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冷链物流业促进西部农产品外贸发展研究

来源 :对外经贸实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1089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供需和我国生鲜食品走进国外市场均需冷链物流进行有机串接和高效协同.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生鲜农产品主产区,蕴藏着巨大的国际贸易市场潜力.冷链物流可延长生鲜农产品的保鲜期,对扩大西部地区农产品贸易规模、增加贸易收益和促进产业融合起到重要作用.但西部地区冷链物流目前仍然存在冷链物流资源分布不均衡、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冷链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水平较低和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缓慢等问题,因此,西部地区应积极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冷链物流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和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优势来推动生鲜农产品国际良好循环.
其他文献
广西与越南陆路接壤,文化历史渊源深厚.两地边贸往来日趋频繁,边贸总额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但是仍然存在边贸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贸易通关存在障碍、贸易政策和体制不健全等挑战.“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为两地边贸往来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着眼于数字经济战略,从“五通”角度提出了健全两地边贸政策、改善口岸交通设施和数字基础设施、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和跨境旅游服务贸易、创新边贸结算方式等方面改善途径.
劳动成本的上升削弱了我国纺织品贸易的比较优势,探讨如何通过智能制造实现纺织品贸易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对于实现我国纺织业由大变强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产品价格分析我国纺织品贸易现状,并通过劳动成本、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比较分析我国纺织业竞争力.在指出我国纺织品贸易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纺织业劳动生产率、扩大中高端市场份额、降低产业链运营成本等角度提出智能制造推动我国纺织品贸易比较优势由劳动成本优势向生产率优势转换、由价格优势向品质优势转换的策略.
目前,服务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并测算了中国与服务贸易较强的七国在2010-2019年的服务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数据,比较他们与中国之间的经济制度差异,结果显示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近年来虽然有所增长,但中国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依旧较弱.因此,本文提出应从制度建设、科技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提升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
近年来逆全球化浪潮愈演愈烈,给国际贸易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我国纺织出口面临着众多的反倾销措施、技术障碍以及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产业产生了巨大影响.我国纺织出口应对贸易壁垒时要积极主动,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我国纺织产业集群的长处,采取措施弥补结构和研发的短板,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新冠疫情供给受阻的机遇,化解挑战,把逆全球化的副作用降到最低,稳步提升我国纺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东地区区位优势明显、能源供给储备巨大、基础设施空间广阔、产业合作互补性强,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合作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应对中东地区“一带一路”建设风险需要鼓励企业整合资源“抱团出海”、建立风险预警和纠纷化解机制、积极签署并达成双边投资协定,打造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民间促进的“一带一路”风险防控立体格局.
碳中和背景下,中国电解铝行业出口贸易具有产能规模大、应用领域广、贸易区域大等优势,市场潜力巨大.然而,贸易环境复杂多变、进出口结构不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电解铝产品对外贸易优势,加之企业自主投入较少、环境恶化导致产能提升难度大,为中国电解铝制品参与国际贸易循环带来挑战.由此,中国需从构建贸易新格局、开拓更多海外市场、借助贸促会平台服务优势、提高企业环保标准等方面着手,推动电解铝行业出口贸易良性发展.
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与全民健身战略推动下,中国体育产业海外投资迎来全新发展契机.虽然近两年体育产业海外投资已渐趋理性,但仍面临交易流程变动、资源整合、投资争端等一系列投资风险.是以,中国应从适时出台针对性法律制度、建立融资授信机制、善用“交易鉴证”方式等方面,化解数字经济视域下体育产业海外投资风险,助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带一路”旨在推动欧亚非大陆的互联互通,实现共同繁荣.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旗舰项目,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对双方都具有重大意义.然而,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也面临着巴国内局势不稳、安全风险高、营商环境差、域内条件变化和域外势力干涉等严峻内外部风险考验.对此,提出如下应对策略:中巴双方要继续以高层交往为引领,夯实双边关系;合作打击极端势力;促进经贸合作和两国民间友好往来;加强国际协同,反对他国干涉;同时,企业主体要深入调研,坚持合规经营,共同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反复发酵,国际贸易形势变得异常复杂严峻,而信用证由于其以银行信用为担保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跨境贸易中作为首选支付方式.信用证交易量的增加给银行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特别是一些商人利用信用证“独立付款”的纯单据性特点,进行非法欺诈活动,不仅给交易相关方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给信用证中涉及的相关银行特别是已经“善意兑付”的议付行带来了极大的风险,议付行如何在信用证欺诈中适用欺诈例外之例外规定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东亚银行上海分行与江苏普华有限公司信用证欺诈纠纷案进行分析,以东亚
后疫情时代,智能手表产品凭借便捷性、智能化数据采集以及体感交互优势,或将成为健康管理领域的重要支柱.在此背景下,中国智能手表出口量显著上升、出口额波动增加、出口功能相对集中,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然而,受限于出口海关品目归类存疑、功能产品竞争力有限、出口地区失衡、自主研发能力欠缺问题,中国智能手表出口面临困境.针对当下情况,中国应从利用《协调制度》、深耕数智驱动战略、发挥用户粘性红利等角度出发,通过应对归类争议、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开拓出口市场等手段,打造智能手表出口升级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