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系列纪录片

来源 :电视指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feinei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4个性格背景各异的7岁孩子
  延续了49年的8集“真人秀”
  导演:迈克尔·阿普泰德、保罗·阿尔蒙德
  类型:纪录片
  国家/地区:英国
  语言:英语
  首播时间:1964年5月5日
  集数:8集
  在2005年英国Channel 4电视台举办的“观众心目中最伟大纪录片”票选中,由格拉纳达电视台制作的“成长”系列纪录片(The Up Series)击败《二战全史》(The World At War)、《地球上的生命》(Life on Earth)等众多强劲对手,拔得头筹。2012年5月,该系列的第8集《56Up》首播,再次引发英国媒体热议。到底是什么令这部看似平淡的纪录片赢得了众多英国观众的青睐呢?让我们一窥究竟。
  不可思议的壮举
  故事还要从1964年说起,为制作一期探寻社会阶层对儿童未来人生影响的特别节目,格拉纳达电视台找来14个性格背景各异的7岁孩子,通过同题采访,了解他们各自的梦想和对将来的规划。仅40分钟的专题纪录片《7Up》,算是荧屏上首批纪录真人现实生活的开创性作品,播出后大受欢迎。在热衷于展示孩童天真烂漫的首集导演Paul Almond退出后,当时刚毕业于剑桥大学的电影圈菜鸟Michael Apted走马上任,这一干就是近半个世纪。每隔7年,Apted都会对14名受访者进行回访,拍下他们最新的生活素材,透过他们的命运观察英国社会的变迁,于是,又诞生了《14Up》,《21Up》,《28Up》……
  之所以把拍摄周期定为7年,源于耶稣会的一句箴言:“给我一个孩子,只要7年,我就还你一个真正的男人”,这句每每回响在片头片尾的警句和中国“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的民谚实有异曲同工之妙。随着时间的流逝,影片开拍之初的政治定位已逐渐被其颇具共鸣的人文价值所掩盖,片中人物或循规蹈矩,或出乎意料的生活轨迹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
  治愈系“真人秀”
  “成长”是一部不是“真人秀”,却胜似“真人秀”的系列纪录片。说它不是,源于其特殊的呈现方式——在漫长的准备期中耐心等待受访者长大,完全不靠参与者敏捷的即时反映和充满噱头的表演来夺人眼球;说它胜似,是因为幕后团队确实在遴选受访者时费了一番脑筋。从含着金汤匙降生的富家子,到甚至连生身父亲是谁都不知道的混血私生子,这种颇具戏剧性的原始身份本身已昭示出该片最初的主旨:在英国社会阶层凝固化的大背景下,富人的孩子是否依然富有,穷人的孩子是否仍旧贫困?
  如果你觉得“阶层”概念太过保守宽泛,我们可以先从片中最核心的关键词“梦想”来切入。该片最神奇的一点就在于,一些孩子7岁时给自己立下的“预言”竟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了印证。和小女友一起出场的Tony一心想成为一名骑师,14岁他已在接受骑术方面的专门训练,在参加了3场比赛并击败了自己钦佩的对手后,放弃了这个为之坚持了近10年的梦想,后来当了出租车司机的他又希望做个演员,并真的出演了一些小角色;来自约克郡乡间农场的Nick算是14人里的“励志哥”了,“长大后想找出月亮奥秘”的他毕业于牛津大学物理系,42岁时已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的教授。他们在梦想的旅途中一路狂奔,可这并不代表他们同样可以hold住人生路上的其他坎坷。Tony的妻子在录制《28Up》时怀着他俩的第三个孩子,到了《35Up》突然自曝后因夫妻关系紧张而流产,到了《42Up》,Tony本人甚至承认自己在此期间发生过婚外情,急转直下的情路走向令人唏嘘;Nick在49岁时遭遇了事业瓶颈,研究项目因某个技术环节无法突破而失败,“一直想走的路却走不通,这对我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
  有人“梦想成真”,也有人潦倒落魄,该片最“虐心”之处就在于,随着人生大幕的缓缓拉开,观众要眼睁睁地看着一帮懵懂可爱的小天使变成一个个发胖秃顶、失业离婚的Nobody,好在命运总会在关上一道门时,打开一扇窗。片中人物的婚姻少有结一次婚就白头到老的,但少年时父母离异的Paul无疑受到了爱神的眷顾。在《21Up》中,Paul后来长相厮守的妻子就以女友身份参与了拍摄,这位活泼开朗、包容乐观的女性很明显成了不善表达感情、长期缺乏自信的Paul最大的精神支撑;出身富裕家庭,高傲如公主的Suzy十几岁时过着社交骑马的优渥生活,进入社会后的残酷现实让她开始反省自己的生活方式,明白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人生负责,49岁时,她才第一次坦然面对镜头侃侃而谈;7岁时充满活力的Neil恐怕是14人中经历最曲折的一位了,一心想上牛津的他落榜后,被心理问题困扰,28岁时在苏格兰高地上游荡,陷入了无家可归的境地。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要一蹶不振时,42岁的他居然跻身政坛并当选地方议员,如此反转的剧情让人不得不相信现实永远比小说犀利百倍。
  片中人享受了幸福的时光,也经历过困窘的岁月;做过梦,也觉醒过;奋斗过,也迷失过。或许他们并没有取得世俗意义上的重大成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观众可以明显感受到每个人都变得乐意与人分享自己积极的人生体验。简·米勒在《疯狂年代》中说:“我爱人到中年的自己胜过尚处青葱岁月的自己,我爱耄耋之年的自己胜过人到中年的自己。”这句话大可以成为这群历尽沧桑之人对自己当下心态的最佳注解。
  未完待续的影像传奇
  该片不仅在观众中好评如潮,众多影坛大咖对其也是赞赏有加。不仅斯皮尔伯格是其忠实粉丝,美国权威影评人Roger Ebert甚至将其列为自己心目中最优秀的十部影片之一,认为它“映射出了生命的真正奥秘,是对电影形式的一次最高尚的运用”。随着该片影响力的日益扩大,美国、日本、南非等地也相继出现了效仿之作,这一现象正在逐渐形成一个新的“迷你工业”,只是能否像“成长”系列一样持之以恒,并成为影史经典,就不得而知了。
  今年是“成长”系列纪录片播出的第49个年头,年逾古稀的导演Apted表示,只要身体条件允许,自己仍将持续这一拍摄计划,“这是我参与拍摄的第一部影片,也极有可能成为最后一部,我并没有把它当成工作,它已经成为了我的信仰”,在漫长的拍摄周期中,他自认已和部分受访者建立起“比朋友间更亲近的感情”。立志成为传教士,后赴孟加拉国支教的Bruce结婚时,导演为纪录他的婚礼打破了该片的拍摄惯例,并和已是Bruce好友的Neil一同参加了庆祝仪式。
  “虽然我乐于看到模仿之作的产生,但我认为这种拍摄形式在当下的制作环境中几乎已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Apted这样表达自己对效仿之作的看法,“毕竟这个伟大计划的完成需要制作团队和受访者极大的忠诚。”影片拍摄过程中也确实出现过不和谐的小插曲。被制作组定位为“富家子三人组”的其中一位,后来成为著名纪录片《触及巅峰》(Touching the Void)执行制片人的Charles在《21Up》后选择退出该片,可令Apted没想到的是,2005年,这位纪录片从业者居然因自己拒绝剪掉他在前几集中的采访片段,而声称要把制作团队告上法庭。这个意外事件也令人们开始思考该片给受访者本人带来的直接影响,而事实上他们自己对这部片的观感也是五花八门:John把它喻为自己每七年都要服用一次的毒药,而Paul的妻子则感谢该片让自己的婚姻更牢固,Neil虽然热衷于拍摄,却从来不看它。
  该片在赢得广泛赞誉的同时,也因其特殊的编辑方式,受到了民族志编写者的批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家Mitchell Duneier指出,Apted随意为人物过去和现在的生活状态设置事实上并不存在的关联,显得过于主观,导演本人也承认这一点,并表示自己在纪录片的真实性上发生过思想斗争,但后来觉得纪录片并不比电影纯粹,实际上它的处境更加危险,因为人们往往会以为它就是事实。此外,在女性已成为社会变迁重要见证人的当下,该片的14名受访者中竟只有4名女性,忽视了女权意识的崛起,也是导演Apted眼中“灾难性的失误”。
  已到知天命之年的“成长”系列以其不可复制的拍摄传统为影史树立起一座丰碑,如今看来,它早已不只是对人类生活经验的简单呈现,更是一幅能够联系这个星球上一切向往幸福之人的命运浮世绘,不管你是对社会历史发展有兴趣的学究,还是爱窥探的八卦爱好者,相信都能在片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其他文献
一直觉得郭晓冬身上有一种很特别的感觉,他好像从来没有青涩过,从我们认识他,注意到他,他就一直是这样,似乎少了每个演员必经的成长过程。与他的同学赵薇、陈坤、黄晓明相比,郭晓冬没有一夜爆红的幸运,也不曾面对众多争议与话题,他的演艺之路谈不上特别辉煌,但也没有太多曲折与坎坷,一步一步走得很踏实,慢慢积累,慢慢发热,得到今天的成绩,可以说他是缺少传奇色彩的艺人。不过和其他演员相比,郭晓冬身上一直有一种质朴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是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音的长短、强弱的组织形态,它是音乐的脉搏,是音乐的生命。节奏可以离开旋律而单独存在,而旋律却不能离开节奏而存在,所以说,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塑造音乐形象极其重要的因素。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合理多样的节奏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音乐技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增强他们互相倾听、合作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受、理解、表现能力,
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武侠精神一直悠久流传,由鞠觉亮倾力执导的新版年代功夫大戏《马永贞》将观众带回到那个枭雄纷争、帮派械斗、各为其主的上海滩。清朝政府的没落和昏庸使百姓民不聊生,军阀的形成加剧了社会混乱的程度。没有法制,没有正义,实力即代表了社会地位,唯有依靠武侠精神来还世间一个公道。  新版《马永贞》是一部以功夫打斗为主的戏,激烈流畅的打斗画面让观众身临其境,但是真正让故事情节起伏跌宕的却是隐
《我的娜塔莎》,讲述上个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横跨中、苏、日三国的爱情史诗,用50年的跨度讲述男主人公庞天德和女主人公娜塔莎分分合合间爱的真谛和人生传奇,是中国荧屏上第一部全景式展现半个世纪跨国爱恋和历史风云变幻的鸿篇巨制。同时被四家卫视相中,《我的娜塔莎》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  金牌编剧 播撒爱情  《我的娜塔莎》是高满堂编剧2012年的潜心之作,被誉为《闯关东》加《铁梨花》的强势延续,主
导演:余淳 主要演员:宋丹丹、林永健、周冬齐、王彤、巴图、杨梓嫣、衣珊 探班时间:3月13日 探班地址:北京  探班人物:宋丹丹、王彤、巴图、周小斌、杨梓嫣、衣珊    由凤仪传媒投资出品的家庭伦理剧《妈妈的花样年华》现正在北京热拍,该片是继《马文的战争》、《老牛家的战争》、《李春天的春天》、《谁来伺候妈》之后,余淳导演联合宋丹丹、林永健、王彤、巴图、衣珊等实力派演员,共同打造的又一部
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使基础教育返朴归真,重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基础教育。长期以来,基础教育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严重干扰下,已异化为“应试教育”。这种异化使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逐步被扭曲,背离了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教育、教学秩序和规范,导致了学生素质的片面发展或畸形发展。因此,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移是历史赋予的重任。而转移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基础教育回归自身、重
节日名称:赢在中国蓝天碧水间  播出时间:9月16日起每周—晚22点播出  播出频道:江苏卫视  节日赛制:十二位明星企业家通过压力分组的方式,直接分为蓝天队和碧水队,进行十二场商业实战PK赛  商业任务:十二位选手根据各自公司业务的实际情况,亲自设计、发布一个和自己公司业务有关的商业任务;每个选手在发布自己公司的任务时,不参与当期比赛。  参与嘉宾:蓝天队是零点研究袁岳、慈铭韩小红、乐蜂网李静、
刘美丽(蒋梦婕饰),一个天真、有梦想的奋斗型女孩。为了实现成为国际知名设计师的梦想,走上了“中国梦想秀”的舞台。尽管梦想舞台没能为她转动,却也给她完成另一心愿的机会——呼吁热心人帮她找寻失散的妹妹。然而美丽从未放弃自己的设计梦想,努力投考服装业巨头云想公司,却在云想撞上命中冤家周旋(姚元浩饰),与其产生了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云想与天衣两大服装业龙头的商业大战如火如荼地展开,美丽身不由己地卷入其
当休闲西装、铅笔裤、刺猬头加黑框眼镜的林永健出现在大家眼前时,早前那个土里土气的王贵和大庄已经摇身一变,成了时尚达人,在片场,为了将自己打扮得更有时尚气息,林永健不仅给自己新配备了很多衣服,还特地搞来一副眼镜。“厨师一般给人的印象就是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未必,我要的是儒雅的厨师。”林永健自信十足地说。  《林师傅在首尔》讲的是一名中国顶级川菜厨师林飞(林永健饰)为了挽救濒临关门的老字
初看剧名,不免让人想起曾风靡一时的韩剧《宫》,而此剧剧情却与之大相径庭,只是名字相同而已。金牌编剧于正自《大清后宫》、《美人心计》之后,继续“宫斗”,不过这回他首次将大热的清穿题材搬上了荧屏,也满足了当下爱看清穿小说,并期望将此类题材拍摄成影视剧的众多“清穿迷”的心愿。《宫》以清朝最具话题的“九子夺嫡”为核心,以女主角晴川穿越的形式,见证了雍正夺嫡的历史。该剧讲述了一个古灵精怪的现代少女洛晴川无意