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等院校图书馆的通借通还及在我院的改进

来源 :科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b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中图书通借通还的概念和主要模式,分析了图书通借通还的必要条件,并结合淄博职业学院的实际,提出了在图书管理系统中实现图书馆藏地的自动分配,优化了各馆藏地间的图书结构和分配,最大限度的方便了读者。
  [关键词] 图书管理系统 多校区 通借通还 馆藏地变更 V-LAN
  
  0 前言
  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随着部分高校规模的扩大或高等院校的合并,许多高等学校被分成了若干个校区,各个校区间还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一般距离都比较远,在各校区都要设立图书馆分馆,或者合并之前的校区本来就有图书馆,这就给各校区间资源的共享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图书馆作为高等学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是高等院校教学和科研的后盾,《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对图书馆资源的共享有明确的要求,图书馆应“积极参与文献保障体系建设,实行资源共建、共知、共享,促进事业的整体化发展。开展各种协作、合作和学术活动”①,如何在多校区之间实现图书等资源的共享,做到信息的实时查询、读者在各校区间图书的通借通还成了制约图书利用效率和图书馆服务能力提升的一个瓶颈。
  在上述情况下,信息资源的利用,馆际资源的查询,以及相关数字资源的使用,由于各校区都已建立了校园网,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只须对后台数据库及管理平台进行优化、配置,读者即可通过检索机或能上网的电脑加以使用,而纸质图书及非数字资源的通借通还成了解决上述问题的重中之重。
  1 通借通还的现状
  目前,在国际和国内的高等院校图书馆或者大中城市的公共图书馆已经有为数不少开通了图书通借通还服务,如北京市公共图书馆网络系统、上海中心图书馆一卡通、天津的延伸服务、深圳的图书馆之城,以及佛山的联合图书馆、杭州的一证通等。上述图书馆开展通借通还采用的主要方法是,读者通过网络异地检索所需书目,并在查询地进行预借,然后由查询地图书馆相关部门为读者借出图书,再通过物流将图书送至读者预借所在馆后,通知读者办理相关手续后借出图书;对于异地归还的图书,由归还地所在图书馆分类整理后,再通过物流送回原馆藏地。存在的问题是,手续较为繁琐,运转周期长,如果在一定时限内,通借通还的图书量很小将造成使用成本大大升高。为解决上述成本太高的问题,下面将以淄博职业学院为例,重点探讨高等院校图书馆图书的通借通还实现及改进。
  2 图书通借通还的概念②
  所谓通借通还指的是读者凭本人借书证可以在不同校区的分馆享有以下服务;
  (1)可以查找图书馆的全部馆藏信息和借阅信息;
  (2)可以在任一分馆外借所有图书馆的全部藏书, 包括预约在某一分馆取书;
  (3)可以在任一分馆归还所借图书(包括非此馆藏地借出的图书);
  (4) 以上服务均可以通过现场、网络、电话等形式来实现,作为通借通还的延伸, 还包括还书的上门服务。
  现在,多校区图书馆的通借通还服务一般有如下三种做法:
  ①各馆虽然采用统一的借书证(卡), 可以在各馆进行借阅, 但不提供异馆借书、还书服务, 即只能借阅本馆的文献资料并在本馆归还, 这是初步意义上的通借通还, 也是实现通借通还的第一步;
  ②各馆采用统一的借书证(卡),可以在任意分馆还书, 但只能借阅本馆文献, 即不能异地借书, 但可以异地还书, 这是通借通还的进一步发展和延伸;
  ③各馆采用统一的借书证(卡), 可以在任意分馆借阅、归还所借文献资料, 既可以异馆借书,也可以异馆还书,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通借通还。
  3 图书通借通还的条件及实现③
  3.1 图书通借通还的条件
  3.1.1建立统一的图书集成管理系统
  一所学校有多个分馆大多是因为学校的合并而形成的,合并前各校区图书馆各自为政,图书管理系统可能各不相同,合并后,图书馆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首要任务是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统一采编,书目数据库的统一管理和书刊的通借通还,而统一各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统一图书馆管理系统,确立各校区分馆间文献资源的共知、共享和有效传递,是通借通还服务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以我院为例,合并之初使用着两种不同的图书管理系统,为便于统一管理和资源的共享,经对现使用的两种系统进行调研后决定采用汇文图书管理系统,结合我院使用的一卡通系统,实现我院图书的通借通还。
  3.1.2 建立健全学院的文献查目中心,完善全院公共检索系统
  建立健全的文献目录体系,是文献资源共享的基础。中心图书馆、各校区图书分馆要统一分类编目标准,使用统一分类法、主题法、统一文献的揭示深度、统一文献著录格式、著录评简级次、著录时使用的文字、字形、字体和文种,文献类型标识符等一系列细则,逐步使中心图书馆、校区分馆的文献分类编目标准化、规范化,建立起全校统一的联合目录,为校内文献资源共享的实现提供条件。
  建立了健全的文献查目中心,完善了公共检索系统,才能使读者随时随地都能查阅到图书馆的全部馆藏信息和借阅信息,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信息资料。
  3.2 图书通借通还的实现
  3.2.1 实现统一的“一卡通”管理
  近年来,随着图书馆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改进,纸质的借书证已经被“一卡通”借书卡取代。读者凭借“一卡通”就可以使用图书馆提供的各种服务。“一卡通”管理既方便了读者,减轻了读者携带各种证件的麻烦,同时也使图书馆业务管理工作、业务统计工作及财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
  各校区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首先必须采用统一的“一卡通”系统,为读者发放统一的“卡”,使读者利用同一张借书卡就可在各校区分馆间使用图书馆所提供的全部服务内容,所以采用“一卡通”管理也是通借通还实现的必要条件。
  3.2.2 应用物流技术,实现通借通还
  物流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的资金周转和货物流动,促进了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现代物流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正确的条件下将正确的商品送到正确的顾客手中。而图书馆管理的最终目的则是充分利用现有的一切资源以最高的工作效率、最低的工作成本为读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物流管理与图书馆管理在管理理念与服务理念上是相同的,多校区图书馆可以借助物流管理技术解决通借通还中图书的流通问题,使通借通还服务更加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从而缩短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时空距离,以最快的速度、最全面的服务方式、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真正使“读者第一”的管理理念落到实处,提高图书利用率,实现各校区资源的共享,这也是实现通借通还服务的必要条件。
  4 通借通还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
  4.1 以我们学院为例,学院主要由三个校区构成,三个校区距离不是特别远,如果三个校区的图书馆各自为政,仍然采用不同的图书管理系统,仅仅是通过专门的部门和物流实行通借通还,这样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都会增加,这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通借通还,但技术上还存在着较大的缺陷,诸如没有建立起统一的读者及馆藏信息检索平台、读者认证系统等,致使工作效率不高和容易出现人为错误,为此,亟需建立一套完善、便捷的管理系统,用统一的信息交换协议把各馆的采编、流通、阅览、数字资源访问认证等系统连接起来,实现各馆馆藏文献信息、读者信息、流通信息等资源的共享,为通借通还服务的开展提供技术保障。
  为减少上述不必要开支,基于各个校区的距离较近,我们计划对传统做法加以改进,以提高通借通还的效率,节约通借通还服务成本。
  4.2 通借通还的改进
  在各馆间通过V-LAN形成一个虚拟网的前提下,为克服传统通借通还模式的不便,提出如下设想,①首先,分类编目要统一; ②其次,要按地点分配馆藏;③第三,最重要的一条是图书管理系统中可以设定该还书工号(角色)所进行的操作,自动变更图书馆藏地。
  前两项只要统一了图书管理系统,规范了编目等标准即可以实现,在第三项中,要对管理系统进行改进。具体程序如下,工作人员输入工号和密码登录还书系统时,管理系统对此工号进行识别,确定该工号(角色)所在馆藏地,给定该工号(角色)的工作权限,激活馆藏地变更权限,自动将所还图书馆藏地变更为该工号(角色)所在馆藏地。为避免操作失误,比如该工号(角色)在错误的地点登陆,可以在系统中指定相关工号(角色)只能在指定馆藏地点登录该工号。其流程如下:
  4.3 改进后特点和优势
  
   图书归还流程图
  由于此改进要求采用统一的图书管理系统,故便于各种标准的规范和统一;采用此方法后,由于自动变更馆藏地,可以对图书存放地进行动态调整,达成一种动态平衡,更合理地分配馆藏。缺点是由于这一部分图书的变更具有不可预测性,可能带来更高的倒架频率,这些都会增加工作人员图书还架、整架的工作量。
  如果在高校中实现了统一的管理系统和统一的管理,便可以采用以上两种方式进行通借通还,互为补充;如果对公共图书馆及其管理系统和管理也进行整合,也可以采用如上方式进行通借通还,否则只能采用原来通过物流的通借通还模式。
  为更好的给读者提供通借通还服务,可以采用传统方法和改进方法共同运行的方式。
  5 结语
  本文在对图书馆通借通还服务现状进行研究基础上,对通借通还的系统实现流程进行分析,并结合我院现有图书管理系统的实现模式,对通借通还系统的实现进行了探究。使用该系统可以克服传统通借通还服务中的不足,提高通借通还服务的便利性和信息的准确性,并且有利于以后对通借通还服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大限度实现我校文献资源的共享,建立一种具有创新的并适合我馆的新流通管理服务模式,寻找出适合我校多校区的通借通还的服务管理体制,从而优化和创新我馆的流通服务管理体制,更好服务于广大师生。
  参考文献:
  [1] 阚德涛.通借通还系统设计与实现[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9(2):55-58.
  [2] 曹明国.多校区高校图书馆“通借通还”服务探讨[J].科学决策,2008(12):213-214.
  [3] 李鹏飞.高校多校区图书馆通借通还服务模式探讨[J].医学信息,2008(7).
  [4] 严海帆.VPN技术在图书馆通借通还中的应用[J].信息研究,2005(2):53-55.
  [5] 徐霄霞.谈高校多校区图书馆通借通还服务[J].图书与档案,2008 (26).
  [6] 郭文霞.高校多校区图书馆通借通还服务模式研究[J].晋图学刊,2007(3).
  注释:
  ①《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
  ② 徐霄霞谈高校多校区图书馆通借通还服务图书与档案2008年第26期.
  ③ 郭文霞高校多校区图书馆通借通还服务模式研究晋图学刊2007年第3期.
  作者简介:
  成方杰(1968.11-),男,山东淄博人,讲师,硕士。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从培养大学生法律情感的重要性出发,剖析法律情感的概念及特征,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探索性提出了大学生法律情感培养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法治社会 法律情感 大学生法律情感  [Abstact] The paper is from the importance of the students ’legal emotion,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o
[摘要]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高质量的就业。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不仅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侧重教育创新和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并且强调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本文针对当前毕业生就业形式,提出了职业学校进行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探讨关于职业学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具体途径和正确方法,以运用到实践,指导职业学校学生就业,培养具有创业能力和企业家思维的新一代创业家。  [
[摘要] 青年学生的主体意识明确,自我实现更加迫切,但在实践中存在一些误区。本文拟从马克思主义的自我实现观出发,试分析青年学生的自我实现误区,引导青年学生走向成功的自我实现。  [关键词] 自我 自我实现 青年学生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主体能动性大大地增强。自由、平等、自主、发展等价值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自我实现逐渐成为人们思考和关注的一个话题。以80、90后为
[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本文通过面对当今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阐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渗透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探索。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 生态道德教育 必要性 途径    马克思指出:“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 [1]人类从开始盲目地崇拜自然
[摘要] 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确立高职院校办学理念,重拾人文精神传统,是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人文 教育 价值    一、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当今社会的需要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的指出:“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统筹规划,贯彻积极发展的方针,充分调动各部
[摘要] 应用技术本科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重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技术本科 职业生涯教育 就业创业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工作经历中所包括的一系列活动和行为。职业生涯规划分为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对个人和内部环境因素
[摘要] 培养出更好的学生应该从辅导员素质提升开始,对辅导员进行专业培训。笔者针对辅导员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和教育,提出了优秀辅导员应具备的品质。  [关键词] 大学生辅导员 工作感悟 思想政治教育    在大学教育开始普及的形势下,如何进行学生的思想教育开始越来越重要。作为学生的辅导员,比其他老师更贴近学生,笔者认为应当先对辅导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更专业化更职业化,只有辅导员更专业了,才能更好
[摘要] 完整的新员工引导管理体系包括营建、维系和发展三个阶段,它有利于开发员工价值,提升人员绩效,达成个人与企业的双赢,提高企业的整体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新员工引导管理体系的营建阶段是确立引导重点和计划阶段,主要包括确立引导目标、引导方式和引导内容;新员工引导管理体系的维系阶段是实施阶段,主要包括实施原则和实施关键点;新员工引导管理体系的发展阶段是指要对其实施的效果进行跟踪反馈和评估,主要包括确立
[摘要] 当前,受社会上的“官本位”思想和官僚不正之风的影响,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日趋明显。研究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现象的对策,提升学生干部服务意识,对于促进学生干部的身心健康,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高校 学生干部 官僚化    高校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骨干分子,是联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他们在高校校园建设、学生工作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只队伍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高校的
高校学生干部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是学生中的领头雁.近年,由于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都呈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