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模式一”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_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和普及,使广大农村特别是一些边远、落后地区能充分享受这一优质的教育资源,让农村孩子能和城市孩子一样聆听特级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模式一”教学即光盘教学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互动教学情景,让学生在说唱中学,在听练中学,在实践与探索中学,在观察与思考中学。它以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掌握知识。但教学光盘由于它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只能在教学中起辅助作用,因为光盘里的“电视老师”,“电视学生”他们之间的互动对观看者来说只是一种表演,你无法和他们形成互动,你既不可以向“电视老师”提问,也不可以和“电视学生”讨论。因此,教师在使用教学光盘时切不可把它简单地看成是课堂教学实录,让学生坐在教室里静静地听,仔细地看,来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光盘中的一节课我们看到的是“电视老师”应用各种教具进行讲解,对一些知识的细节,学生的内心活动,光盘无法呈现。一节课,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都是课前预设好的,缺乏真实,加上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他们的注意力不可能较长时间地保持,一开始由于好奇,兴奋看得很认真,随后就慢慢地感到疲倦。学生不可能象成人一样,在40分钟里随着“电视老师”,“电视学生”的互动去听、去看、去想。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合理地使用教学光盘,让教学光盘充分地发挥它的辅助功能,我认为应从两方面入手。
  一、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有选择地使用教学光盘。
  教学有法,又无定法,再好的一堂课堂教学,都不能使每个地区,每个班级,每个学生取得同样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使用教学光盘时必须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光盘中的教学过程有的过于简单,有的过于复杂,有的活动不利于本班学生的开展等等。因此,教师在使用时有的片段可以不让学生看,有的片段需让学生反复地看,有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开展,有的活动可按照自己的设计展开。例如: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册 “我们的校园”这一课时的教学时,光盘是按照教材提供的信息,出示给学生的是一幅规范的校园图,图上的许多景物学生也许从没见过,校园内的一些活动学生也许从没玩过,而光盘中的教学,“电视老师”,“电视学生”都非常熟悉这些景物,非常了解这些活动,教学的互动性很好。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配合的很默契,有些细节很精彩,不是闪烁出学生创新的火花。这样一课时的教学光盘,如果教师只放给学生看,学生因看不懂而不感兴趣,教师要对每一个场景,每一个活动一一进行介绍,讲解,时间又很有限,学生也很难全部听懂,因此,本课时的教学,教师如果要选择应用光盘来辅助教学,教师应在自己先看过光盘的基础上,自己选择一些本班学生经常开展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亲自参加活动,再带着老师布置的问题,观看光盘,通过仔细观看,合作交流,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玩中学,玩中悟,学生自然学得开心、有趣。
  二、教师要结合光盘进行备课。
  教学光盘既不能当成一堂课的实录,那么,就不能简单地组织学生一看了事,教师要把它看成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能起到好的辅助教学的效果,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亲自先看一看光盘,要把教学光盘里的老师和学生的活动,分割成一个个时段,穿插在自己的教学设计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看“电视老师”,“电视学生”的互动过程,加上老师的设问,提醒和同伴之间的交流,从而达到学生与“电视老师”的互动,学生与“电视学生”的互动,学生与课堂教师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等等,来完成自己的教学。例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二册,第二单元的“十几减9”的教学。“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是为学生学习退位减法铺路,又是日后四则计算的基础。本课时的教学光盘对这一课时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出示丰富多彩的情景图,如:“阿姨买风筝”,“小朋友猜字谜”、“儿童玩套圈”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后应用学具小棒(捆与根)进行操作,目的是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看清计算过程,较快地理解“破十”的道理,从而达到应用“破十法”计算的目的。教学中教师一定不能只注重让学生去看,要让学生利用自己学具盒里的小棒和“电视老师”一起去操作,必要时要关掉屏幕,让学生相互之间讨论,共同操作,最后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总之,教学光盘这一优质的教学资源,会使广大农村中、小学的课堂教学面貌一新,会对过去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冲击。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应应用好这一资源,为自己的教学服务,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古代的诗、词、曲、文中,适合高中生的名篇、名段、名句无疑是很多的,但被教材选用的的确有限。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感受文言语言、积累文言文知识、学习借鉴前人的思想和理念,教师必须广泛涉猎,多方搜集,精挑细选出名篇佳句来给学生赏阅,最好能配合语文教科书使用,使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受益。  [关键词]联系史实 求知欲望 善于指导  在长期的文言文教学中我主要做
作者提出了计算复杂外型建筑室内环境的非规则网格有限体积法,采用k-ε湍流模型,计算分析了某复杂外型影剧院的室内气流分布.结果表明非规则网格有限体积法可以用来预测复杂
从探讨浙江-宁波的区域经济发展特征入手,根据产业集群和区域制度创新的基本理论,比较分析中外产业集群特点,阐述政府在发展区域经济中的角色地位,揭示制度创新和政策工具组
国际恐怖活动像"魔影"一般地笼罩着整个社会,作为极具杀伤力和威胁力的化学武器一直青睐于恐怖分子,至今已有很多惨重的事例.为了反对恐怖主义的化学袭击,本文分析了其特点,
会议
[摘 要]学生对所读的书籍应当会形成自己的看法,千人千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某本书,或某类书的研讨会,研讨会的主角是学生自己,让学生把在读书中所得到的感悟发表出来。  [关键词]阅读 创新 兴趣  现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这一时代呼唤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所以  当代的中国教育界,最时髦的词语,当推“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论,创新教育必须与各门各类学科的教学实
本文采用流体力学的水槽PIV显示实验方法.模拟对流边界层中的对流波动和卷挟过程,这些过程的图象是通过多次不完整的观测和简化的理论分析,依靠想象力粘合起来的.
[摘 要]计算是数学课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而且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在计算教学中,要知算法明算理;要寻算法探算理;要强化练习,要提升计算“快精准”。  [关键词]小学 数学 计算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指出: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应重视口算,
企业集群为何能够形成地区优势,前人多以外部性经济来解释.本文认为,集群为区内企业学习与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条件,因为集群形成的企业网络,促进了企业之间的知识共享,面对
所谓学习兴趣是指学生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并着力去认识它,探究它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在中学生中,往往有相当多的学生对数学科不感兴趣,产生惧怕心理,畏难情绪,甚至发展到厌学、逃学,最后不得不放弃继续上学的机会。面对这些现象,作为一名数学教育工作者,该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根据初中数学的特点,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根据数学教学内容的特征,结合实际
某工程地区北靠山区,局部风环境较恶劣,为工程建设需要对当地的强风场进行了一次实地测量,本文给出了测量结果并与邻近的处于较平坦地区的气象局的相应气象资料进行了比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