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共同开发东海大陆架案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l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韩国共同开发东海大陆架案是继1969年北海大陆架案后,在争议地区进行共同开发的第一案。日韩东海大陆架油气争端产生于两国经济高速发展的20世纪70年代初,东海具有广阔石油前景的预测推动了两国在重叠区域勘探和开采石油的活动。日韩共同开发从谈判到协定生效这个过程中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日韩共同开发协定是一份全面而务实的法律文件,规定了共同开发区域、联合委员会、特许权人确定方式、法律适用、争端解决等内容。虽然经过两轮开发,并未发现有商业价值的油气资源,但是该案也对中国与邻国进行共同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在保护贵州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地方性真菌经济发展中,贵州省大型野外真菌的物种丰富度及其资源价值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对贵州省野外真菌数据的调查和统计就显得至关
船舶一般为大型焊接结构,平板对接焊是其最常见的焊接形式。在焊接过程中,含氢化合物在电弧中高温分解成单原子氢,大量溶解在熔池中。目前,高强度钢已在大型船舶焊接结构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对焊接残余应力的敏感程度增加。高强度钢船舶结构中不均匀的焊接残余应力极易加剧氢在钢中的扩散和聚集,使焊接接头局部区域聚集过量的氢,从而导致氢脆的发生,威胁船舶结构使用的安全可靠性。因此,对于高强度钢焊接接头的残余应力以及
自古以来新疆就有着独特的地缘特色,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现今全球化加剧,国际政治经济日益风云莫测,新疆虽在祖国西部边陲,但政治经济发展对国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