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体育教学的目标实现途径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体育所具有的独特性在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能力中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小学体育教师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现新课程改革,尽快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呢?作者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小学体育 教学改革 提高途径
  
  体育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它与德育、智育、美育相结合,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小学体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基础,是儿童接受体育感受和体育信息的起点,是人生初始健康和健身的启蒙教育,影响个人一生的健康发展。同时,良好的体育教育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其体会到生活与身体的真与美,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因此,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观念,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效率是体育教学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新时期小学体育教学的目标
  学校体育主要由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组成。体育教学的任务与目标是进行健身知识技能的传授及运动教学,课外活动目标是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及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练身和活跃学生生活、协调人际关系。所以学校体育的目标宏观应是促进学生体格体能的完善和发展,培养学生体育的情趣、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社会情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要通过体育达到以下四个目标:身体的发展。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包括适应不同环境、不同气候、不同岗位的身体和心理能力,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康复能力,对疲劳的抵抗力;获得良好的运动技能,提高工作劳动效率,进而提高生活质量;掌握科学的健身养生知识,提高智力素质;培养正确的社会情感,形成民主、公平、竞争的意识,不断自我发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概括地说就是:全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掌握体育卫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形成良好个性。
  二、新时期下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途径
  1.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教师教无兴趣,学生学无乐趣。新的课程目标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要地位。如,首先,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其次,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形成健全的人格。
  2.精心设计教法,优化课堂结构。
  有效的体育课堂教学,能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体育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增强体质,因此,精心设计教法,搞好体育教学,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是完成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根本保证,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环节。当代学校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就是指选择最恰当的教学形式和方式,使师生耗费最少时间和精力而取得最佳效果。最优化要求教师精心钻研教法,全面考虑教育和教学的规律、原则、形式、方法、现有条件及所教班级和个别学生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使教学教育过程按既定标准发挥最有效的作用。
  3.加强学生目的动机教育,注重意志品质和谐发展。
  人的任何意志行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体育课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让学生在身体练习中了解体育的知识、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学习运动技术,对广大学生来说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运用体育运动这一手段来增强体质、愉悦心情,进而掌握一些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为今后的继续学习打基础,并培养他们勇敢顽强、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只有让学生明白体育锻炼的目的,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动机。教师应尽量让每位学生都感觉到教师的关心和重视,采用多样化教学形式,充分挖掘学生的运动潜能,注重学生意志品质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拓宽教育思路,同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紧密联系起来,充分认识体育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引导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从而调剂情绪、娱乐身心、锻炼意志、促进交往、增进友谊。如结合当前实际,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北京奥运会取得优秀成绩鼓励学生积极运动,增强体质。利用残奥会的感人事件,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教育,讲优秀运动员取得成功的经历,用他们的坚强意志鼓舞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坚强意志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性。
  4.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提升自己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为了适应新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体育教师不仅要系统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等教育理论和体育专业知识,而且要加强体育与各学科的横向联系。体育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不仅要求教师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施教能力和较高的科研水平。教师要具有较强的施教能力,首先必须加强对教育理论的研究,掌握心理学、教育学及体育教学法的基本理论;其次必须加强对教学对象身心特点和教学规律的研究,懂得教学对象身心发展规律、教学规律和教学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基本要求,并善于把教育理论方面的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教学中;再次,必须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善于把实践中的成功探索上升为理论,总结出科学的教学方法。并在理论的指导下,不断进行新的实践探索,进一步提高施教能力;最后,必须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处理信息、查阅资料、参与教学,强化教学效果,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体育教师特别是小学体育教师要改变观念,解放思想,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运用新的有用的教学方法,挖掘教材的潜在创造因素,不断培养学生的潜在能力,向终身体育发展,造就“四肢发达,头脑同样发达”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沈红萍.提升我国小学体育教师素质的对策研究.科学时代,2009.1.
  [2]赵慧荣,王占庆.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1.
  [3]王子虎.浅论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现新课程改革.办公自动化,2009.22.
  [4]刘敬群.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教学.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3.
  [5]何喜琴.情感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发展,2010.4.
  [6]刘银芳.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初探.新课程研究,2010.6(上旬刊).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新课程的理念是以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基本出发点的,简单地说,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体会谈谈认识与看法。  一
作文批改的方法共有三种:老师批阅、学生互评、自批。我们常用的方法是老师批阅,通过批阅学生的作文,我们可以了解学情,了解学生的思想感情,了解学生的文字功底、文学功底。通过批语我们还可以和学生进行学业和思想上的交流,确实好处很多。其实,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不妨多尝试学生互评的作文批改方法,它也有很多妙处。  一  在“作文互评”活动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的状态,通过阅读不同同学的作文,可以增强思维的发散
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以及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说,心理健康领域目标与社会适应领域目标密切相关。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对现代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未来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况且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即青春发育期。生理方面的突变引起心理、行为也发生相应变化。
提起学生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美好回忆,我们怀念同学间的深深的友情,也忘不了老师的谆谆教导。但是最令我们担心的还是我们的学习成绩,面对每况愈下的成绩,家长比学生还着急,他们在不断地为孩子寻求能提高成绩的各种方法。对于初学英语的学生,听显得尤为重要,提高学习成绩首先要提高听课的效率,充分把握课堂的45分钟。  一、以听、说为基础  听和说是人们在英语口头交际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听是说的基础。
摘 要: 体验式教学方式早已被教育界广泛关注,多方探讨,具备了一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但是在研究初中小说体验式教学实践方面还有所欠缺。作者试图对此进行思考。首先阐述了对体验式教学的认识,接着探究了初中小说的教学现状,最后探寻了初中小说体验式教学策略。  关键词: 初中小说教学 体验式教学 教学策略    一、体验式教学的认识内涵  初中语文体验式教学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结合传统汉语文的特征
体育游戏富有情感,容易使人产生兴趣。青少年经常参加体育游戏,可以发展跑、跳、投等基本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同时也可以利用体育游戏更好地学习体育教学内容和完成体育教学内容。我国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推出后,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游戏内容并合理运用,对体育教师来说值得研究。  1.游戏的选择  游戏的类别很多,内容和方法也多种多样,但并不是任何形式都适合于教学活动,不同的游戏是为完成不同的教学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