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肠类熟肉产品生产环节微生物污染风险评估

来源 :食品研究与开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bu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检测灌肠类熟肉制品生产过程各环节环境、原辅料及产品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亚硫酸盐还原梭状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同时测定致病菌的耐药性。结果显示:原辅料和中间产品受大肠菌群和厌氧亚硫酸盐还原梭状芽孢杆菌的污染较重;生产用水和终产品的卫生状况良好。环境和原辅料中均有致病菌检出,主要为金葡菌和沙门氏菌。分离出的沙门氏菌和金葡菌耐药严重,分别有88.89%的沙门氏菌和85.71%的金葡菌具有多重耐药性。说明灌肠类熟肉制品生产过程极易受到大肠菌群、厌氧亚硫酸盐
其他文献
2007年,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似乎看不见任何的波澜,曾经的涌动似乎趋于平静,但在平淡之中也映射出了一些理论与实践的转轨。所以,梳理2007年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我们认为,信息技术
建立紫外可见光谱法测定食醋4-甲基咪唑的方法。结果表明,食醋样品经沉淀、离心、萃取、脱色及显色反应后,4一甲基咪唑经重氮偶合后在波长440nm处具有最大吸收,据此进行定量测定
1种子处理技术要点a.精选种子播前要对种子进行精选,淘汰秕粒和小粒,选用粒大、饱满、整齐一致的子粒作种。b.晒种经过精选的种子,应于播前进行晒种,以增强种皮的通透性,打破休眠,促
利用灯光诱杀害虫技术是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基础,也是广大农、林业生产管理工作者、技术人员、农民和林农最关心的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杀虫灯技术含量和性能得到不断提高,
随着食品检验检测行业的不断发展,第三方食品检验检测认证的逐步放开,不少城市和地区相继出现了第三方食品检验检测机构,但在发展和运营中,也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总结第三方
计算机智能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趋完善,为幼儿教育和安全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化幼儿园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幼儿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简单阐述
现阶段,大部分农村几乎没有用作放牧的牧场。相反,农作物秸秆丰富,为肉羊的舍饲准备了充足的饲草料资源。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政府出台了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政策,严禁放牧。
从采集的土壤样品中筛选出纤维素分解高活性菌株3株,分别编号为M2、M19和DZ,其中2株为木霉,1株为青霉,并对滤纸和水稻秸秆降解率进行初步的测定,结果表明M2和土3菌株在酶反应
采用30%的乙腈水(体积比)为稀释液,建立了样品直接稀释、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RID)快速测定鲜橙中的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的可靠方法。该方法以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