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地区一次大风天气特征分析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l_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气象站资料,对2017年5月5日本溪地区一次大风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得到了一些对大风预报有指示作用的指标,以期为加强大风天气预报、提高预报准确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风天气;特征;成因;辽宁本溪
  中图分类号 P458.1 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6-0203-02
  本溪地区大风天气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同时影响农作物生长和交通运输。为了减少大风天气造成的经济损失,为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提供保障,应当加强大风天气预报,提高预报准确率。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各地区的大风天气气候以及大风预报方法开展了大量研究[1-4]。王秀莲等[5]对陕西省大风规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御措施;何风鸣等[6]对绵阳地区的大风预报进行了分型,对预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017年5月5日本溪地区发生了一次大风天气过程,5月5日8:00—18:00受高空槽与地面低压共同影响,5月5日12:00—15:00本溪市出现强对流天气,全市23个带风向风速的气象观测站中,最大风速11级1个站,为28.9 m/s,出现在桓仁县的雅河乡;9级烈风10个站;8级大风10个站;7级和6级各1个站,其中国家基准站市区为21.9 m/s;本溪县23.0 m/s;桓仁县23.5 m/s;草河口19.5 m/s(图1)。同时还出现了短时降水、冰雹、雷电等强对流天气。本文运用天气形势、中尺度分析等方法对此次大风过程的特征进行了分析,为以后的大风预报做好总结和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利用高空图、地面图、物理量场等资料对2017年5月5日的大风天气过程进行天气尺度分析、中尺度分析和物理量场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天气尺度系统分析
  通过对高空环流背景高空形势分析(图2),5日8:00之前500 hPa盘踞在我国内蒙中部的低值中心一直顺延到河套地区的高空槽逐渐建立,受到日本海上阻塞高压的影响,高空槽一直稳定维持并发展,700 hPa和850 hPa高度场上高空槽位置不断向东延伸,这样就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后倾槽,其特点是移动缓慢、稳定发展。后部不断有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侵入,辽宁省受其槽前的影响,形成西南急流,为大风提供了风力通道。地面形势分析(图3),5日8:00海平面气压场上,中心位于内蒙北部的低压维持,其南部一直延伸到了朝鲜半岛,中心位于甘肃南部的高压正在向南移动,与上述的低压之间形成了明显的气压梯度,而这个气压梯度的密集带正好压在辽宁省西部。这样就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南高北低的典型大风形势场。此类型出现在春季,暖空气开始活跃,大陆高压频繁入海。辽宁省上空暖脊发展迅速,贝湖、蒙古气旋东移,进入日本海后气旋东部的变性冷高压得到加强,形成东高西低形势场,蒙古气旋东移加强为东北低压,气压梯度增大,易形成偏南大风。通过对高低空急流的分析可知,在大风出现前,高空有急流,低空无急流;当大风出现时,低空急流出现,低层风速迅速增大。
  2.2 中尺度天气及物理量特征分析
  由图4可以看出,在8:00大风天气到来前,一直是下沉运动而且风力不大,下沉气流明显;8:00之后,开始呈现垂直上升运动;到了14:00垂直上升运动达到最大。本溪市也在此时出现了9级的极大风速。图5是5日14:00从本溪市区到桓仁县的散度空间剖面图,在市区上空700 hPa以上有一个明显的辐散中心,高空850 hPa以下为辅合,这样的垂直高空场配置可以形成了一个明显的中尺度气流上升区。
  3 结论与讨论
  (1)预报着眼点。地面形势為南高北低,低压一般在42°~50°N、120°~130°E,高压一般在43°N、110~130°E附近,强度>1 030 hPa;高空一般为后倾槽形势;气压梯度是形成大风的根本动力,当气压梯度达到一定程度就容易出现大风天气。在关键区有天气系统,地面图上形成北高南低或西高东低的气压场,就会有东西或南北向的气压梯度,产生动力作用。高低压之间是等压线密集区,一般等压线数量>5。
  (2)物理量场分析。控制辽宁省的高空上,有比较明显的上辅散、下辅合特点,而在垂直运动场上也有明显的垂直运动,速度达到12 m/s。移动性低槽天气较强,刮风时间长,风力也较大,为持续时间较长的系统性大风;稳定性低槽多为阵性大风,系统性大风天气很少。
  4 参考文献
  [1] 张玉玲,仲雅琴.东北低压大风天气的数值预报与模式诊断分析[J].气象学报,1985,1(43):97-105.
  [2] 刘敦训,张经珍,郝家学,等.黄河三角洲冬半年大风预报系统[J].气象,2009,11(26):48-51.
  [3] 彭江良.库车大风天气特征分析及预报指标[J].新疆气象,2003,26(6):15-25.
  [4] 李英,舒智.云南春季冰雹、大风天气的中尺度扰动特征[J].气象,2000(12):16-19.
  [5] 王秀莲,张家林.陕西大风规律分析及防御对策[J].陕西气象,1998(4):16-18.
  [6] 何风鸣,朱光柞.绵阳地区大风的分析预报飓风[J].气象,1982(12):8-10.
其他文献
摘要 通过对凤城地区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分别探讨年降水量、≥10 ℃年有效积温、生育期日照时数的变化规律,以及这些气象要素对近37年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955—2014年日照时数明显增加,年降水量缓慢减少,≥10 ℃积温有缓慢增加的趋势。对凤城地区玉米产量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10 ℃有效积温、日照时数、降水量。  关键词 气候变化;降水;积温;日照;玉米产量;辽宁凤城 
摘要 在介绍新疆小白杏特征特性的基础上,总结其在辽西地区的引种繁育技术,包括山杏砧木苗的培育、嫁接、栽植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提高种植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疆小白杏;特征特性;引种繁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6-0072-01  辽西地区属半干旱地区,年平均气温8.7 ℃,历年≥10 ℃平均积温为3 443.1 ℃,年均无霜
摘要 主要研究了喷施不同浓度硒肥对富士苹果硒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单果重及果实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果实硒含量随着喷施硒肥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喷施硒肥可提高苹果果实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对果实硬度无很大影响。此外,配套研究了富硒苹果绿色安全生产技术,经检测所生产的苹果绿色安全,无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残留。  关键词 绿色;苹果;硒肥;生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1.1;S147.5 文献标识码 A
摘要 为了解三亚地区设施甜瓜大棚内光照强度分布特征,在SNGG-462Z型水泥立柱镀锌管连栋拱棚内的水平和垂直方向设定16个观测位点,在晴朗天气情况下,监测24 h内可见光照度和紫外光照度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7:00开始监测到可见光照,12:00达到最大,后逐渐下降,直至19:00降为0。在垂直方向上,从棚顶部向下逐渐降低;在水平方向上,表现为最中间位置光照弱,中间向两端先增加后减弱。紫
摘要 [目的]探讨布氏田鼠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方法]以MHCⅡ类基因第二外显子为分子标记进行序列分析和基因分型。结果:获得了内蒙古8个布氏田鼠地理种群460个样品的MHCⅡ类基因第二外显子基因的261 bp核苷酸序列,经单倍型分选后,共定义了21个单倍型,其中有3个单倍型为不同区域种群所共享,其余19个单倍型均为各区域种群所特有。单倍型网络进化关系分析显示,8个布氏田鼠地理种群形成3个稳定的进化
摘要 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是圆果种类型的菜用黄麻品种,是富硒高钙低钠具有保健性的功能蔬菜,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现对这2个品种的黄麻高产栽培技术及其食用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纳。  关键词 桂麻菜1号;桂麻菜2号;高产;栽培技术;食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 S563.4.04 .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097-01  菜用黄麻属于黄麻(Corchorus olit
摘要 阐述了小麦—旱稻模式推广的目的、4种连作模式的效益,总结其配套栽培管理技术,以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小麦—旱稻连作;效益;措施;建议;江汉平原  中图分类号 S512.1;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3-0091-01  1 小麦—旱稻模式推广目的  江汉平原系水网湖区,地下水位高,为种植小麦—旱稻提供了丰富的天然条件。长期以来,江汉平原大
摘要 世界上高粱的杂种优势利用始于1933年,目前,我国高粱杂交种种植面积占高粱种植总面积的70%。但随之出现了杂交高粱退化的问题,其原因一是制种过程中的生物学混杂;二是不育系小花的败育和杂交一代小花不实,以及亲本本身杂合基因的分离等。解决的办法是首先应三系同时提纯,把配合力和性状典型性作为提纯选择的中心环节;另外,就是用中国高粱转育不育系可减轻小花败育,即通过改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降雨、光照、
摘要 在我国都市农业(主要的形式为都市园艺)快速发展的条件下,结合园艺现代化及产业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园艺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式进行探讨,提出采取农科教合作的方式,加强政府的引导、改革考核机制、加大技术创新、建立培养专业人才平台等建议。  关键词 科教研合作;都市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3-0292
摘要 根据1981—2015年辽阳县35年的气温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5年滑动平均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Morlet小波分析统计方法,对该地区多年气温的变化特征进行线性趋势分析、突变分析和周期性分析。结果表明,近35年遼阳地区年均气温呈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457 ℃/10年。5年滑动平均曲线得出,年均气温在研究时域内经历了3次“冷—暖”交替变化。从Mann-Ken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