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初中生物动态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vercu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生物教学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打造生态教学,依据学生特点,搭建学生操作平台,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实现互动合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从利用多媒体动态再现生物知识;设置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意识;生物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构建初中生物动态课堂。
  关键词: 初中生物 动态课堂 探究能力 创新意识
  生物课教师要树立新课程理念,依据学生特点,搭建学生操作平台,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实现互动合作,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打造生态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尽可能创造条件,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打造初中生物动态课堂。
  一、利用多媒体动态再现生物知识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利用模型、标本或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寓教于乐,使学生身临其境。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展开生物教学。多媒体集各种信息于一体,画面绚丽多彩,演示生动形象,化静为动,提高教学效率。例如,“观察植物细胞”内容教学,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整个细胞结构,画面清晰,细胞的各个组成部分一清二楚,学生形象地了解细胞结构的名称、组成和作用。“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教学,由于细胞分裂的知识比较抽象,学生没有接触过这些知识,因此不易理解。老师用多媒体展摘 要: 初中生物教学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打造生态教学,依据学生特点,搭建学生操作平台,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实现互动合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从利用多媒体动态再现生物知识;设置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意识;生物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构建初中生物动态课堂。
  关键词: 初中生物 动态课堂 探究能力 创新意识,生物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强化了学习效果。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将抽象的理论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表现出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学生经过思考和理解,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多样化的演示方式,有效激发学生听、说、想的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能及时接受各方面的信息,便于学生进行形象记忆,化难为易,学生更容易掌握。
  二、设置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意识
  创设问题情境能够引起学生探究兴趣,激活学生学习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学习起于思考,而思考源于疑问,学生的思维活动从问题开始,新课导入是一门教学艺术,采取丰富多样的手段,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遵循适度性、趣味性原则,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潜能,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自然而然地投入学习,开启学生智慧,培养学生思维,打造初中生物精彩课堂。适当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探究欲望,例如,“植株的生长”教学,教师设置问题情境:“种子萌发,幼苗破土而出,这小小的幼苗是怎样长成参天大树的?”“植物的生长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带着疑问,求知欲倍增,教师抓住时机引入课题,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学习兴趣更浓厚。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巧设问题悬念,配以教师启发性的提问,使初中生物课堂更精彩,提高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三、生物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实验是生物教学的重要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尝试,生物学科大部分的理论是通过实验形成的,生物实验赋予生物知识以生命活力,指导学生根据身边的实际情况,敢于探索,勇于尝试,有效完成实验,形成严谨科学的态度。初中生物实验,一部分是由教师示范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部分演示实验是通过演示,学生观察、思考、得出结论,教师做给学生看,学生没有动手机会。为了增加学生参与机会,可以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那些操作简单,安全性强的演示实验,都可改为学生实验。例如,《种子萌發的条件》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利用家中的小麦、大豆、玉米等种子亲手做实验,利用家中的瓶瓶罐罐做实验仪器,仔细观察实验现象,体验种子的发芽过程。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动脑机会,脑手并用,学生体会到实验的乐趣,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开阔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采用比赛方法,激励学生竞争,从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过程的实施,实验结果的展示等各个实验环节,进行比赛,材料选择是否合理,实验设计是否完善,实验过程是否顺利,实验结果是否有效,学生在比赛中各显身手,别出心裁,个性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多元化发展。
  总之,初中生物教学要注重实践教学,模拟和再现生产生活场景,让生物现象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情境,设疑提问,引入多媒体课件,形象地展现生物知识,通过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打造初中生物动态课堂。
  参考文献:
  [1]许从进.让学生“走进”人体[J].中学生物教学,2002(2).
  [2]王金菊.自制教学幻灯片投影片搞好生物课堂教学[J].中小学电教,2000(5).
  [3]谢桂林.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0(9).
其他文献
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是以抗日战争时期河北地区军民抗战为背景,描述了一批优秀共产党员不惧牺牲,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河北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斗的故事.该剧音乐的地域
摘 要: 目前,培养高中生的学习能力已经成为新课程教学的标准,这就要求学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摒弃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高中生物课程也在不断更新,对于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人们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作者为了提高学生的生物课学习质量,从生物课的实际情况出发,介绍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现状,总结出新的教学方法及对策。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新课程教学 现状 对策  一、
摘 要: 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创新力,促进生物课程的创新化改革是当前生物学科新课改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就以实例探究的方式,就如何培养创新力进行阐述。  关键词: 生物教学 创新力 学习兴趣 新课改  在新课程改革中,创新力的培养已经被视为重要的教育目标,如今各个学科都努力在各方面采取各类革新举措,以期能够更好地实现创新目标。生物学科是一门与学生有天然亲缘关系的学科,学生的衣食住行,周围环境中的枝繁
摘 要: 模型方法是人们认识自然界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理论思维发展的重要方式。本文以解决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学习生物的困惑为出发点,深入思考,积极探索,尝试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解决有关生物学问题,从而提升课堂效益,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 高三生物复习 建构模型 有效教学  在高三生物复习课中,大家可能经常会遇到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生物应该怎样学,那么多的
榆林地域辽阔,自然条件适宜牧草生长,从古至今发展畜牧业条件优越,毛纺织业生产历史久远。水草丰美,牛马衔尾,群羊塞道的场面引人入胜。羊毛轻纺产业自古以来就是榆林的优势产业,是一路伴随榆林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优势产业。然而近年来,资源宝库带来的重工业繁荣似乎一夜之间抢走了其他产业的锋芒。  源自明代的古老产业  在明代,民间就把羊毛捻成线、织成片,最后缝制成各类生活用品,销往各地。1928年(民国17
随着新型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医院开始进行市场化运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医院经营面临的市场风险越来越多,因此,良好的财务管理工作成为加强医院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财
摘 要: “同课异构”指针对同一教学内容,运用不同教学方法和思维进行的教学实践。通过同课异构,有助于教师在实践中相互交流,吸取经验,取长补短。本文就2014年12月在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举办的“福建省首届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初中生物组《鸟》的同课异构课进行探讨,分析“同课异构”对中学生物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 同课异构 生物教学 科学素养 主体性 探究性  “同课异构”指选用同一教学内容,不
摘 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教学模式中单一的板书教学及纸质形式的学案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尤其对于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生物教学课堂更需要融入新的教学模式,进而促进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今,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教学发展的要求,本文针对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 多媒体 初中生物 高效课堂  1.多媒体在生物课堂上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显著的提升.同时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也有了新的标准,期待“绿色建筑”的普及.但是在绿色建筑施
此次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榆林中国羊毛防寒服名城的称号,是对榆林毛纺织行业发展的肯定.所以站在这样一个角度,市委市政府认为榆林的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包括持续发展、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