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探究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mander_oc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学校整个教学工作的关键环节,也是教师工作的核心,自从17世纪夸美纽斯创立班级授课制的几百年来,课堂教学就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沿和主渠道,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问题.
   一、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及学习能力的评价
   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数学知识与技能的逐步积累及思维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如果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历程,看到自己的进步,会使他们感受到取得进步的喜悦,增强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动力.在评价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主要应考察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情感.同时,也要重视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独立思考的习惯及数学思维的发展水平等方面.如,能否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敢于面对遇到的困难;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与合作,是否认识到自己在群体中的作用;能否独立思考问题,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在对数学思维过程的评价时,教师可以从平时观察了解学生思维的合理性、灵活性、深刻性以及批判性等方面去考察,考察能否正确地使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否有反思的意识,总结学习经验与寻找差距等等.教师应让学生建立数学学习的成长记录,记录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情况和成长历程.在记录中可以记录自己最满意的一次作业;特有的解题方法;印象最深的学习体验;单元知识总结;已经解决的问题的方案和过程;提出新的问题;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探究性活动报告或数学小论文等等.记录材料可由学生自己选择,材料要真实,并可以以更好、更新的材料代替原来的相关材料.要引导学生适时反思自己的成长情况,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感受到自己是在不断地进步与成长,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学习热情.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评价,主要是侧重评价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在学生能否结合具体问题情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能否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否体会到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能否用文字、字母、图表等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能否尝试解释结果的合理性;能否回顾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解题经验.
   二、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以往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多采用书面测验来进行,呈现的评价结果也采用定理评价—百分制或等级制.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已经掌握了什么,哪些地方还没有达到学段目标.教师要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但不能根据分数排列名次.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分数排名榜”,只是给一小部分学生注入学习动力,同时留给更多学生的是焦虑、打击与恐惧,这对学生的成长是很不利的.教师要注意通过课堂提问、观察、谈话、作业分析、活动报告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可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家长评价等结合起来,在适当的时候采用定性评价的方式鼓励学生.定性评价可采用评语的形式,及时充分地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获得了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在哪些方面具有潜能,并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使评价结果有利于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
   三、评价主体要避免单一,力求多元
   长期以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成为教研人员和教学管理人员的专利.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应该克服这一现象,努力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如果是教育政策、法规的落实评价,当然要以教育督导和行政人员为评价主体;如果是落实科研项目,力求科研转化为教学生产力,应以教研人员评价为主.但是,如果要起到诊断、指导、管理、激励的功效,则必须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乃至家长的评价积极性.教师自评是一种教学的自我反思,教师互评是教学研究的重要形式,学生对课堂教学进行常态评价,更能反馈出学生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是教师工作的上帝,他们最有发言权,他们的评价更切合实际.有条件的学校,通过培训,引导家长评价,使学校与家庭密切配合,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努力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更会使课堂教学评价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客观性、有效性.
   四、评价过程要力求动态发展
   课堂教学的评价过程,是评价思想的体现过程,是评价标准的对应过程,是评价方案的操作过程,是评价效果的实现过程.这个过程不是静止的场面,而是动态的流程;不是不变的格式,而是发展的过程.评价对象的千差万别,评价目的和功能的各有侧重,评价手段的各有千秋,要求评价者因人而异.时代的不断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要求教育尤其是课堂教学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样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也应该因时而异.因此,评价的过程,就是不断调整、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要站在时代的高度,遵循教育规律,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努力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合时、合宜,从而以评价促教改,让教改促效益,以求得教育目标的达成.
  
其他文献
在中国肺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进展期肺癌和远处转移肺癌预后较差,持续增高的死亡率使得研究新型治疗手段迫在眉睫。研究显示,肺癌最常见的病因是吸烟、大气污染和物理化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其中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临界和极值问题出现较多的有以下几种类型:磁感应强度的极值问题、偏角的极值问题、时间的极值问题、面积的极值问题.  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临界和极值问题的解题策略如下:  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准临界点.    找临界点的方法是: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程序解题法——三步法    (1)画轨迹:以题目中的
高中物理是一门知识性很强的学科,在揭示物理现象本质的同时,还能通过物理现象发现其事物变化规律.随着新教改不断深化,我国高校物理教学中的解题思维和方法都广受关注,正确的解题思维和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解题效果和解题效率,在解题过程中,学生还可以通过不同的解题思路建立多种解题模型.  一、整体和隔离  物理教学过程中,常用的解题方法主要为两种:整体解题方法和隔离解题方法,这两种解题方法的解题思维对综合
化学概念、原理以及理论阐述,都是字斟句酌的科学而精炼的语言,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概念、原理等语言阅读能力上下功夫:   一是“咬文嚼字”理解概念.如,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好多学生总会把“氧”记成“氧气”;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学生会误认为只有“加快”等.   二是抓住概念异同,理清概念.如,混合物与纯净物、化合物与单质这两组概念学生经常混淆.实质上混合物、纯净物的分类是依据组成“物质”的
摘要: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追求的永恒的话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正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教师从一个简单的知识传授者,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关键词: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能力;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性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形式,它以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