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富硒苹果生产技术研究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ha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主要研究了喷施不同浓度硒肥对富士苹果硒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单果重及果实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果实硒含量随着喷施硒肥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喷施硒肥可提高苹果果实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对果实硬度无很大影响。此外,配套研究了富硒苹果绿色安全生产技术,经检测所生产的苹果绿色安全,无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残留。
  关键词 绿色;苹果;硒肥;生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1.1;S1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5-0066-01
  硒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作用,被称为“生命元素”,具有防癌抗癌、清除体内自由基、抗膜脂过氧化、防止衰老、抗心血管和克山病等作用[1]。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成人每天需要吸收50~200 μg的硒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但我国成人平均每日硒摄入量只有38 μg,原因是我国大部分地区土壤贫硒造成食物硒量不足,我国2/3以上人口缺硒[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硒元素对人体的保健作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知。近些年,国内外不少地方开发了富硒米、富硒茶等多种农产品,富硒产品逐步出现在百姓餐桌上,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因此,开展绿色富硒苹果生产技术研究对提高果品硒含量,改善果实品质,增加果农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设在河南省济源市邵原镇崔家庄富硒苹果科技示范基地进行,海拔500~700 m,年平均气温14.3 ℃,年平均降水量400~600 mm,土壤为红黏土,土质含铁量高,排灌水条件良好,肥力中等,适宜生产优质林果。该基地面积40 hm2,主栽品种为富士和黄香蕉,种植密度多为4 m×3 m,树龄15年左右,主要采用小冠疏层形和改良纺锤形树形,树势中庸健壮,生长结果正常。试验品种为富士苹果,本试验硒肥采用北京生命源泉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富硒王”多抗植物营养液,有效硒含量>2%。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3个处理,分别为硒肥浓度300倍、600倍液,以喷清水作对照(CK)。采取小区试验与示范推广相结合的方法,试验面积共33 hm2。通过叶面喷施的方法,分别在落花后30 d、果实膨大初期、果实膨大中期3个时期对苹果树进行富硒肥料喷施,如施硒4 h内遇雨则补施1次。
  1.3 主要配套生产技术
  1.3.1 整形修剪。试验园多为10年以上富士苹果,保持丰产稳产,合理负载对果品品质的提高尤为重要,因此整形修剪时主要是调节树体生长和结果的关系,既要避免树体产量过大而带来品种下降,又要预防树体早衰和产量波动。对花芽量多的树适当重剪,剪去一部分花枝;花芽量少的树,则是轻剪,尽量多留花芽。此外,还要注重对苹果树进行枝组的更新复壮。对骨干枝有计划地进行回缩更新,促发壮枝,增强生长势;对于结果枝组,选择一至二年生枝饱满芽处进行短截,促生分枝,更新老弱枝组。
  1.3.2 花果管理。早春全园灌水降低地温,盛花期喷施0.3%硼砂 0.3%尿素混合液进行保花,花期通过放蜂进行果树授粉。疏果在落花后14 d,幼果开始生长已可辨果实大小时进行,并在落花后25 d内完成此项工作。选择个较大、端正、无病虫伤害的幼果进行留果,留果量为中等枝量情况下,大型果留果间隔为20~25 cm。
  1.3.3 果实套袋。在套袋前喷施2~3次杀菌剂和杀虫剂,尤其是套袋前3 d要细致喷1次药,喷施药剂为50%多菌灵800倍液。落花后35~40 d内进行套袋,采用双层纸袋,选择果个大、果形正、无病虫害、无刺伤、有果台副梢的果进行套袋,并疏除多余果。套袋的顺序是先套内膛果后套外围果,先套树冠上部果后套树冠下部果。
  1.3.4 病虫害绿色防控。一是悬挂黄板。于4月下旬至7月下旬,在试验地悬挂50 cm×70 cm的黄板诱杀苹果蚜虫,高度为1.5~1.8 m处。二是性诱剂防治。于5月中下旬在苹果园悬挂桃小食心虫性诱剂诱捕器,悬挂85个/hm2,悬挂高度为1.2~1.5 m,性诱剂距离水面1 cm,每个月更換1次性诱剂。三是药剂选择及喷施。在苹果虫害的发生季节,使用高效低毒农药防治苹果虫害,施用的药剂有0.5%苦参碱水剂、15%达螨灵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等,并完全替代甲胺磷、水胺硫磷、氧化乐果等高毒农药。根据果园病虫发生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1~2种杀虫剂和1~2种杀菌剂,按规定浓度配置好药液进行喷施。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果实于9月25日进行采收,采收时在每株树冠中部东南西北方向各采果5个,进行指标测定分析。测定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硬度和硒含量。其中,单果重采用称重法,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手持糖度计测定,果实硬度用果实硬度计测定,果实硒含量、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委托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和检测技术研究所进行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施用硒肥对苹果果实含硒量和品质的影响
  由表1可知,喷施硒肥300倍液和600倍液后的苹果果实硒含量分别为0.079、0.036 mg/kg,2个处理硒含量差异显著且果实硒含量随着喷施浓度的增加而大幅提高。喷施富硒液肥后苹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11.4%和11.2%,与CK差异显著,但2个处理浓度的可溶性固形物差异并不明显。硒处理使果实单果重均较CK有所增加,600倍液处理与CK间差异不显著,300倍处理较CK高出6.8%,与CK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就果实硬度而言,2个硒处理与CK间的差异并不明显。
  2.2 配套生产技术对苹果绿色安全性的影响
  通过采取整形修剪、花果管理、果实套袋及病虫害绿色防控等配套技术,生产出的富硒苹果果形优美、色泽诱人,大部分果实无磨伤、日灼、药害、虫伤、果锈、裂纹等缺陷;果实经检测不含氧乐果、倍硫磷、溴氰菊酯、滴滴涕、敌敌畏、百菌清、多菌灵、三唑酮等农药残留;镉、汞、铬、铅、砷5类重金属也未检测到含量。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对苹果喷施300倍和600倍的富硒叶面肥后,果实硒含量为分别为0.079、0.036 mg/kg,因此可以证明叶面喷施硒肥是提高苹果果实硒含量的有效办法。在本试验中,果实硒含量随着喷施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但是苹果果实的硒含量并不是随外源硒浓度的升高而持续增加,当外源硒浓度超过适宜浓度100 mg/L时,树体对硒的吸收率下降[3]。呼世斌等[4]试验证明,花期喷施、土壤施硒、树干注硒3种施硒方式均出现高浓度时苹果硒含量下降现象,施硒量增高到一定程度时苹果含硒量不再继续增加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非积聚型植物中,硒大多以硒代氨基酸的形式被结合于植物蛋白质,并取代含硫氨基酸(如半胱氨酸、胱氨酸等)中硫的位置。由于苹果中含硫氨基酸数量有限,可被硒占居的位置也就受到了限制[5],硒转运载体饱和,硒含量自然无法再增加。
  党 伟等[6]研究表明,在苹果上喷施富硒液肥可以提高单果重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李 敏等[7]研究表明,氨基酸硒叶面肥能極显著提高苹果可溶性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但对单果重、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及果形指数等指标没有显著影响。本试验研究证明,喷施300倍的富硒叶面肥能显著提高苹果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但较低的600倍喷施浓度对苹果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影响不大。但无论喷施300倍液还是600倍液均对果实硬度无很大影响。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喷施外源硒可以改善果实外在品质、口感和风味,但应该控制好喷施浓度和次数,不能盲目施用大剂量高浓度的外源硒,因为过量的外源硒会导致果树外源硒吸收率的下降并减弱其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态的能力,非但达不到生产优质富硒水果的目的,反而会造成环境污染甚至果树药害,构成经济损失[3]。
  试验从整形修剪、花果期管理、果实套袋和绿色防控技术4个方面入手,通过科学管理来提高苹果品质和绿色安全性。本试验中仅进行了简单的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但效果显著,化学使用明显减少,优质果率得到提升、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值得下一步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4 参考文献
  [1] 徐文.硒的生物有效性及植物对硒的吸收[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3):46-47.
  [2] 罗世炜,史丽英,吴永尧,等.植物硒研究进展[J].生物学教学,2008,33(1):2-3.
  [3] 宁婵娟,丁宁,吴国良,等.喷硒时期与浓度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及各部位全硒和有机态硒含量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3,19(5):1109-1117.
  [4] 呼世斌,冯贵颖,赵晓农,等.苹果对硒的吸收及其积聚特征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1998,18(1):110-115.
  [5] 呼世斌,薛澄泽,李嘉瑞,等.食物链植物施硒研究进展[J].西北农业学报,1996,5(3):87-90.
  [6] 党伟,童金晖,刘利民,等.富硒液肥对“富士”苹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2(6):148-149.
  [7] 李敏,厉恩茂,李壮,等.氨基酸硒叶面肥在红富士苹果上的应用试验[J].中国果树,2013(4):31-32.
其他文献
摘要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复合微生物肥料在普通白菜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江苏肥之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可提高小白菜株高和单株重,较常规施肥对照增产13.70%,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但需注意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的影响和肥效的发挥。  关键词 普通白菜;复合微生物肥料;产量;株高  中图分类号 S144.1;S634.3;S1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
摘要 采用随机区组法,进行了不同部位留杈对烤烟红花大金元早花烟株产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杈处理(杈位2)的主茎高、杈烟高、杈烟叶片数、单株留叶数、产量和产值最高。由此可见,高杈处理(杈位2)更有利于杈烟良好生长,提高烟叶产量和产值。  关键词 烤烟;留杈部位;早花;农艺性状;经济性状;龙川江流域  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6-0001-
摘要 校企深度合作是保证校企培养目标相统一、大力提高育人质量的有效途径。校、企“双元”共同作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主体,促进校企培养目标、校内外实训场所、校企文化教育环境的“三重融合”,通过共同构建“训研创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校企“共建、共管、共享”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外引内培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探索订单式联合班等方面的“四共建”,实现了学生学习和就业的无缝对接,校、企、生三方共同获益。  
摘要 对英德市4 275个土壤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英德市耕地土壤中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属中上水平,全磷、全钾属中下水平,速效钾缺乏,大部分耕地土壤属酸性土。农户施肥调查显示,目前英德市农户主要施用复混化肥,氮磷钾配比不平衡,肥料利用率不高,有机肥施用意识淡薄。并根据英德市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和农户施肥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耕地质量;土壤养分;施肥对策;广东英德  中图分
摘要 中央多次出台政策鼓励发展休闲农业,目前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已进入黄金时期。本文分析了吉安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吉安市休闲农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休闲农业;现状;问题;建议;江西吉安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6-0263-01  休闲农业是依托农村、农业和农民,利用农业生产、农业自然环境、设施、农耕文化
摘要 以4个烤烟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测定了它们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的生物量积累及叶片保水力、相对含水量、根系丙二醛、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通过隶属函数法对各品种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不同烤烟品种的抗旱性。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各品种烟株的干鲜重积累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均显著下降,云烟87下降幅度最小,毕纳1号次之,贵烟8号下降幅度最大,且各品种叶片保水力由强到弱依次为云烟87、毕纳1号、贵烟8号、
摘要 利用NCEP相对濕度资料及EOF分解法对我国秋季相对湿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个模态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0.3%、11.8%、6.8%、5.9%。第一模态全国相对湿度偏低,东部地区尤为明显,且发生一次由湿度大转为湿度小的突变。第二模态自西向东呈“- - ”的空间分布,1971年和1994年发生2次突变。第三模态自西南向东北呈“ - ”的空间分布,相对湿度变化以多波动形式展现。第四模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简称《农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法》)的颁布实施,为政府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依据,推动了土地纠纷的有效解决,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但是,当前在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方面,仍然存在法律不健全、仲裁人员法律知识水平不高、实践经验缺乏等问题,在仲裁中出现错案在所难免。本文在深入研究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各地农村土
摘要 通过对凤城地区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分别探讨年降水量、≥10 ℃年有效积温、生育期日照时数的变化规律,以及这些气象要素对近37年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955—2014年日照时数明显增加,年降水量缓慢减少,≥10 ℃积温有缓慢增加的趋势。对凤城地区玉米产量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10 ℃有效积温、日照时数、降水量。  关键词 气候变化;降水;积温;日照;玉米产量;辽宁凤城 
摘要 在介绍新疆小白杏特征特性的基础上,总结其在辽西地区的引种繁育技术,包括山杏砧木苗的培育、嫁接、栽植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提高种植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疆小白杏;特征特性;引种繁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6-0072-01  辽西地区属半干旱地区,年平均气温8.7 ℃,历年≥10 ℃平均积温为3 443.1 ℃,年均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