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线状要素眼动识别的朴素贝叶斯方法

来源 :测绘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1594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动追踪技术在人机交互、用户行为识别、预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如何自动识别用户的地图阅读行为,眼动行为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朴素贝叶斯分类模型的方法识别用户阅读地图线状要素时的眼动行为。本试验首先通过25名被试者阅读地图过程中的眼动行为进行数据采集,然后提取了250个眼动特征并对其进行离散化处理,采用最小冗余最大相关方法进行特征选择排序。结果显示,当采用信息熵法,特征数量为m=5时分类准确率最大为78.27%;而采用信息差法,特征数量为m=4时分类准确率达到最大值为77.01%
其他文献
统一地址的概念于近些年才被提出,其主要本质和意义是在充分尊重现有各部门行业标准地址的基础上,作为社会治理要素有效关联融合的"桥梁",为摸清底数、精准施策等精细治理工作提供支撑,是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社会治理数字化、智能化领域的创新应用。本文针对统一地址在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初步研究,并简单介绍了杭州市的实际应用情况。
曾维浩的长篇小说《弑父》于1998年问世后,即在文学界引起强烈反响.二十余年来,小说的文学价值、审美个性以及艺术感召力并没有随岁月尘封.当下我们重读这部小说,尝试贴近作
地图作为人类认知客观世界的重要工具,它的出现和发展极大提升了人们获取地理空间知识的效率。地图设计、虚拟地理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及新型智能化地图的研究都离不开地图空间认知理论的指导。本文提出地图空间认知应基于数学基础进行研究的观点,并对多种地图空间认知数学模型进行归纳和总结,为地图空间认知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期刊
在工程测量技术无法突破既有发展模式的情况下,BIM技术的出现使得测量技术的发展发生了质的改变。BIM模型中包含大量的测量信息,但由于建模时所选轴网位置具有随机性,模型特征点数据读取后还需要进行坐标系转换。本文基于BIM技术的特点及对传统坐标系转换方法的研究,研发了一种用于BIM模型坐标系转换至工程坐标系的方法。
为避免由于城市道路复杂及树木建筑的阴影遮挡导致从遥感影像中提取道路信息不准确的问题,本文采用高分影像和LiDAR数据相融合的方法实现城市道路的提取,并使用一种基于最小面积外接矩形(MABR)的后处理改进方法进行完善。首先对试验区进行数据配准;然后应用FNEA算法进行图像分割,并使用随机森林分类法进行分类,将影像融合和对象形状指数等相关算子应用到道路提取中;最后去除植被和建筑物,完善道路填充,提取出
在对建筑物进行三维实景数据采集时,地面三维激光扫描和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是常用的技术手段,通过两种手段获取的数据类型不同,对空间的展示效果及精度也存在差异,特别是在获取建筑物顶部和近地部分的数据各有优劣势,将无人机获取的建筑物顶部数据和地面三维激光扫描获取的近地部分数据进行处理,通过空间多个同名公共点进行转换、匹配,将点云和模型两种数据融合。本文以一个古城门为例进行数据采集,介绍了外业测量和内业处理
高精度地理信息具有提供更高空间定位精度和更强空间关系表达能力的优势。"十四五"期间,高精度地理信息获取作为基础测绘重要战略任务,其相关成果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提供更好的空间参考依据。本文从高精度地理信息的获取进展出发,分析了高精度地理信息产品的需求形势和对基础测绘服务能力的提升作用,以及高精度地理信息获取和产品提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提升高精度地理信息获取和产品提供能力的相关建议
地理空间认知影响人类与空间相关的行为。本文提出了地球空间观(球观)的概念,以地球上不同区域找寻过程作为试验环境,研究被试者在数字地球球体(Google Earth)上如何进行定向、定位和目的地寻找,分析球观模式下对地球球体的空间认知过程。借助眼动仪记录的数据将被试者的读图过程可视化并且进行思维过程分析。结果发现,在地球球体上,结合了即时相对位置判断和方向定位的目的地搜寻过程是被试者球观建立过程的综
依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实习教学改革、推进实习信息化建设的指引,本文在分析传统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不足的基础上,引入GIS、RS和三维可视化等新技术,设计开发了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管理平台,实现了实习多源异构数据的集成与融合、一站式实习管理、实习路线组织与规划、特色实习专题图表达与分析及三维虚拟实习等功能。平台可为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管理流程化、信息化、虚拟仿真化提供一个崭新的教学方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