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尖瓣成形术与置换术治疗合并右心衰竭的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效果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enking34875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三尖瓣成形术与置换术治疗合并右心衰竭的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在天津市胸科医院因右心衰竭行三尖瓣手术治疗的患者228例,其中127例患者行三尖瓣成形术(三尖瓣成形组),101例患者行三尖瓣置换术(三尖瓣置换组)。收集围手术期资料,并随访65个月,分析和评价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合并右心衰竭的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效果。

结果

三尖瓣成形组术前肝功能异常率、平均肺动脉收缩压均低于三尖瓣置换组术(P=0.023、0.033)。三尖瓣置换组患者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及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正性肌力药物使用量明显高于三尖瓣成形组患者(P<0.01);三尖瓣成形组早期并发症率(15.8%与27.3%,P=0.042)、病死率(6.3%与16.8%,P=0.011)低于三尖瓣置换组。长期随访发现三尖瓣置换组患者三尖瓣血栓率高于三尖瓣成形组(P=0.036);三尖瓣成形组患者三尖瓣中重度反流复发率高于三尖瓣置换组(28.7%与8.8%,P<0.05);三尖瓣成形组患者术后3个月、1、3、5年生存率高于三尖瓣置换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1、0.089、0.133、0.078)。

结论

在合并右心衰竭的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治疗中,三尖瓣成形术早期治疗效果优于三尖瓣置换术,而术后中期三尖瓣中重度反流复发率高于三尖瓣置换术。

其他文献
目的对照研究药物洗脱支架与金属裸支架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郑州大学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科自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应用支架置入术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患者145例,共154条病变血管接受治疗,其中应用药物洗脱支架94枚,应用金属裸支架60枚。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药物洗脱支架、金属裸支架置入术的疗效和椎动脉再狭窄(50%以上)的发生率。结果患者手术成功率100%,围
目的利用虚拟现实技术(VR)观测上矢状窦(SSS)及桥静脉(BrV)的形态特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11年10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43例上矢状窦旁脑膜瘤(PSM)患者(PSM组)及21例无颅内静脉系统病变的三叉神经痛或面肌痉挛患者(正常组)。VR环境下,观测2组患者SSS及窦旁BrV的形态特征,分析皮质静脉数量、直径在正常组双侧和SSS前、中、后1/3段间
目的比较手术联合放疗与放化疗对髓母细胞瘤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自2002年6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79例髓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后放化疗与术后单纯放疗对髓母细胞瘤患者5年生存率、无瘤生存率的影响,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髓母细胞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患者中74例行肿瘤全切术,5例行次全切术;术后单纯放疗41例,术后放化疗38例
目的探讨与糖尿病、肥胖相关的12个基因中相关位点与颅内动脉瘤(IA)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天津地区共376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19例IA患者为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自2013年至2014年收治并确诊的患者;257例对照人群为该院健康体检并自愿参与研究的人员。采用EDTA抗凝管留取2组成员2 mL静脉血标本进行DNA提取,对TSLC2A9、TOX等12个基因的16个位点进行分型。采用χ2检验计算单核苷酸
期刊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体质指数(BMI)的增加对胃癌根治术的根治效果及生存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258例患者,BMI进行分组:肥胖组(BMI≥25 kg/m2)118例,非肥胖组(BMI<25 kg/m2)140例。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情况及近期生存的情况。结果肥胖组与非肥胖组手术时间[(208.6±60.8) min与(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