这些连续的姿势,所有这些尝试,所有这些疲劳的作态,所有的这些不规则的精神满足,这就是在海滩上的阅读。你会觉得就像与身体一起阅读一样……”在喝啤酒的时候细细品味那第一口入喉的快感,在下雨前呼吸饱含雨水的沉甸甸的空气,所有这些细微的感觉,也许像气泡,易碎。但你得承认它们的确美丽,而生活也因有它们的点缀着实可爱了许多。德莱姆就是这样一位发现生活之乐趣的大师。
  不少学者认为德莱姆最主要的功绩在于他发现了一种新的文学形式——所谓带有浓郁“法国味”风格的“细微主义”。同其他细微主义作家的作品一样,德莱姆的短文《帮人剥青豆》首先出彩于文字篇幅上,短短不超过一页纸,但不乏生动与细腻。法国评论界常常提及德莱姆,说他继承了普鲁斯特的传统。马塞尔·普鲁斯特是20世纪杰出的意识流小说家,是具有独特风格的语言大师。他的句子有时极其简洁灵活、锋利、辛辣,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但有时又如九曲十八弯的江河,蜿蜒伸展,叙事性的文字几乎被淹没在描写性和议论性文字的大海之中:一个失眠的夜可以花40页来描述,一个三小时的聚会可以用掉190页的篇幅,一块小玛德莱娜点心则会洋洋洒洒几万字。这两位作家在描写细腻上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但相比之下,普鲁斯特以繁复为美绝不吝惜笔墨,而德莱姆却注重简洁,该收手时就收手,惜字如金。
  在《帮人剥青豆》中,作者对剥豆子全程动作的描绘向我们展示了“细微主义”的另一特色——具象。所谓具象就是重视对对象的精雕细刻。比如,剥豆子在作者眼中成了这样一种美妙的过程:
  剥青豌豆会有一种漫不经心的、平心静气的节奏,这节奏像是被一种内在的节奏器激起的那样。给青豌豆剥皮,是容易的。大拇指在豆荚的裂口处一压,豆荚就顺从地、情愿地张开了。几颗不太成熟的豆荚,有点顽固——食指指甲的切入便可裂开绿皮,并且刚透过那层有点像羊皮纸一样柔韧的皮,就感觉到一种湿润和一种浓密的肉质。然后,你就用一个指头向外一挤那些圆球,它们就滑了出来。最后一个圆球是很小的。有时,你会很想嚼食它。味道并不太好,有点涩,但却觉得新鲜,新鲜得就像是点钟时的厨房——刚用过冷水和摆有刚剥过皮的蔬菜的厨房,——不远处,紧挨着洗碗池,几颗光皮的胡萝卜闪亮在抹布上,正在晾干。
  有声音、有动作、有颜色,也有气味。帮人剥豆子这一简单的行为过程竟是多种感觉器官作用的交融:触觉——大拇指在豆荚的裂口处一压,豆荚就顺从地、情愿地张开了;嗅觉——感觉到一种湿润和一种浓密的肉质;视觉——最后一个圆球是很小的;味觉——味道并不太好,有点涩,但却觉得新鲜,新鲜得就像是点钟时的厨房。同19世纪象征派的领军人物波德莱尔的代表作《应和》(Correspondances)一样,触觉和视觉(色)、听觉(声)、嗅觉(味)相互作用,互有通感。这些感觉器官的加入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让我们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可见。生活中细小的动作在作者笔下竟被描绘得如此生动形象。
  在德莱姆的作品之中,除了拥有细微主义流派共同的特点之外,我们也可以发现其作品特有的风格,例如人称称谓的使用:“On n’arrive jamais au début de l’opération;On traversait la cuisine pour aller au jardin,pour voir si lecourrier était passé;On peut aider;On peut s’asseoir à la table familiale et d’emblée trouverpour l’écossage ce rythme nonchalant,pacifiant...”作者偏爱于使用泛指人称代词on代替第一人称je,将称谓小“我”改为大“我”这一恰到好处的替换表明了作者于大家同乐的心境。刚好于标题首尾呼应,作者在帮人剥豆子的同时也在邀请我们同他一起劳动,共同享受生活的乐趣。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其实,快乐就如此简单,一颗小小的青豆就能满足我们对幸福的渴望。看着德莱姆悠闲的剥着豆子,你是否会心动也想一起加入呢?
  三、结语
  德莱姆《帮人剥青豆》其自身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很显然,他的这部作品不只是为了表达他个人对幸福的感悟,更是为了鼓舞我们对人生幸福重新定义。知足者常乐。传统的犹太教士也告诉我们:“人来到世界是攥紧拳头的,而离开时手掌却是摊开的。”生活是一种神奇的东西,大多数时候,繁忙的生活、竞争的环境让我们容易迷失自我,我们常因为生活琐事被纠缠,斤斤计较得失而忽略了周围的美好。当我们在感叹生活幸福指数不如意的时候,德莱姆,这位细微主义大师,让我们猛然发现喝啤酒、剥青豆、采桑椹,在海滩上阅读都可以成为令人回味再三的幸福。也正是他教会了我们快乐无处不在。快乐就在细微处。只要你用心体会,其实幸福也很简单。
  
  参考文献:
  [1]Philippe Delerm,LaPremièregorgéedebière et autres plaisirs minuscules,Gallimard,1997.
  [2]Rémi Bertrand,Philippe Delerm et le minimalisme positif,le Rocher,2005.
  [3]Alexandre M.Schindler,L’art de vivre,2005.
  [4]刘成富,法语心灵鸡汤,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
  [5]节选自2005年德莱姆接受采访时的一段谈话.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从教材、教学方式分析了当前计量经济学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材改革、加强案例教学、注重实验教学等方面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计量经济学》 本科教学 改革措施    计量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学中一个最为活跃的分支学科。正如克莱因所言:“计量经济学已经在经济学科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在大多数大学和学院中,计量经济
新课程对高中课程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强调普通高中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把课程的功能聚焦在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上,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指导思想。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做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合格的化学老师?下面就几个具体问题谈谈我的体会。  一、新课程标准的意义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材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
摘 要: 生物学教育与健康教育的紧密结合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不仅要深入理解生物学教学内容中与健康有关的理论,而且要收集大量与健康、保健、卫生有关的知识与资料,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 初中生物学教学 健康教育 主体作用    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之一是生物学与健康教育更紧密地结合。为将初中生物学教学与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多年来,我做为一名一线生物教师,创造出多种有
摘 要: 学校教育改革给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而现行体育教学则很少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特点,体育课练习密度普遍偏低,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也很难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就初中体育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提出了改革性建议。  关键词: 初中体育教学 目标 内容 方法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发展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党的
摘 要: 体育教学是基础教育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因为体育不仅育体,而且育人。体育教师只有不断改变教学观念,根据现代化教育教学形式的需要,在上好每一节课的同时,重视业余体育训练,充分发挥个体潜能,才能更好地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素质。  关键词: 体育教师 业务素质 教学法    一、转变思想观念,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1.要从职业型“教书匠”转变成事业型“教育家”。  在传统观念中,体育教师
摘 要: 与旧教材相比,化学新教材从只注重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向培养实验思维能力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并重转变,改变以往为“教”设计实验变为“学”设计实验。但是,现在很多学校由于实验条件、课时、可操作性等原因,将大部分探究性试验改为了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反而比老教材时期少多了。本文就如何利用好新教材中的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化学新教材 化学实验 实验操作能力
弗·雷·利维斯是二十世纪饮誉全球的英国著名批评家,倡导跨学科的文学研究方法,强调文学的道德批评使命。他以四十余年的教学与批评实践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小说批评遗产——《戴·赫·劳伦斯》(1930)、《伟大的传统》(1948)、《小说家劳伦斯》(1955)、《小说家狄更斯》(1970)和《思想、话语和创造性——劳伦斯的艺术和思想》(1976),重新改写了英国小说史,捍卫和传承了英国的文化传统,推动了文学
摘 要: 国际文凭组织是一个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的非赢利性的国际化教育基金组织。其最初目标是为那些长期不在本国居住的外交官和其他流动人员的孩子接受中等教育提供一个国际课程标准,颁发能够被世界各大学承认的文凭,进而让他们升入大学继续深造。目前在国际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小学项目课程是国际文凭组织三大课程之一。文章通过对IBO小学项目的课程进行述评,从而为我国小学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