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写作思维训练的观察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y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思维训练已经成为了近几年来备受推崇的课程之一,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当前高中生普遍缺失个性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语文教育家章熊对于中学语文教学任务的态度是“更关注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因为这是有效地进行技能培训的重要基石。”[1]亦有类似“语文教师应担负起培养学生理性思辨能力的责任。”[2]的意见不断发声。号召多了,思维训练就成了一块人人欲占的高地,加之“思维训练”本身的意义,教育研究者们对其呈鼓励和包容的态度。
  笔者以“思维训练”为线索,搜集了近三年发表在语文教育类核心期刊上有关高中写作思维训练的课例,并对优质教学课例进行了梳理和观察,将思维训练课程归纳为两类导向,一是“思维唤醒情感”,二是“思维提升技巧”。
  第一类导向偏向于解决写作教学中“写什么”的问题。针对学生写作假大空等现象,这一导向即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启发以及内在写作动力的激活。在教学目标中的常见表述有:“开发写作动力”、“激发写作热情”、“体认生命与写作的关联”、“提升公民素养”或“养成对时事的批判思维”等。在这一导向中,教师尤其关注教学材料中情感价值因素,把学生的自我实现看作是课程的主要目标,教学设计的起点和归宿“都是从是否能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角度去考量,而不是从是否能促进学生写作技能发展的角度考量”[3]。
  第二类导向则偏向回答“怎么写”的问题。常见的教学目标表述诸如:“加深思维深度”、“增加文章的说服性”、“突破套题思维”、“学会思辨地论证”等。这一导向重在思维方法的学习过程,强调学生对具体范式的运用和迁移。例如有教师依托于议论的四种段落样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我怎样,进行目的性很强的思维训练,即通过15个范式语段启发学生运用证伪思维、因果逻辑思维等技巧进行写作。[4]也有教师讲解如何运用矛盾思维写出深刻的句子,来实现语言技术层面的深刻性。[5]
  两种导向都以“思维训练”作为课程价值的基点,所以它们都远离了以教师讲授和试题训练为主的应试主义取向,体现出了认知过程和人本主义取向的结合。[6]相比于中国传统写作教学中的写法技能训练,思维训练课堂确实已经站在一个更高的课程价值取向上。然而相比于西方,当前的“写作思维训练”还处于一个非常初级的水平上,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和完善。
  (一)思维方式的教学序列无规范
  思维是人类的一种抽象而复杂的认知技能,思维水平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流行于高中写作教学课堂上的四种思维方式可以概括为:(1)联想与想象,(2)比较与鉴别,(3)质疑与辨证,(4)透视与逻辑。
  一方面是这四种思维方式的命名没有规范统一而带来混乱,诸如”由表及里“、”以小见大“、”探究因果“等表述,教师面对不同材料会有不同说法,就使学生陷入了概念的泥沼里。另一方面,这几种思维方式之间是否存在着合理的教学序列,目前没有教师根据实践经验进行过总结。大多数的课例中我们看到教师选择教学的思维方法,往往与他们选定的材料内容有关,带有一定的随机性,写作课上存在多种思维方法的组合教学,缺乏长期的训练教材和计划。
  (二)思维训练目标的混搭
  在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中,思维的发展是无处不在的,发展水平的外显形式也是丰富多样的。正是由于思维的这一特点,如果教师没有深入地研究思维训练和写作实践之间的关系,就会设计出一些伪思维训练课堂,即教学目标和思维训练目标是貌合神离的状态。
  例如教学目标是学习如何选取立论的角度,思维训练目标是提高多角度思维能力,然而课程实践中却是由教师主导性地提示学生从材料的正面、侧面和反面去分析立意。[7]这样一来,学生没有真正的机会去主动锻炼多角度思维能力,本质上还是被动地进行机械化地模仿。
  (三)思维训练策略的单一
  当我们把这些思维训练的过程抽象化,就会发现不论是什么样的导入方式,或是什么样的教学顺序,最终训练目标的达成唯依赖两种因素:一是材料的激发效益;二是教师的言语效益。笔者认为,只有深入地分析这两种因素内的层次,进行排列组合的尝试,才能使思维训练的策略逐渐趋于多元化。
  我们十分鼓励拓新,但对于思维训练课堂上习焉不察的环节,如果不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反思,那么这块高地的后来者们将很可能迷失在低效重复的境地。综上所述,“思维训练课堂”正处于大可钻研的阶段,期待尽快有研究成果能够为高中写作教学工作提供优质的参考。
  注释:
  [1]章熊.我的语文教学思想历程[J].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10月第10期第3页.
  [2]薛朝玉.语文教师应担负起培养学生理性思辨能力的责任[J].学语文.2015年第3期第11页.
  [3]黄荣华.“这天”藏在哪里?——《12月10日这天》讲评.语文教学通讯.2015年06期第30页.
  [4]茹清平.议论文:要有思想的“含金量”——议论文段落写作训练[J].语文教学通讯.2015年06期第55页.
  [5]张华.把作文写深刻——运用矛盾技术,写出深刻句子[J].语文教学通讯.2015年06期第68页.
  [6]李丽华 高凌飚.语文教师课程价值取向的质性研究[J].教育学刊.2011年4月第64页.
  [7]张艾功.选取立论的角度[J].学语文.2015年第4期第22页.
  陈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在读研究生。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小学生刚完成幼儿阶段的转化,在幼儿时期他们接触的阅读内容都比较简单,比较简短,并且阅读内容鲜艳生动,图文并茂,而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无论是阅读的篇幅还
联想思维训练在促进小学生身心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必须充分重视联想思维训练.语文作为一门语言与思维相结合的学科,是加强小学生联想思维训练的重要阵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现,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阐述了我国社会的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国之本,是我国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需
近几年来,由于学校不准补课,导致校外培训机构风生水起。语文是一门细水长流的学科,培训的突破口就是作文。因为作文可以在短时期内“突击”,老师通过一些方法的传授,可以让一些学生的作文成绩有所提高。然而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并不十分令人满意。  一、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历来是教师头疼、学生犯难的传统问题,教师难教,学生难写,成为制约作文教学向纵深发展的一把枷锁。而“应试教
小学是孩子接受教育的最初阶段,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孩子受到的教育对其后续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而一个人的精神情感,一般也是伴随人们一生难以改变.因此,对
相比较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初中阶段的学生思想更为成熟,可以更加深入的感受语言魅力,属于感悟能力快速提升阶段,是为今后接触更高年级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的时期.散文是初中
期刊
摘要:社区教育的发展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以及完善学习型社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社区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社区教育制度不完善、居民参与度不高等一系列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促进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社区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4-0277-01  一、社区教育的发展  (一)社区教育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