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理想课堂之我见

来源 :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u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改革正在各地如火如茶地推行,作为一线教师,积极通过教育实践探索理想课堂的教育内涵,让课堂真正落实新教育理想。在这个实实在在的教育空间,通过探讨理想课堂的内涵,积极实践新教育改革,传承与创新在课堂的内容中得以实现,打造课堂互助、民主、个性、养成的良好风貌。
  关键词:理想课堂;互助;民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2-0181-02
  一、新教育理想课堂的六个维度
  在新教育的眼里,课堂是鲜活的、立体的、多维度的。六个维度体现在“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而立体体现在境界的延伸中,第一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内在魅力;第三重境界——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
  二、理想课堂是一个互助的课堂
  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了大包大揽,习惯了将所有教学任务一人解决完成,学生按涪仔就班,我们常常强调教师对学生学习全程帮助。而理想的课堂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建构的,课堂上的教师并不是一个事无巨细、全程帮助的角色,在更多时候,教师可作为一个协助者的角色。知识经济、信息爆炸的年代,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完全不具备足够万能的知识,在某个领域、某个知识内容建构中,学生的知识积累有时不容忽视。在课堂上,新知识、新问题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协助挑战完成的。互助的课堂杜绝了教师绝对权威的心理,教师走下神坛,卸下知识权威的光环,与学生一起交流,在教师已有的知识背景下,提供经验与方法,学生则有时提供更多新颖的灵感,教学相长。在平时教学中,在实践课上,学生给教师充当良好的助手,带给学生更大的成就感。互助式的教学积极拓展了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而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创造力的学生总是寻找不同路径解决问题,不同角度挖掘知识延伸,如此课堂,智慧与灵感的牵手往往使课堂变得丰厚,富有营养。互助的课堂有助于师生之间避免疏离、建立和谐。
  三、理想课堂是一个民主的课堂
  从五四运动起,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带给中国人思想上的进步,推进了中国人现代化的进程。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仍然提倡课堂氛围应该具有民主精神的课堂内涵,我们不能以师生的素质来决定课堂民主的质量存在。传统的“一言堂”与“填鸭式”课堂逐渐不适应信息迅速发展下这个时代的受教育群体,在课堂上过于武断、盲目自信的教师常常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心不敢想、口不敢言、手不敢动。
  学生的质疑,甚至是不成熟、片面的见解也应在课堂上具有一定容纳的空间。背叛了教师知识视野的怪问题、怪想法,不该是被嘲笑或忽视的对象,学生有时接收到的新知识、新信息恰恰是教师尚未更新升级的知识。例如:课堂上,有教师讲到人口数量的数据时,学生根据最新媒体阅读资料给予否定,教师处理为直接打断,回复:“听我的,考试说了算。”往往使学生产生挫折感,知识的考试为学习服务,要警惕教学中的功利主义,不忘课堂教学初心。民主的课堂可以容纳学生的质疑,可以等待学生观点的逐步成熟。“话语权”在民主的课堂上,不仅属于站在讲台中心位置的教师,还属于参与构建民主课堂的学生。培养具有民主意识的学生,不仅是每一个课堂增加魅力的手段,更是百年大计中培养公民优良素质的每一块基石,给予学生课堂民主的氛围,往往会带给学生心理上的满足,激发学生的潜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理想课堂是个性化的课堂
  早在春秋末期,孔子就提倡“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请教他同一个教育方法的问题,他的答案截然不同。犹豫不决的学生,他鼓励其大胆尝试;莽撞好胜的学生,他则要求其多多请教,三思而行。每个不同家庭背景下孕育的学生总是呈现出不同的个性,孔子总是能够针对学生的个性找到适宜的方法。在朱永新教授最新著作《未来学校》中提到,过去我们使用统一的类似工业化流水线模式来培养学生,往往使学生学得很累、很苦,所以个性化的课堂能够顾及学生的差异,挖掘唤醒每一个“不同的你”的学习潜力。
  五、理想课堂是养成的课堂
  朱永新教授一直强调新教育是对中国传统教育的精华继承与创新,养成是一个过程,理想的课堂不能只关注眼前,功利性、选择性地传授学科考点知识,对学生素养能力的培养过于受限,并且容易一味地关注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内心成长。当师生携手在知识的海洋畅游时,应对学生的养成有一种教育的整体意识,注重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培养,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严谨学风的养成,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有意识地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理想课堂。在长期养成课堂中形成良好愉悦的教育氛围,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教育是永恒的事业,在养成的课堂上,把“人”放在首要地位,避免“重术轻人”与“重利轻人”的误区,将养成教育的点点滴滴情系学生,让学生有带得走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养成的課堂上,让师生、生生之间能够彼此珍惜,珍重生命中偶然的相遇,共同面向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六、结语
  新教育理想课堂的内涵是丰富的,提供给教师教育生命滋养的是新教育核心的教育理念和与时俱进的务实实践方案,但是构筑理想课堂绝非一劳永逸,一蹴而就。希望教师勇做教育改革的攀登者,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站到更高平台,打造属于自己与学生富有生命力与希望的教育田野。
  参考文献:
  [1]周国平.让教育回归人性[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7.
  [2]张悦.新教育语文课堂[M].山西教育出版社,2016.
  (责编 翁春梅)
其他文献
亲子阅读是早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小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对于幼儿学习知识、智力开发、潜能挖掘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观察并总结肝郁气滞型失眠药物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PSQI评分以及多导睡眠图中各个分期指标的变化;观察并总结肝郁气型失眠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特点。  方
摘要:在小学课堂中,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2-0169-02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
摘要:“121”教育模式是适应当今时代有效的教育模式,它将课堂有限的时间进行合理的划分,充分地利用起课上时间进行教学,促进课堂教学的效率。打造和不断优化“121”教育模式,可以根据不同学科的不同特点进行授课,使课堂设计更加具有科学性,使课堂效果充分地体现出来,使课堂更加灵活,促进学校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121”教育模式;实施步骤;课堂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要:动漫可以缓解小学生的心理压力,使教育效果明显,还可以扩大小学生的知识面,但也影响着小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思维的发展。所以,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丰富校园文化等,让其成为小学生成长路上的好伙伴。  关键词:动漫;小学生;心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2-0174-02  一、动漫对小学生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动漫有利于小学生心理
摘要:本文主要以探究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教学策略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现状为依据,首先介绍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其次从针对性地布设目标,适应幼儿成长兴趣、健全教学组织形式,布设轻松的语言学习环境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有效教学思考,进而强化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运作效率,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教育;有效教学  中图
摘要:游戏材料,作为区域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游戏内容,创新游戏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游戏可能。文章以幼儿区域游戏材料为研究对象,对游戏材料在幼儿區域游戏中投放的价值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投放游戏材料,提出几点建议,希望为学前教育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幼儿;区域游戏;材料;投放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2-0178-02  区域游戏,是学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抽象性强的学科,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只是停留在初级发展阶段,因此,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会感受到枯燥、困难、无趣,严重影响着教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关键作用,为其进入义务教育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必须加强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合作,实现资源优化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