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选后,谁将左右欧洲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fyan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丽舍宫的新主人
  5月6日那天,法国大部分地区天气很糟糕,这似乎预示着法国国民情绪。但不管天气如何,4600万法国民众还是涌上街头,井然有序地投出了自己的一票。自5月2日法国电视辩论之后,一起进入到第二轮投票的萨科齐和奥朗德早已停止了任何宣传拉票活动。在静静地等待了3天后,6日的决胜日将再给了两位候选人11个小时的等待期。不过在各自的竞选总部等待结果的两人心情却是迥异。现任总统萨科齐略显紧张,但其实如果没有什么意外,3-4%的支持率差距的客观存在足以以“告慰”他放松神经:一切都已经结束了;而社会党候选人奥朗德在熬过了5月2日的电视辩论后,基本已算是胜券在握了。
  于是,一幅有趣的画面就出现了:两位早已预知结果的候选人,却依旧紧张地守在各自的办公室,一方期待着奇迹的发生,而另一方则祷告着万事顺利。而最终,在熬过了11个小时的投票之后,法国总统大选的攻擂者、社会党候选人奥朗德以51.62%的支持率,击败了现任总统、人民运动联盟候选人萨科齐,攻擂成功,成为爱丽舍宫(法国总统府)的新主人。
  尘埃似乎落定,却仿佛仍未结束。萨科齐下台,奥朗德获胜,法国从此变了天:右派势力在密特朗当选总统31年后首次将总统宝座让与了左派。而在后欧债危机时代的欧洲复苏的关键时期,有着欧洲“风向标”之称的法国总统大选出现了舵主易位,不得不让人对欧洲未来的走势充满了疑虑。
  向左走?向右走?
  二战后似乎从来没有一个周末如同2012年5月6日这样关乎欧洲的未来。
  这一天,整个欧洲范围内迎来四场重要选举,欧洲的政治版图可能从此“变脸”。法国大选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已经显现。在选战活动中,无论是萨科齐还是奥朗德,都承诺大幅调整欧盟的未来方向,从而打出法兰西“国家牌”,其核心便是维护法国的利益。选前民调显示,奥朗德的支持率依然领先萨科齐6个百分点。而在离巴黎不远的柏林,德国总理默克尔仿如痛失爱侣的小姑娘一样难掩失落。借用德国媒体的话来说,法国的总统选举不仅对萨科齐来说是一场“灾难”,更是对默克尔的“折磨”,因为在她看来,“财政契约”不容谈判。德国媒体分析说,奥朗德先前在电视采访中提出对“财政契约”进行重新谈判,实则是对德国一贯主张的财政纪律提出挑战,其攻擂的舞台即将从巴黎转移到布鲁塞尔(欧盟总部),这也势必威胁到默克尔在应对欧债危机中的领导作用。
  而就在前几天,一位“飞翔的荷兰人”从政坛陨落。荷兰首相马克·吕特,这位默克尔“财政紧缩”政策的坚定支持者向荷兰女王递交了辞呈。而这也被外界解读为默克尔财政紧缩计划的又一个重挫。在目前欧洲经济持续低迷,经济复苏缓慢的当下,欧洲人似乎开始将目光从右派投向了左派。那么左派和右派究竟差别在哪儿呢?
  以法国为例,左派的奥朗德倡导社会公平,主张向大企业和富人阶层征税,同时出台有惠于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补贴广大中低收入者;而右派的萨科齐则主张效率优先,要尽可能扶植大企业和富人阶层,以带动经济发展,因此首要任务是将经济的盘子做大,才能分出更多的蛋糕。
  而从整个欧洲来说,左派主张放开财政支出,以弥补越来越大的财政赤字和缺口;而右派则更希望增加财政收入,控制财政支出,以此来抑制社会总需求增长。两派对比便显得尤为明显:左派更多关注的是社会大多数成员尤其是中低收入者的利益,而右派则更关注经济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关注富人和大企业,但不得不牺牲中低收入者的局部利益。
  眼下,这场争论即将进入关键性阶段,因为欧洲经济已濒临二次探底的悬崖。最新的商业调查显示,3月份制造业萎缩之势已从地中海沿岸的国家蔓延至德国、荷兰等欧洲核心经济体。欧盟统计局公布,欧元区失业率2月份攀升至10.8%,创欧元时代新高。
  在一些分析人士看来,法国大选本身就可能改变欧洲的前进方向。《华尔街日报》评论说,无论萨科齐留任,还是奥朗德当选,法国总统大选的结果将为欧洲应对经济危机开启一个新篇章,改变一个日益由柏林主导的法德联盟的格局。
  英国《金融时报》评论称,本次大选已经揭示了法国人对全球化、财政紧缩和民族身份认同存在深重的焦虑,这将会体现于法国在欧洲的行为中。法国总统大选还从来没有在这种不祥的预感和焦虑的背景下展开过。法国人知道他们所珍视的社会模式——优良的基础设施、医疗水平和退休福利——建立在堆积如山、无法持续的债务之上。许多年来,这只是一个抽象的问题。然而现在,欧盟的经济危机正在威胁终结过去的好日子。
  事实上,奥朗德在诸多问题上的“施政方针”也和萨科齐政府试图划清界线。除去为了竞选而特意“旗帜鲜明”以外,也的确反映了长期以来法国人内心的渴望,尤其是在欧洲经济衰退严重、欧洲人幸福安稳的生活会失去的状态下,法国民众内心要求法国政府“只顾及法国利益”的愿望变得强烈起来,让法国不再跟随欧盟的意见也很多,因此这次法国总统竞选被看成是“法国独立”的标志。
  敢问路在何方?
  在法国总统大选第一轮选举中,极右翼国民阵线领导人玛丽娜·勒庞获得近18%的选票,比其父老勒庞在2007年的得票率猛增8个百分点。在第一轮出局后,5月1日,勒庞宣布自己会在第二轮投票中投空白票,表示“法国的未来交由法国人民自己来选择”。对她的坚决拥护者来说,这是很重要的指导。
  勒庞的支持者来自于社会各个阶层,但他们与富人阶层和大企业之间有着泾渭分明的利益诉求。其中一位来自中产阶级的托马斯的生活在经济危机之下没有太多改变,但是他自认为属于“害怕”的一类人,他们害怕进一步失去购买力、失去医疗卫生福利条件。“我们的中产阶级根本在当今的法国社会毫无存在感。在全球化趋势下,我们有深深的无力感。”
  托马斯认为勒庞的空白票更能表明他们的立场,并且相信退出欧元区可以解决现在法国的问题。“我看了5月2日奥朗德和萨科齐的辩论,关于移民问题、社会福利问题、工作问题、税收问题,可能萨科齐的观点接近于我们,但是并不是一回事。总的来说,这次大选在4月22日以后,对于我来讲就是结束了。”
  无论是代表平民的托马斯,还是投出空白票的国民阵线领导人勒庞,其实都反映出整个法国乃至欧洲社会对于欧洲未来走势的不确定和迷茫的心态。“4600万法国人将被迫决定未来。对一些人来说,这是个简单的选挥——老乳酪或者软糖果。萨科齐就像略有腐臭的老乳酪,奥朗德则是一块软糖果。但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选择,因为谁也无法保证法兰西的美好未来。”德国《南德意志报》5月6日以“老乳酪还是软糖果”为题议论法国当天进行的总统大选第二轮投票。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从国内政要到普通民众,都存在对法国大选抉择的两难心理处境。奥朗德实则并非选民心中的Mr Right,只是萨科齐的表现更糟糕。在当下这个根本无法看清未来的时间里,与其继续固守旧有的政策,不如“死马权当活马医”。包括法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民众,都对目前欧元区的救市手段深感厌倦。一时间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再度甚嚣尘上。包括勒庞的国民阵线在内的很多极右翼势力也乘机鼓吹“国家民族的纯粹化”,要求政府限制移民,废除欧元,恢复各自为政的旧模式。一时间,欧盟的地位显得岌岌可危。
  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给欧洲开出的药方就是:废除欧元,各国开动印钞机,自行发行钞票。由于欧洲国家的财政状况各不相同,如果继续推行法德主导的财政政策,势必会造成更大的危机和麻烦。西班牙学者托雷布朗卡在英国《金融时报》上撰文说,荷兰政府垮台和法国总统大选的结果表明一点:人们反对紧缩措施。但这可能仅仅是个开始:希腊也在举行选举,爱尔兰在5月底举行全民公投,法国在6月还要举行议会选举,它们很可能将对紧缩政策的反对演变成一场重大的危机。回顾一下不满的民众在过去10年给欧盟造成的损害,欧洲领导人最好还是认真对待他们的不安。
  作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圣地,大革命时期就开始为社会左右路线争论不已的法国人也曾一度将法兰西三色旗定义为“市民”、“国王”和“资产阶级”。打那个时代就烙下的社会阶层的区别所带来的分化,在21世纪欧债危机的时代大背景下显得尤为激切。奥朗德的上台,究竟要将法国带向何方?而法德为主导的欧盟体系又将如何面对左右之争带来的新挑战?这都将在未来新的政治格局中一见分晓。
其他文献
很多人听得懂老美或英国人的英语,却听不懂印度人说的英语,因此怀疑自己的听力有问题。其实世界上遇到这一问题的大有人在。据说有位英语还不错的印度高科技工程师在一次远程技术支持中,一个不超过12个数字的IP位址,与对方讲了30分钟还没对上。  印度英语是卷舌音派英语的代表,这种英语口音往往最难懂。印度英语口音重、速度快,停顿掌握不好,听起来原本就吃力。再加上特殊发音效果,那就更难懂了。例如印度式英语发音
关注最严重受灾区  2013年4月20日上午,四川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川农)英语专业大二的学生和少数需要补考的大三学生本来是要参加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川农雅安校区位于雅安市雨城区,与震中芦山县相距约35千米,地震前车程约50分钟),但考试被突如其来的7级大地震打断了。  作为监考人员,8点02分川农语言学院的戢焕奇老师正在教学楼五楼准备专四考试,突然地震了,大楼开始摇晃。戢老师通过短信告诉记者:“投影
近日,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来华访问,丹麦方面透露,中国将向丹麦“赠送”两只大熊猫。1957-1982年,熊猫一直被作为“国礼”赠予他国以示友好,在1982年时,中国宣布终止了这一做法。长达25年的因缘,不仅让“熊猫外交”拥有颇多的历史故事,也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  来自东方的“神奇物种”  作为中国特有的物种,熊猫最早被西方认识可以追溯到一位法国人那里。清朝末年,法国传教士阿尔芒·戴维德来到中国
4年前面对白宫,4年后背对白宫。  2013年2月1日,任职已4年的美国首位华裔能源部长朱棣文向能源部员工发出公开信宣布辞职。他说,自己和妻子希望能回到加利福尼亚州,重返教学和研究岗位。消息传来,因各界早有预期,并未引发能源市场异动。  从科学家到白宫红人  这位带着优秀治学基因出生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成为学术大师。他祖籍江苏太仓,1948年2月28日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
1951年,一个名叫“节日比基尼竞赛”的节目在英国诞生了。后来,新闻界将其冠名为“世界小姐”。到2011年,这个比赛60周岁了,来自委内瑞拉的美女艾薇安·萨科丝有幸获得了这一年的选美冠军,并返回“世界小姐”的摇篮英国以示庆祝。新年伊始,她甚至得到了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的接见。
话说澳门正在上演一部以鬼神为题材的话剧,名为《Aqui Tem Diabo》,中文剧名是《鬼咁灵》。这部戏是以Patuá语言演出的,这是一种由葡萄牙语、粤语和马来语结合而成的混合语——现在只有极少数澳门居民仍在使用,称为“土生土语”。  土生土语曾经是澳门土生葡人的共同语言。他们昔日在澳门充当管治者和翻译,今天则在这以中国人为主的小城里设法维系他们独有的文化身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世界濒危语
“唯一可以在7秒内将一个城市夷为平地的,就是地震”,这句广泛流传的话,言简意赅地说明了地震的破坏性有多大。  如今一些幸存者说起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依然心有余悸。甚至有人说,唐山大地震是“一个四维空间的地震”。因为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我们日常生活所面对的三维空间加上时间构成所谓四维空间,而因我们在地球上感觉到的时间较慢,一般很难体会到四维空间的存在,但登上宇宙飞船或其他飞行物,使人所在参照系的
美国《华尔街日报》1月5日报道,美国伊士曼柯达公司准备数周内申请破产保护。这家摄影胶卷业巨头如果真破产,将追随宝丽来公司等昔日著名美国企业,遭到时代淘汰。  它曾是昔日的苹果  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说,这家131年历史的企业仍在做最后自救努力,期望以出售部分专利权方式筹措资金。不过,柯达已着手筹备申请破产保护,包括与银行商量筹资大约10亿美元,确保企业在破产保护期间继续运转。柯达发言人说:“我们对
8月下旬,在距我国海南岛220公里处,发生了一起美军机抵近侦察、中国战机起飞拦截的事件。这并非美国监视飞机今年遭到的首次空中拦截,但因为美方的炒作而引发国际关注。  一国的军用飞机未经通报飞临另一国的领空附近,很容易引发空中拦截事件。喜欢到其他国家家门口“晃悠”的美国战机自然总是“惹”来拦截者。空中拦截被比喻为一方“闯关”一方“驱逐”的“猫鼠游戏”。这种游戏看似惊险,其实双方都保持克制,从历史上看
近些年,有不少人将萧红与张爱玲相提并论。从文字的力量论,这样的对比有些道理。那个时代的女作家,文字能如雕刻者,仅得她们二人。有人以为她们的相同之处在于未能练达世情,此言差矣。张爱玲不过是不善言辞,心底却算仁厚;萧红则是练达过头了,一味看重一己得失。  萧红(1911-1942),才华过人但红颜早逝。萧红一生主要跟随了三个男人,她对他们充满怨恨,一直都在不停地、不断地抱怨:自己的性别、故乡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