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口水仗:神奇女侠翻车在老家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28596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3月上映的《扎克·施奈德版正义联盟》剧照,盖尔·加朵饰演神奇女侠

  前些日子,巴以长达11天的激烈冲突,导致上千人伤亡。除了加沙地带的“火药桶”被点燃之外,社交平台上同样纷争不断。娱乐圈各路明星分別为巴以双方站台,关闭评论、取关拉黑、隔空对骂,好戏连连。

“侵略者”的伪善?


  5月12日,以“神奇女侠”一角出名的以色列著名影星盖尔·加朵,发了一条引发轩然大波的推文。她写道:“我心碎了。我的国家处于战争之中。我为我的家人、我的朋友们担心,我为我祖国的人民感到担心。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并且已经持续了太长时间。”
  加朵继续表示:“以色列本应该是一个自由和安全的国家。我们的邻国们也该同样如此。我为受害者和他们的家人祈祷,我祈祷这样的敌对行动能够尽快结束。我希望我们的领导人能够找到让我们能够和平相处的解决方案。我祈祷未来会有更好的日子。”
  这样看上去滴水不漏的表达,却引发部分网友的愤怒。舆论发酵后,网友还发现另一位超级女英雄—“惊奇队长”的饰演者布里·拉尔森在多个平台都取消了对加朵的关注。
盖尔·加朵发表的争议推文
盖尔·加朵曾在以色列国防军服役

  加朵招致的恶评,与其以色列人的身份以及此次冲突的起因有关。5月10日升级的这次冲突,让许多人都站在同情巴勒斯坦的立场上。
  一方面,以方对于这次冲突负有不小的责任:4月起,以色列警察先后做出切断阿克萨清真寺的祷告广播电缆、两次袭击清真寺、与巴勒斯坦抗议者正面冲突等举动;极右犹太团体拉哈瓦的成员到耶路撒冷中部游行,并袭击巴勒斯坦行人;以色列法院还裁定一户巴勒斯坦家庭必须离开自己的家园。种种刺激下,激进的哈马斯开始从加沙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最终,双方大打出手。
  另一方面,由于以巴双方军事力量的悬殊,巴方的伤亡十数倍于以方。以色列军方造成数十名巴勒斯坦孩童死去、在预警后轰炸加沙媒体大楼等行径流传开来,国际舆论普遍对于巴勒斯坦表示同情。

  贝拉·哈迪德每一条关于巴勒斯坦的言论都能获得逾200万点赞。

  有网友质疑:“加朵试图给人一种以色列是受害者的形象。但是作为与巴勒斯坦产生冲突的一方,以色列才是屡屡占用巴勒斯坦土地的侵占方。”加朵还被网友们扒出,她曾在以色列国防军服役,并且在针对加沙的“保护边缘”运动中,公开为以色列国防军祈祷。
  人们不记得,加朵也曾抨击过以色列政府颁布的“犹太民族国家”法案有违民族平等。人们抓住的把柄是,加朵的此番言论看上去充斥着侵略者的伪善,更像是猫哭耗子的假慈悲。时机不对,身份尴尬。究竟是好心还是假意,在大众眼里也不再那么重要。
美国巴勒斯坦裔模特贝拉·哈迪德

被同情的超模姐妹


  与加朵不同,另一对明星姐妹吉吉·哈迪德和贝拉·哈迪德的言论,收获了更多舆论的支持与同情。
  哈迪德姐妹是美国有名的模特,在社交平台上拥有粉丝量合计过亿。她们的父亲是巴勒斯坦裔不动产发展商穆罕默德·哈迪德,移民之后在美国扎根、发迹。
  贝拉·哈迪德在Instagram上阐述了家族颠沛流离的历史:1941年,哈迪德的祖父母在原属巴勒斯坦的拿撒勒举行婚礼。他们此后一起生了8个孩子—3个男孩和5个女孩。哈迪德家族在1948年离开巴勒斯坦的家园,先后成为游离于叙利亚、黎巴嫩和突尼斯的难民。
  1948年正是第一次中东战争打响的日子。当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正式宣告成立。翌日,周边的阿拉伯国家开始联合攻打以色列。最终,以色列在美国的支持下反败为胜。第一次中东战争后,巴勒斯坦难民约有70万至90万人。这些巴勒斯坦人失去了家园和故土,他们怀着对于以色列的仇恨流亡他乡。哈迪德家族就是其中之一。
  “我爱我的家人,我爱巴勒斯坦。我会坚强地站起来,把他们对更好的家园的希望留在我心里,为我们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他们永远不能抹去我们的历史。历史就是历史。”
  巴以冲突开始后,贝拉·哈迪德就在社交平台上支持巴勒斯坦,并言辞激烈地谴责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进行多年的殖民化、种族清洗、军事占领和种族隔离。
  贝拉·哈迪德每一条关于巴勒斯坦的言论都能获得逾200万点赞。除了线上炮轰以色列,贝拉·哈迪德还出现在纽约街头,身穿民族服饰参与支持巴勒斯坦的游行活动。
  难民的家世背景、强烈的民族认同和宣泄痛苦的情感表达,让这位流淌着巴勒斯坦血液的互联网宠儿,赢得了相比加朵更多的掌声。
  以色列官方推特账号直接抨击了贝拉·哈迪德:“当像贝拉这样的明星提倡将‘犹太人扔进海里’,他们倡导的是消灭犹太国家。这不应该是以巴问题,这应该是人类的问题。你真无耻。”该账号还进一步发出警告:“‘从河到海,巴勒斯坦将是自由的’,是那些呼吁消灭以色列的人的话。”   “把犹太人赶到大海中”以及更为激烈的“要用犹太人的鲜血来洗自己的战刀”,都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部分激进势力的口号和主张。哈迪德姐妹的表态,也引发了部分以色列网友的不满:“我们要留在以色列,不管你怎么想杀死我们。这是我们的土地,我們的国家,我们没有放弃它。”

  舆论场上的战火同样不容小觑,掉以轻心的明星只会引火上身。

  对于“反犹名人”的指控,姐姐吉吉·哈迪德表示:“我谴责反犹主义。我,并没有试着去杀死你们,这也不是我想要的。我不希望有更多的以色列人死去,正如我不希望有巴勒斯坦人死去。我想要的只有巴勒斯坦人的公平权利。”
美国犹太裔演员娜塔莉·波特曼

  对于公民而言,宗教、族群、语言等因素往往深刻地影响其政治立场,明星亦如是。亲近血缘的立场,也是最自然合理的事。

中立“骑墙”惹众怒


  在此次口水仗里,站队巴勒斯坦显然成了相对稳妥的政治正确。歌手杜阿·利帕、R
其他文献
《浮世恒河 :印度圣河边的罪恶与救赎》[ 美 ] 乔治·布莱克 著韩晓秋 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年 1 月  与游牧民族友人曼托同行,我在为期三天的湿婆之夜开始前,及时赶到了哈瑞多瓦。这里位于圣地瑞诗凯诗下游十几英里处。此时,喜马拉雅山式微,终于化身希瓦里克山丘。恒河开始倦怠缓行,穿流在无边无际的北印度平原上。“天堂之门”  哈瑞多瓦,印度圣城之一,名字的含义是“天堂之门”,就像一个雕像主
2020年1月12日,凭《小丑》获金球奖剧情类影帝的华金·菲尼克斯被逮捕。他参加了简·方达每周一次在美国国会大厦附近的抗议气候变化问题的集会,号召人们用实际行动来应对气候变化,并因此与《格蕾丝与弗兰基》演员马丁·辛等147人一起被捕。  “小丑”被逮捕了,这似乎是《小丑》的“现实版”续集,只是这次剧情的核心是“呼吁环保”。就在一个月前,另一个“呼吁环保”的人却受到了不同待遇—成为了《时代》周刊年度
2021年5月16日,奈史密斯篮球名人堂颁奖仪式,科比·布莱恩特正式进入名人堂  北京时间5月16日清晨,奈史密斯(James Naismith)篮球名人堂颁奖仪式悄然而至。科比遗孀瓦妮莎,布莱恩特,受邀在本次仪式上作公开讲演,其言其语,再次牵动无数科比球迷的思绪。  北美大陆东岸,康涅狄格城的风依旧呼啸,但江湖却再无“小飞侠”的身影。科比·布莱恩特的退役及意外离世,不单是一位伟大运动员的与世长辞
2020年,英国约300万的儿童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而英国政府近年来还削减了多子女家庭的福利,让部分家庭的收入锐减1/3以上。  在美国,约3000万人口罹患糖尿病,占美国人口的10%,其中1/4的人因负担不起胰岛素而面临死亡威胁—他们中间的部分人,要么去墨西哥买胰岛素,要么去其他欧洲国家蹭医保。  为什么英美不热衷于福利国家建设?对于这些移民国家来说,大概还是中国那句老话,“肥水不流外人田”。沾
迪拜的钢筋水泥森林  对于很多首次踏进迪拜城的人而言,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或许会颠覆他们对于伊斯兰国家的刻板印象。  站在哈利法塔第148层的At the Top观景台,面朝向北,映入眼帘的谢赫扎伊德大道笔直通向远方。这是迪拜主要的南北向交通动脉,马路两旁摩天大楼林立。在20世纪70年代,迪拜第一座摩天大楼—迪拜世界贸易中心(高149米)就从这里拔地而起,然后一栋接着一栋,矗立串联起钢筋水泥森林
吕品  最近英国的“封城”措施已漸渐放松,博物馆美术馆重新开放。英国国家美术馆今年的重头戏《提香:爱·欲·死》(Titian:Love,Desire,Death)终于可以跟公众见面了。这场艺术盛宴原定今年3月开幕,却赶上“封城”只能闭馆,好在展览日期现已延长到明年1月。  《提香:爱·欲·死》展出的是16世纪威尼斯画派代表画家提香为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创作的七幅以古希腊神话故事为题材的油画,分别来自
企业成为灾后捐助的主角?美《哈佛商业评论》1/2月号  最近几年,自然灾害正在频繁发生。但是,政府、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为灾后重建提供的资金赶不上灾难发生的频率,于是企业开始填补这方面的空缺。2000年,全球最大的3000家企业中,只有不到1/3会为救灾捐款;2015年,这一比例超过了90%,平均捐款数额也上涨了10倍。研究人员发现,“不管捐赠多少钱,最先发起捐款的企业都会因慷慨获得效益”。拥有
6月19日,人们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圣家堂旁的街道上  从1月以来,汹涌的新冠疫情已经在全球肆虐半年有余,各国政府都结合本国国情采取了不尽相同的防控措施。与中国的严格防控不同,群体免疫从一开始就成为西方国家抗疫的热点话题,大有“病毒杀手锏”之势;再加上自由放任背后的“制度自信”,似乎群体免疫真的是挽救地球的终极良方了。  然而迄今为止,在中国之外,新冠确诊人数依旧增长迅速,没有放缓趋势。7月,顶级医学
9 月18日,倫敦时装周上,戴着面纱的模特在户外走秀。
3月19日,英国伦敦,一对戴着防护口罩的夫妇穿过威斯敏斯特桥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发展“一日千里”!从格林威治标准时间3月26日到4月2日,仅仅一周时间,全球累计确诊病例数连过50万、100万大关,死亡人数也连过2万、5万!  偏处欧洲一隅的英国也未能幸免。3月26日,G20视频会议当天,英国一天新增确诊病例超过2000人。次日,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和卫生大臣汉考克确诊。之后几天,数字节节攀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