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定成功公式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三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t333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希腊哲学大师亚里士多德说过:“首先,要有一个明确可行的构想,也就是一个目标;其次,用任何可行的方式,诸如智慧、金钱、物质等方法来达成目标;第三,调整所用的一切方法,以达到成功。”
  美国现代成功学代表人物安东尼·罗宾的观点是:“知道目标,找出好的方法,起身去做,观察每个步骤的结果,不断修正调整,以达到目标为止。俄国著名芭蕾舞家帕芙洛娃说过,不休止地朝着一个目标前进,那就是成功的秘诀。”
  我们把“必定成功公式”细化为十个步骤和方法:
  1. 目标必须是明确的、可达到的、可衡量的。只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才可衡量,而只有可衡量的目标才可能达到。否则,只能是笼统、空泛的大话而已。
  2. 分析你的起始点。没有目标,就没有前进方向。没有起始点,就无从规划自己的航程,即使有了地图和指南针,仍然会无可奈何地迷失方向,只有当你明确知道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时,地图和指南针才能发挥作用。分析起始点,也就是要分析现在所处的境况和条件。
  3. 把目标写下来并问自己为什么要实现这个目标。当你在书写时,你的思维活动在记忆中产生一种不可磨灭的印象,它告诉你的潜意识:这是真的。不相信记忆,只相信笔记。实现目标的理由或好处越多越好。这样做,有助于发现、认识目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增加实现目标的紧迫感,获得深刻的趋动力。
  4. 制定实现目标的期限。没有期限,就等于没有目标。期限、衡量目标的进展,激发向目标不断前进的压力。
  5. 确认实现目标的障碍,并依“难度”设定优先顺序。确认障碍,是为了有备无患,从容不迫。同时要记住:障碍是来帮助我们学习成长的,而不是来阻碍我们的。每一次成功都在障碍之中,也就是说,达成目标的过程,其实就是克服障碍的过程。
  6. 确认对实现目标有帮助的人和团体。充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和因素,来帮助自己实现目标。
  7. 找出解决障碍的方法。关键性障碍应找出不低于五个解决方案。
  8. 制订实现目标的计划。一旦确定了目标和实现目标(解决障碍)的方法,就要制订每年、每月、每周甚至每天的计划,即目标分解一览表。
  9. 按期评估与考核。没有评估和考核,一切目标都会“夭折”,设定目标也就没什么实际意义了。
  10. 根据你的目标马上行动,现在就做。没有行动,再好的计划也只是白日梦。不要拖延,不要等“以后”,立即就做,现在就做。
  特别提示:
  1. 达成目标要有核心。每一级(中期、近期、年、月、周)的目标,都可能会有许多个。先把它们写下来,然后本着“突出自己最重视的事”的精神,依据既急迫又重要的原则,从所有目标中选出四个最重要、最想要达成的目标,再选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为“核心目标”。所谓核心目标,就是在今年(或本月、本周)最想达成的目标。如果今年(本月、本周)只能完成一个目标,那么就选定那一个。选出核心目标之后,再把其他的三个依照优先顺序排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现的目标,始终是自己最重视的。特别是核心目标,它代表着我们成功的发展方向(主线)。
  2. 目标要每天衡量进度。
  3. 目标需要不断调整甚至修改。如果所设立的目标已经不符合现实情况了,便要迅速作出调整修改。僵化保守不是积极心态。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当时设定的目标,是在当时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如果环境条件都变了,我们还顽固不化,抱残守缺,就很难发挥潜能,利用环境走向成功。正常情况下,至少一年一次检视自己的目标体系。
其他文献
通过对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能够正确判断各部件工作状态,快速确定维修方案,保证飞行安全。在结合深度信念网络和决策融合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航空发动机故障融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文献报告,检测血清CYFRA21-1水平可以明显提高肺癌的阳性检出率[1].检测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可间接地了解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2].国内尚未见有肺癌患者血清CYFRA21-1和S
介绍高校图书馆人工扫描条码式借还系统的计算机界面及功能,并针对自助借还机的逐步推广‘,对两种借阅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安全生产的关口在基层,安全生产的重心在基层。乡镇处在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最前沿,但同时又是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乡镇安全生产监管面临的
洋地黄治疗充血性心衰(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大规模临床试验以其它正性肌力药作对照,再次肯定了洋地黄的疗效.但由于其安全范围窄,药动学
研究背景和目的世界卫生组织在《2007年全球卫生统计报告》中预测,到2030年缺血性心脏病将成为继癌症之后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大疾病,而冠状动脉梗塞引起的心肌缺血是缺血性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